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如什么意思 内容: 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 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 早期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 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 即大乘佛教所说之‘万有之本体’。 然详细论究之,则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词之含意各异,总约之,可有如下数种。 依据阿含经典载,缘起之理法乃永远不变之真理,故称为真如。 又据异部宗轮论中化地部所举之九无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与八圣道、生死缘起之理法等,均为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之为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张,一切存在之本性为人、法二无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别相,故称真如,例如如来法身之自性即是。 据佛地经论卷七,真如乃一切现象(诸法)之实性,其相虽有各种差别,其体则是一味,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言语、思考之所及。 从其远离所有错误、虚伪之观点言之,假名为真如。 若以其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远离减损之谤,名实有;以其远离增益之谤,名空无;以其为真实,名实际;以其为无分别智之所悟,故假名称胜义。 有关真如之异名,大般若经卷三六○共举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与不思议界等十二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则举出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与法界等六名。 法华玄义卷八下举出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与微妙寂灭等十四名。 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实相、真如一实、真实际、真胜义谛等称。 以其相之绝对平等,亦称一相。 发布时间:2025-10-06 13:16: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