标题:观辉居士:金刚经注疏十 一体同观 法界通化 离色离相 内容: 金刚经注疏十一体同观法界通化 离色离相一体同观①分第十八[古文]“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肉眼不? ”“ 如是,世尊。 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 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②。 所以者何?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解]① 一体同观 眼,指眼光,实际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境界。 譬如下象棋,未入门的人只识棋子的名字;初学下棋的人,只会见一步行一步;象棋大师却心怀全局,动一子都有乾坤。 佛说有五眼:一、肉眼,凡夫观察事物的眼光。 二、天眼,指三界诸天人的眼光,或说是天眼通、遥视之类的神通法术。 三、慧眼,二乘人修得的、见诸法空性的智慧眼。 四、法眼,菩萨修得的照见一切众生、诸法无碍的智慧眼。 五、佛眼,圆明至极,于一毫端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介尔一念能知一切众生,只有佛才具有的无上智慧眼。 佛眼融摄前四眼,五眼同体。 凡夫、天人、二乘、菩萨与佛,非一非异。 五眼非一非异。 ②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这心,不是肉团心,专指心意识的“心”,即唯识学说的八识心。 包括凡夫、天人、二乘、菩萨的心,也包括佛心。 二乘认为佛心有相,《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名为无相。 佛心也无相。 五心都无相。 因为一切法相,都唯识所生,都是虚妄,所以说诸心皆为非心,只不过是为教化而施设的一个名字,叫做心。 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恒沙世界一切众生之心。 如来无不知见。 然众生之心种种颠倒而言非心者。 妄识本空也。 是名为心者。 真如不灭也。 [释净慧注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 如来有佛眼。 前约菩萨断疑,下约如来断疑。 疑曰:前说菩萨不见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不见佛土为所净、我为能净。 若尔,则如来不见诸法耶? 为断此疑,故兴五问,明佛有能见之真眼,但了所睹之非实。 夫肉眼以人中净根为体,缘障内色为境。 天眼以天中净根为体,缘障外色为境。 慧眼以如理智为体,缘真谛为境。 法眼以如量智为体,缘俗谛为境。 佛眼以无功用智为体,缘一切法为境。 佛在人中生,故有肉眼。 常在三昧,故有天眼。 得不可思议空智,故有慧眼。 随机说法,故有法眼。 以一念相应慧知一切法,故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 世尊! 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 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已出见体,次显见用。 夫心者,语其性则六七八九之流,言相应则染净定散之类。 条绪繁旷,故以若干总之也。 夫色为照心之门,言知心者,色亦见也。 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前明见而周尽,今明尽而无倒。 夫住四念处者,顺缘而心实;住五欲尘者,翻境而心虚。 实则得其心名,虚则失其心义。 诸心非心,显离四念之境,明非实心也。 是名为心,结住五欲之尘,明是倒心也。 所以者何?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前就境以显倒,此即性以明虚。 何者? 过去心已灭,故不可得;未来心未起,故不可得;现在心不住,故不可得。 无得为得,此其虚妄也。 诸心虽妄,佛则体妄而知之,故能知之心非倒也。 [白话解]“须菩提,你说如来有没有肉眼? ”“有,世尊。 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你说如来有没有天眼? ”“有,世尊。 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你说如来有没有慧眼? ”“有,世尊。 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你说如来有没有法眼? ”“有,世尊。 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你说如来有没有佛眼? ”“有,世尊。 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想想,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吗? ”“是,世尊。 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你想想,有一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那么多恒河所有的沙数,有那么多佛世界,这样算不算多? ”“很多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那么多国土的众生,他们有什么样的心念,如来全都知道。 怎知道? 如来说众生的种种心意识,都不是实有的心意识,只是名为心意识。 为什么这么说? 须菩提,人的心意识,本来不住。 过去的心已灭,不可得;现在的心时刻变,不可得;将来的心未生出,不可得。 ”法界通化①分第十九[古文]“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②,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解]① 法界通化 世间法、佛法、小乘法、大乘法,所有法都非一非异,非常非无常。 行进中的火车轮子上的任一点,与铁轨上某一点接触的瞬间(指在极限等于零的时间段内),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 物理世界尚且如是,何况人们认识上的生灭? “诸法无常,是生灭法。 ”佛对凡夫说无常,引凡夫入二乘;二乘人执着无常,食古不化,佛又说有真常法,以破二乘人的法执,引二乘人到离生灭的真常境界。 《楞伽经》卷四说:“大慧,智及尔焰(智障)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色受想行识)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 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 离一切量,则无言说。 无言说,则无生。 无生,则无灭。 无灭,则寂灭。 寂灭,则自性涅槃。 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 无事无因,则无攀缘。 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 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 如来,则三藐三佛陀(正遍知)。 大慧,三藐三佛陀者,是三藐三佛陀佛陀。 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 ”关键是“离一切根量”这一句,离一切根量,则法界通化了。 ② 因缘 因亦是缘,缘亦是因。 若细分之,内为因,外为缘;主为因,客为缘;亲为因,疏为缘;妄想心为因,客尘为缘。 一切妄想生灭,皆依名相缘起。 离名相,则因缘断;因缘断,则相续止;相续止,则妄想不生;妄想不生,则识转正智;识转正智,则万法如如。 [释净慧注疏]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前约智断疑,今约福断疑。 疑曰:若前心是倒,此心修福为倒非倒? 如其是倒,不应名善;如其非倒,何以依倒而生? 佛欲断此疑,明得福少者是倒,得福多者非倒,故为斯问也。 如是。 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深悟玄旨,故答以甚多也。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夫舍宝不殊,运心有异。 若舍心离实念,则为生死之因,故是倒。 若舍心住乎实智,则为佛慧之本,故非倒。 为佛慧本,则毕竟无竭;为生死因,则终归有尽。 佛欲显此义,故曰: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多。 此明有实则有漏,有漏则有尽,有尽则为少。 以福德无故,如来则说多。 此明无实则无漏,无漏则无尽,无尽则为多。 [白话解]“须菩提,你想想,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为布施,这人以这样的因缘,所得福德多不多? ”“多啊,世尊。 这人以这个因缘所得福德很多。 ”“须菩提,如果福德实在有体有相,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究竟有没有福德? 在菩萨法眼看来,福德非有非无,亦可说无。 因为福德是虚的,如来才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古文]“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可以故?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何以故?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释净慧注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前约应身断疑,今约化身断疑。 福智是应身,相好是化身。 疑曰:前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真如非色,相好是色。 如来是色也,不应真如为名。 如来非色也。 ,不应有相有好。 佛欲断此疑。 故为斯问。 不也。 世尊! 如来不应以色身见。 须菩提悟化真之有异,故答以不应也。 何以故?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晓不应意。 夫真身体也,化身用也。 色即非色,推化以入真;是名色身,从真以流化。 体用相依,未曾相离。 不可见化即谤真体,不得闻真便疑化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 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何以故?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前明八十种好,此明三十二相。 疑意不殊,断何容异? 夫法身在出世,犹空中之月;色身在世间,若水中之像。 水中之像无体而可见,推其本体即空中之月。 世间之色无实而可睹,寻其本实即出世法身。 [白话解]“须菩提,你想想,可以完完整整地描绘出佛的色身相吗? ”“不能完完整整地描绘出佛的色身相。 世尊! 不应认为能描绘出完整的佛的色身相。 为什么我说不能? 如来说圆满具足的色身,实没有具足的色身,所谓具足色身也是一个假名。 ”“须菩提,你想想,可以描述出具足种种相的如来吗? ”“不能描述出具足种种相的如来。 世尊! 为什么我说不能? 如来说具足种种相,所说的相都是虚妄的,也就无所谓具足不具足了,所谓具足的种种相也是一个假名。 发布时间:2025-10-08 15:11:0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