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波法师:恶止善行的历事炼心 内容: 这也正是更符合于宿因则共,现缘或别的法则。 然而,世间永久是世间,摄属的私有性,也永久会存在的。 如果真的能够完全超出私有的摄属关系,那就只有净土了。 无论我们怎样去努力,我们毕竟是一相情愿的愿望,角度不同,总是自以为是的情绪。 如果真的能够完成解脱的话,那就只有净土。 所谓净土,应当是唯心净土,就要超越这个相对的生命的局限你、我、他的实有观念! 也就是说: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他。 有人说:那我是什么? 你就是缘起假合的现象;那他是什么? 他也是缘起假合的现象。 既然都是假的,那么我们还要生什么气? 如果说,我们习惯了生气,甚至于为了生气寻找借口;好了,这个就是业障! 告诉你,业障就是那个生闲气,无事生非;就是:思想想不开,嘴管不住,身体做不到! 有人说:法师,你生不生气? 你管我生不生气呢? 你自己先不生气就好了,管我做什么? 你关心我,只是为了好奇,为什么不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呢? 由于宿因则共,现缘或别这样的一个关系,尽管财富的摄属私有化,论到受用,还是可以共有的。 所谓私有的东西,比如这个田地是我的,这个花园是我的;告诉你,谁都不能侵入,但是它还是可能会变成公有的东西,是什么样情况呢? 如农夫的庄稼,麻雀就可以来分享。 农夫会骂那些分享的麻雀,麻雀会听他的吗? 它才不听哪! 悠哉悠哉地就在那儿吃庄稼。 我们同麻雀讲理,麻雀才不会理我们哪! 如果它能够讲理,那么它就已经不是麻雀了! 这个大家也是要明白的道理,否则就会生闲气;就像有人说,这个人很愚痴,如果非得同愚痴的人讲道理,那么我们就是愚痴的人;如果要同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讲道理,那么我们也就是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要同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语言,要选择适宜的语言是重要的。 如我所种植的花草树木,不准人摘取,也得允许别人去观赏吧,闻闻总行吧? 即使围起来谢绝参观,但是这其间的花香袭人,还是可以随风送到别人的嗅觉中。 我们可以闻得到花香,所以不一定非得要拥有;比如说有人喜欢阿猫阿狗,可以上外边观看:哎呦,这狗很可爱;如果要弄到家里,它就不会很好了,就会很麻烦。 为什么今天大家看到那么多的流浪猫、狗? 告诉大家:最初的时候,它在主人家里都是被娇宠着的,而最后因为厌烦而被扔出来了! 由爱而生怨恨,导致抛弃。 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见得一定要拥有,欣赏一下就好了! 如果有缘拥有了它们,请一定要努力善待。 虽然佛教徒的菩萨戒,不允许畜猫狸等戒,但是原因就是不可以情执地依赖和挂碍,从而影响自己的解脱和发菩提心。 你打开收音机,去倾听优美的音乐;却不知你的邻人,也正在欣赏你打开的那个音乐。 我们能阻止别人享用吗? 不能! 就像有一个人,把最好的花园围起来,封闭起来之后,他那里的花就没有办法传粉了,所以越种越不行! 直到后来把封闭打开了之后,那些花不但茁壮,且更加绚丽。 这是什么原因呢? 花被蜜蜂采蜜,去传粉,使这个花得到更多的好的基因,这其实是必不可少的规律。 房屋是你的,如偶尔暴雨,路人来避一下雨,总该是可以的吧! 我们的人性和佛性,总是应该帮助别人的,要允许别人来借用一下。 在战争年代,国家可以征用你的房子;空着的房屋,难民也可以临时住用;如大家到了无衣无食,那么你所用的衣服,也是可以给别人提供的。 前些年开始,佛教徒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献出来,给那些缺少衣物的贫困的人提供一些方便。 这其实不但救了他人需要之急,于我们自己又解决了堆放和处理的困扰! 请把多余的物品捐给需要的人! 彼此受益就是菩萨行。 众生是展转互助相成的,也就是宿因则共,现缘或别的东西,虽然不妨碍摄取而成为私有,但受用却可以是共同的。 可以共同来受用! 所以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不能做一个麻木的旁观者! 我们不要简单、粗暴地用因果报应,来恐吓或者麻木地寻找借口,从而无动于衷;佛教徒应该真正地去关心、帮助别人,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陀。 信仰不仅仅是一种说辞,而且更应该变成一种行动;尽管能力有大小,但恶止善行的历事炼心还是要有内容的。 原标题: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不能做一个麻木的旁观者! 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转自微信公众号:闻法 发布时间:2025-10-02 14:59: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