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着相的佛教解释 内容: 着相也就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 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 只要有一个念头没有办法离开现象,便是着相。 通常我们面对着六尘境界时,不知不觉间就会着相,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希望得到,这一念生起后,贪、嗔、痴就通通出动了。 如果我们拥有正念,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是没有分别,但心不会随之而动,不会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或如前人所云:“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凡夫俗子:心念执着,意想住相。 故向佛者当破执扫相。 离相无念,不住于相。 “无住无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何谓实相? 实相者即是非相。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谓实相。 无相不相。 放眼无相,心见实相。 发布时间:2025-10-04 14:49: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