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79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内容: 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 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 道光二十年(1840年),虚老出生于泉州府舍,自幼丧母,由庶母王氏抚养。 虚老天生厌荤腥,性情恬淡。 少时曾随父送祖母、生母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至家作佛事,虚老得见三宝法物,心生欢喜。 后随叔父到南岳进香,遍游诸刹,遂生出家之愿。 其父担心他出家,遂令他与田、谭二女结婚。 结婚之日,虚老遭父禁锢,虽与二女同居而身心无染。 咸丰八年(1858),虚老出家之志已决,作《皮袋歌》一章,留别田、谭二女,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落发,第二年又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 为防止被家人追找,虚老一度隐居于山后之岩洞中,礼万佛忏。 三年后,方出洞回涌泉寺任职,为众作务,默默担承种种苦事。 不久,其父病故,其庶母王氏领着田、谭二女,亦出家为尼。 为众作务期满,虚老旋奉师命,外出游方参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虚老曾从普陀山出发,一步一拜,朝礼五台,感文殊菩萨化现。 后又只身入藏地,远至缅甸、印度、锡兰等国。 其间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和苦行,惊天地,泣鬼神,为千载之下所仅见,实难以备述。 读者可参阅《虚云和尚年谱》。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虚老五十六岁。 那一年,扬州高旻寺准备连续打十二个禅七。 虚老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旻打七。 下山至大通荻港后,虚老沿江而行,忽遇江水暴涨,无法行走。 虚老准备乘船渡江,因身无分文,船夫竟鼓棹而去。 不得已,虚老只好继续勉强沿江而行。 后失足落水,随江流浮沉了一昼夜。 漂至采石矶附近,幸亏被渔民救起,抬到附近的宝积寺。 醒来之后,虚老口、鼻、大小便诸孔,皆流血不止。 静养了几天之后,因怕错过禅七,虚老又强打精神,径赴高旻寺。 在高旻寺,虚老丝毫不提自己落水和患病之事。 后来,知事僧遂令他代任禅堂职事,虚老因为体力不支,没有答应。 高旻寺一向以家风严峻著称,凡请职事拒不就者,被视为慢众。 虚老因此挨了一顿香板。 挨打之后,虚老病情益加严重,血流不止,小便滴精。 但是他却默然顺受,一点都不辩解。 在禅堂里,虚老以死相抵,坚持坐香,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以至不知身是何物。 经过二十多天的猛利用功,他的病突然全愈了。 后来采石矶宝积寺的住持德岸禅师送衣物来高旻寺供众,看到虚老容光焕发,大为惊诧和欣慰,于是将他落水之事告诉了高旻寺的大众。 大众一听,无不钦叹。 从此以后,禅堂里便不再安排他轮值做事。 虚老因此得便一心修行,很快工夫大进,万念顿息,昼夜如一,身心庆快,行动如飞。 一天晚上放晚香的时候,虚老忽然睁眼一看,只见眼前光明一片,如同白昼,内外洞澈。 隔墙还看见香灯师在小解,又看见西单师在厕所里大便。 再向远处看,江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形色,无不一一了见。 第二天,虚老向香灯师及西单师问及此事,果然如此。 不过,虚老并不以此为意,只当是寻常境界而已。 到了腊月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第六枝香开静的时候,护七法师例行给每位坐禅的法师上开水。 当护七法师给虚老上开水的时候,不小心,开水溅在虚老的手上,茶杯随即掉在地上,摔碎了。 就在这个时候,虚老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梦初醒。 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此次若不堕水大病,得遇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哪有今日悟道之事! 于是作偈云:“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有偈云:“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老悟道之后,数十年如一日,仍然恒守戒律,精进不懈。 在弘法接众的同时,还殚精竭力,先后修复了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棲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大觉禅寺等道场。 解放后,虚老不顾年迈,又率众修复了江西云居山真如寺。 后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圆寂于此,春秋一百二十岁 。 发布时间:2025-09-25 11:32:1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