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法语:佛说这几类人死后会堕入地狱 内容: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图片来源:资料图)【经典原文】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 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楞严经》【经文解释】这九情一想,下洞火轮:洞,就是穿,洞穿了。 要是九情一想的,死后向下坠落,把这个火轮又穿过去了。 穿过到什么地方呢? 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这儿不单是水和火,还有风;这风一吹,这火就又更加猛烈,烧得更厉害。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那个轻者,就生到有间地狱;重者,就生到无间地狱--有这两种地狱。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要是纯情,就是情重,没有想了,即沈哪! 沉到什么地方去了? 到阿鼻地狱里去了。 若沈心中:假设他这个纯情,要是在心里边有谤大乘:他在心里头单单用这种情来用事,就是他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佛法都是假的。 他完全用他自己这种情来揣测,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黑为白,以白为黑,就是横不讲道理。 你说:这是白的! 他说:这是黑的嘛! 他一定要和你说一个相反的道理。 你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情! 他说:那怕什么呢? 就好像我方才听果章说,在某一个party(宴会),有个人就说:啊,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嘛! 那就是在心里有这一种情感,以这种情来用事,所以他说:什么都没有关系,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吃肉喝酒,这一过去就没有了嘛! 佛就坐在你心里的嘛! 你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所以就这么邪知邪见,讲这邪知邪见哪! 毁佛禁戒:说:不要受戒! 你受戒干什么? 还要弄一个戒来管着你。 若不受戒,多自由呢! 何必要受戒? 其实,你不受戒是自由;很容易就堕地狱了,这真是自由! 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着你,有那个戒相、戒法、戒体,你受过了,不是那么容易就堕地狱的;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的。 你要是听你自由不受戒,那么堕到地狱里,什么时候再出来,那是没有人担保的;要是受过戒,就是很长的时间,也会缩成很短。 就好像你犯了很大一个法,你给詹逊总统或者做个护卫,或者做一个茶房,你犯罪被警察捉去了。 詹逊那儿给写几个字,说:你把他放出来吧! 他就被放出来了,很快的。 若没有呢? 就很久也放不出来的,不知拖延多长! 这是一个样的道理。 那么有戒来保护着你,你该受很长罪的时间,就可以缩为很短;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是不要受戒好。 你还是受戒好! 我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佛位了;所以不要毁佛禁戒! 不要谤毁佛的戒律! 诳妄说法:不要说法说得诳妄,拨无因果,啊,无因无果,人就是佛嘛! 不必修行。 吃肉喝酒,随便你怎么样子都可以成佛的,佛是最容易成的! 不错,佛最容易成的,但是你要去毛病! 你若周身有毛病,可没有有毛病的佛。 佛都是清净无染的,没有说污浊邋遢、一身的罪业就去成佛了,没有说喝酒也可以成佛、吃肉也可以成佛的;没有的! 要是有这样子,当初佛就不必说这个戒律了。 所以,我很恭喜果章,恭喜什么呢? 他现在喝三瓶啤酒就头痛了,这是一个善根的发现,你自己都应该生高兴,你的善根发现了! 虚贪信施:就是单单贪图人的供养,贪图你信仰我,你就布施我、供养我! 不要贪这个。 一有贪心,说:喔,我收多多的皈依弟子,一个人给我一块钱,十个人就十块钱,我将来无形中就会发财了! 不要贪这个! 所以我什么时候都不和你们讲钱的。 我今天在这不贪之中,再多讲一讲。 人家收皈依弟子,都要先讲明白了:你皈依我,五十块钱或者六十块钱,或者多少钱一个。 我这儿收这么多皈依弟子,有的供养师父,有的完全没有,对师父一个cent(一分钱)也没有供养过。 我也没说:啊,这个皈依弟子真是不好啊! 对师父一点表现都没有! 我都不知道哪个供养、哪个没供养! 所以不要虚贪信施,滥膺恭敬:自己本来无道无德的,就欢喜人家恭敬。 五逆十重:五逆,前边讲过,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十重,就是菩萨戒那十种重戒。 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有犯十种重戒或者五逆罪,这犯五逆十恶的这种重罪,就在这个地狱满了之后,还要生到十方无间地狱去,到那个阿鼻地狱去。 你说这个多长的时间? 再辗转哪,这个地狱没有了,满了,又迁徙到那个无间地狱去;那个无间地狱坏了,又迁徙到另一个无间地狱去,来回迁。 就这个集中营搬到那个集中营去,那个集中营又搬到那个集中营去;这个地狱,也就像这个道理一样的,没有完的时候! 所以提婆达多--就是以前我讲,和佛来斗法的那个人,也是生陷地狱,也是就这么带着肉体就堕地狱了,到现在还在地狱里受苦呢! 由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到现在,这不过一眨眼的时候,都不是很久的,还在地狱里受苦呢!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在前边,说毁谤大乘的法师和谤佛、谤法、谤僧这一类的人,犯了五逆十重,要生到十方阿鼻地狱。 顺着他所造的这个恶业,他堕地狱,虽然是他自己招出来的--去造业受果报。 众同分中,兼有元地:可是在这个众同分的里边,他在什么地方造的业,受什么果报,也有一定的地方。 (度轮法师解)【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发布时间:2025-09-25 13:50: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