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人必须要过的五关 内容: 一、钱财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啊。 以前很好赚钱的,现在很难赚钱。 甚至负债累累,而越是急着赚钱还债,就越是破财,债务越来越重。 有的人,念佛。 发现运气好了,财运顺利了,很欢喜。 而有的人,则相反,越是修行,财运反而越背,很是烦恼。 因为这些问题很普遍,每位真修行人都要遇上的。 所以我就干脆,揭露出来。 佛家有逆度,顺度。 对财运,讲究的是中道。 对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福报。 就是说,你如果真修行,佛家护法和菩萨,一定会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不会让你受冻挨饿,为吃饭而辛劳奔波。 护法和菩萨会帮助你,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保障你的生命安全。 这是肯定的。 所以穷困的人,诚心念佛,护法和菩萨,会帮助他们,让他们衣食住行无忧,可以养家糊口,这样才能安心修行。 此为顺度。 而对于生活过的很好,甚至奢侈浪费,开始腐败的弟子。 如果他们不是真的修行,只是念佛烧香布施供养,求求福报。 他们很多也会事业顺利。 而因为他们奢侈浪费,这个福报,很快就享受完了。 此为顺而不度。 而真正有福报而真心修行的人,佛菩萨和护法,绝对不会让他们奢侈挥霍,很快的耗尽福报。 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磨难。 让他们事业不顺利,经常出现破财等等。 让他们烦恼,生起出离心。 不执著世俗的享受和福报。 这时,你如果还一心想着发财,甚至求菩萨让你发财。 你会发现,你越念佛越是求,你越是破财。 而有的人这时就会对佛菩萨失去信心,觉得,我都这么虔诚了,佛菩萨和护法怎么不保佑我呢? 其实佛菩萨和护法,都是为你好。 是真正的再保护你。 你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 无论你怎么破财,其实你都没有倾家荡产,没有一无所有。 即使有欠债,债主也不大逼迫你。 而你其实还是衣食无忧。 只是没法发财。 而问题就在这,你是要修行呢,还是要发财? 要真修行,就应该放下贪图发财的念头。 不要再为钱财而劳累一辈子,应该放下对这些东西的执着。 做自己该做的喜欢做的事情,不再为钱财而辛劳,而作努力。 因为你一旦发财了,就会想着要更多。 更多了,有想着如何守住,如何让子孙不会败掉。 所以你一辈子都在为钱财而辛劳。 一辈子都在做钱财的努力。 那你还如何修行? 其实你无须为钱财担心,因为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养家糊口。 虽然没有发财做富翁,没轿车豪宅。 但起码衣食无忧,吃穿住用还是不用愁的。 这就够了,行者应该安于平淡,清茶淡饭,能有饭食充饥,能有房屋安身,这就够了。 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子孙的健康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 所谓有钱难买少年穷啊。 对孩子不要太过于溺爱,不要让他们从小就养尊处优,娇生惯养。 而应该培养节俭,勤劳的美德。 所以,护法和菩萨,其实一直在努力的让你从世俗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让你能净心修行。 同时要你懂得惜福。 此为逆度。 也是真度。 而当你碰上这个情况,我要恭喜你,因为你是真修行人。 同时我要提醒你,你现在要作出选择,是要功德还是福报? 是要惜福还是享福? 在此透露一个灵界秘密,冤亲债主要害一个人,而如果这个人很有福报,他们不能靠近。 他们往往就是想方设法,让他发财,让他们享福,让他们腐败,这样他们很快就福报尽了。 如果再加上,作恶多端。 这个人,很快就会让冤亲债主,甚至拉倒地狱去。 所以,一定要记住惜福。 你会发现很多中国古代和一些现代的大富翁,比如王永庆老先生,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每天就是吃稀粥小菜,生活比普通百姓还简单。 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 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 他曾一次就捐助2. 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 汶川地震,老人家第一个,一次就捐款一亿元新台币。 此为我们晚辈之楷模啊,勤俭,惜福,布施。 这些是真正的美德。 在此,顶礼王永庆老人家! 二、姻缘对爱情,我只说三句:付出就是幸福,受伤乃是恩赐,惜缘无论善缘还是恶缘。 对淫欲,我有两个法门:观照法门和炼精化气法门。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是生死轮回之根本。 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 任何真修行人,都必须过这关。 什么是真爱? 如果你内心有真爱,有完全的爱。 你不会去占有你的伴侣,不会害怕他的离去,无论他是对你好,还是不好;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去。 爱,爱她的留下,也爱她的离去。 爱她对你的好,也爱他对你的不好。 你的心如果有真爱,就从不会动摇,从不会恨,也不会害怕。 反之,如果你的心,害怕他离去,恨他对你不好。 那不是爱,只是贪。 贪别人对你的爱。 而你爱的其实只是自己。 所谓的爱,只是个动听的借口。 淫欲,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一切束缚的根源。 因为淫欲,而有妻子家室,于是被枷锁束缚。 因为淫欲,而犯下种种过错。 因为淫欲而贪财,而酒肉。 因为淫欲而生死纠缠,六道轮回,成累劫怨亲债主,不让你解脱。 付出就是幸福。 幸福在你付出时,而不是在获得回报时。 好比父母爱子女,总是想着付出,总希望子女快乐。 有能力付出,是最大的欣慰。 有子孙接受,那是最大的幸福。 而没能力付出,那是痛苦。 没子孙接受,那是悲哀。 他们从没觉得付出是辛苦,更没想着要回报。 他们只担心自己没能力付出,只担心子孙无法接受。 付出了,他们会觉得快乐,没得付出了,他们反而觉的难过。 这才是爱,是真爱,这才是幸福,是真幸福。 付出必有回报,这是因果定律。 很多人,付出必然企图回报。 如果没有回报,就会产生怨恨。 有企图的付出,回报了恩情也就结束了。 互不相欠了,问心无愧了。 而没有企图的付出,好比父母的爱,无论如何的回报,恩情都是报答不完的。 因为那是一种真爱,不是用报答可以衡量和偿还的。 而如果能体会,付出就是幸福,没有付出念头,没有回报的企图。 甚至,向受益者说谢谢。 谢谢你给我付出的机会。 心就清净自在了。 受伤是一种恩赐。 付出必然回报,这是因果定律。 而付出却没有得到回报,受益者甚至没有感恩之心。 一切都是你心甘情愿。 是你傻。 哈哈,傻逼。 如果心生怨恨,只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真爱。 体念被伤害者之苦,也体念施害者之苦,受害者固然可怜,施害者更加可怜,因为他们甚至不值得可怜,那才是真正的悲哀,真正最可怜的人。 付出而得回报这很常见。 付出却没回报,此事则不正常,不是人人能遇上,不是人人都有的机遇。 那是真正的痛苦,那是真正的考验,也是上天对你的恩赐。 跟伤害你的人说谢谢吧。 当他在地狱里受苦,你却在天堂中享福。 他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 善恶相成,极恶之世,必生大善之人。 因此恶世,成其功德。 而其最应感谢的正是这极恶之人。 惜缘爱未必一生厮守,爱也许有缘无份。 -爱也许天各一方,爱也许毫无结果。 -爱也也许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经历了牵肠挂肚,而杳无音信,只有煎熬。 -恨个刻骨铭心,却没机会见面,只有来世情仇。 --煎熬了日日夜夜,痛苦得撕心裂肺,心碎得肝肠寸断, -怨恨到同归于尽,颓废到了无生趣。 堕落到花天酒地, -你的却心更加孤单落寞,你的思念更加魂牵梦萦,你的爱却更加刻骨铭心。 ---爱她就让她走,爱她就祝福他们,爱她就慢慢忘记她。 -痛苦了,心碎了,绝望了,也最终放下了。 你才会明白。 -爱是真心的付出,爱是不图回报,爱是不怕受伤,爱是不奢求结果。 -爱是曾经付出,爱是曾经拥有,爱是人生的体验,爱是内心的感受。 ---爱过了,恨过了, 放下了,孤独了。 -你才会明白,失去的痛苦,孤独的无助。 -才会明白:原来付出是一种幸福,受伤是一种恩赐。 -才会懂得珍惜,惜缘,惜福,珍惜眼前人。 -尽情的去爱你的亲人,朋友,甚至敌人。 -因为,爱恨情仇总归空灭, 到时再想付出,斯人已经不在。 -再想谅解,自己也已经老死。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你是否无怨无悔? 那就珍惜当下,让自己今生无悔吧。 --------------------戒淫 -如何断淫呢? 一是,炼精化气,疏导精气。 二是,观照自在,欲念不生。 此二法正好同释尊所传的二甘露法:观息法门和不净观相应。 观照法门何为观照:观照,就是观察自己的身心,观察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 就是自省,就是自觉。 读过心经的都知道,心经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 整部心经的基本,就是观自在三字:观察-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观照,就是让自己的觉知,时刻保持临在于当下。 如何观照:你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旁观,看清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注意,无论自己想什么都不要被卷进去,也不要去压抑那些念头。 你需要的就只是耐心,看清他们。 看着他们产生,看着他们消灭。 看着一个念头来了,一个念头又去了。 你就会体验到,他们都是无常的,自生自灭,自来自取,与你很干? 何须用人之绕,自堕其中? 又何须断除? 只要不去认同他们,跟他们保持距离,他们自会幻灭。 一切尽是虚妄,自性本自清净。 如何看美女? 有人问,修行人碰到美女,是看还是不看? 最好是不要看,或者少看。 看多了,引起淫欲,乱了道心。 所以,还是眼不见,心不烦。 而有时是传法需要,必然要接触,不得不看,那怎办? 那就得学会如何看美女。 看美女,一般人,眼里只有美女,而忘了自己。 而修行人则不同,看美女,既看到美女,更看到自己。 而重点在后者,看着自己。 看着自己在面对美女时,身心有何变化? 是否引起欲望? 看着欲望如何生起,如何消灭。 客观的观照,保持距离,而不卷入其中。 如此欲望自生,自灭,本是无常,自会幻灭。 观照功夫熟悉了,这个欲望对你的牵引力就越来越弱,你不再受其牵制。 这时,欲望就可有可无。 于是,就干脆断了。 进一步,看到美女,欲望一起,当下察觉,当下就放下了。 就能降服欲念了。 再进一步,欲念,就懒得生起了。 所以这时就是看着美女,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美女是漂亮。 而欲念不起,看了,又何惧之有? 楞严经火光三昧法门--炼精化气《楞严经》: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 说多淫人,成猛火聚。 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 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 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 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为何要右侧卧? 右侧卧时,双脚弯曲,好比静坐,丹田部位形成涡流,气息积蓄于此。 晏然静守,丹田热气氤氲。 这个姿势,是养气守神的好方法。 丹田开窍后,修行人睡觉时都用此姿势。 可以静守丹田,炼精化气。 三、名辱关人非完人,孰能无过? 那个人前不说人? 哪个背后无人说? 就是完人如佛祖,也还有多少外道来毁谤呢,何况他人呢? 所以最好就是闭嘴! 名辱关:分俗世的,教外的,教内的。 这个的根源就是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世俗的名辱,也就是吵骂,争斗。 大多是是己非人。 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不对。 也就是执着于我相和人相。 有的人讲理,有的人不讲理。 不讲理的,无论别人是对是错,都是错。 无论是自己错,还是别人错,都是别人错。 讲理的,就死认个理,一直较真,要个公道。 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各持各的理。 争斗不休。 于是,讲理的,不讲理,都在争斗不休。 世俗中最多的应该是夫妻间的,婆媳间,同事竞争间等,最多争吵了。 修行人,必须放下争吵,让人说,让人骂,自己恬然淡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能默而屏之的,就默然。 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么? 我们自己闭嘴,当哑巴吧。 他们骂骂出了气就算了。 不必去争论,越争论,越是争斗不休。 对于教外的毁谤,也是如此。 有能力,有机缘可以将他们降服。 没有的话,不要去争辩,不要互相争斗。 对外教,敬而远之。 不皈依,也不轻毁,也不争论。 但老实的修行,老实的净心。 久之,外道也自然敬重你。 而最可怕的是教内的争斗--门派之争。 佛祖在世时,哪来那么多门派呢? 什么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 当时全是一体的,综合修行。 戒定慧三无漏,齐头并进的。 后来发展处种种门派,各执一端,喜欢是己非人,尊己伐人,搞得教内四分五裂,这个危害最大。 而这个的根源在于四相:我相,人相之外,更有众生相,寿者相。 尤其是对众生相和寿者相的分别和执着。 寿者相:一旦尊崇某某大德,就认为世上只有某某大德是最正确的,只有他的门派只最正确。 其他的门派都是错了。 觉得自己跟着大德修行,就是最正法的,其他人不是跟着这个大德的就肯定是错了。 自己修行,也没什么成就。 更不去了解其他人修行的成就和法门。 一味的认为,某某大德是公认的大德,跟着他就一定是对的。 而自己跟着这个大德,就是正法的化身了,可以去否定其他一切了。 于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四处去攻击他人。 还自诩是在护持正法,是大德的护法。 活脱脱的像个文革时的红卫兵,到处去闹革命,搞批斗,搞得鸡犬不宁,祸乱佛门。 这是一种偶像崇拜,最盲目。 也是最危险的。 这个就是最严重的依人不依法、依名不依法。 这些人自诩大德的护法,而对某某大德法,其实却所知非常的少。 所修所证更是少。 最多就是发发语录,而甚至自己都没认真看过这些语录,就只是到处乱发,就认为以为这个就是传法,这个就是功德。 而若遇到别人有所疑问,并排斥之,说你是罗汉么,你是大德么? 你比大德还能么? 既敢质疑? 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挑人的过失,看到某某大德说法不如法,或者持戒不严,或者对戒律不重视,于是持为把柄,恶意攻击之。 他人有过是过,而杨人之过也是过。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很多人对大德失去信心,乃至对整个僧团失去信心,对佛教失去信心。 而同时,你说大德的过失。 大德的信徒,也会群起而攻之,围攻你。 结果就是令这些信徒,起了嗔恨心。 也是过失。 于是互相攻击,征伐不止,佛教内部四分五裂。 而宗派间的互相攻伐,结果就是导致世人对整个僧团,整个佛法僧三宝的失望。 而且,诸魔得其便,大肆挑拨,兴风作浪,于是佛法迅速灭亡。 这个就是魔王的阴谋! !! 混入僧团,传以邪法,相似法,同时挑拨离间,令教内互相攻伐,四分五裂,正法很快就没了。 所以,千万不要去攻击大德,不要去挑人过失。 当然,看到别人有过失,可以私下跟人说。 不要在大庭广众中斥责。 对有些现象,确实是不对。 公开说的时候,应该对事不对人。 只说此类事件,不要去说具体的人。 须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的是八万四千种烦恼和根基。 每个法门都是第一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法门-净心法门,都是第一法门,都是念佛法门,没有区别。 什么是佛,佛者,觉也。 觉什么? 觉清净平等慈悲心也。 所以清净心就是佛,净心就是真念佛。 任何一个法门,只要深入了,都是净心,都是都摄其他所有法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不要去分别执着,更不要互相攻伐。 而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净心上下功夫。 不要去争斗毁谤其他法门。 不要说自己的法门是第一法门,自己的经典是一流的。 其他法门是第二第三第四法门,其他门派的经典是二流三流四流。 如此,实乃谤法。 因为所有如来法门都是第一法门,所有如来经典都是一流的。 念佛修行之人,还如此的分别和执着,实乃罪过。 所以,真修行人须知,默然无争。 天下所有人都是大德,只有我是凡夫,只有我是初学。 老实净心,不作无谓的争辩。 四、吃喝关真修行人必须过的五关--4吃喝关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 身体越来越健康,身轻体健,无病无灾,健康长寿。 食色睡三关是一体的,素食少食,可以节制淫欲,断绝邪淫。 而戒淫,又可以反过来,帮助素食少食。 因为戒淫了,精足不思淫,神足不思食,消化吸收功能也好,所以吃的少。 同时,精神好了,精神健旺,睡眠也少,睡的深,没有噩梦,春梦,没有淫漏。 吃素的意义首先要明白,吃素,本身就是最健康,最营养充足和最均衡的。 无论是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其实都是从直接和间接的从植物中吸收的。 很多食物,比如大豆米面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所以吃素的,根本没必要去担心,营养不足什么的。 吃素的动物,大多比吃肉的更强壮更健康,也更温和善良。 好比大象,比老虎强壮,牛马比豺狼强壮。 只是他们温顺,不凶猛而已。 吃肉,其实不是让人更有营养,而是让人更肥胖和凶暴。 很多人误以为,吃肉才有营养。 其实很多人吃肉的结果,不是有营养,而是容易肥胖。 肥胖了,就误以为有营养。 其实是一种畸形的不均衡的营养过剩。 从来都是加重内脏的负担。 容易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等一系列心血管毛病。 以及肝病肾病等内脏疾病。 而且,现代的社会,无论是人工养殖,还是野生的动物,都是经过很多污染的,毒素很高。 加上,动物被宰杀时,排放的毒素。 所有的肉,都有大量的毒素。 吃肉其实就是服毒。 看看很多养殖场就知道,他们都是以用激素,抗生素,安眠药,甚至化肥农药,尤其是尿素来喂养鱼类和牲畜。 这些肉类吃了饲料,长的特快。 而人吃了这些鱼类肉类,就会吸收囤积大量的抗生素,激素,安眠药,种种毒素等。 使得人们容易早熟,抗药性强,嗜睡没精神,容易肥胖。 容易得一些列心脑血光疾病,以及肝肾疾病,癌症等。 比较一下,吃素让你营养均很,身心健康。 而吃肉,让你营养过剩,肥胖中毒,免疫力低,容易得种种疾病。 而且,畜牧养殖业,其实是地球暖化的元凶。 排放有大量的气体,粪便等排放,污染环境,尤其是增加甲烷二氧化碳等气态,导致地球变暖。 而且,牲畜吃的大量的粮食,其实很容就解决地球上的饥饿问题。 所以吃素,不仅是救自己,也是救地球。 救动物,更救人类自己。 吃素的渐进佛家吃素,不仅是不吃肉,还不喝酒,不抽烟。 不吃葱蒜,韭菜,香菜,洋葱,芥末,因为这些菜有臭味,护法神不喜欢,而鬼魔喜欢。 容易引诱修行人淫欲嗔怒等,毁坏戒律,乃至障碍证道,堕落地狱等,所以禁食。 吃素,最好配合打坐和念佛。 打坐,气息舒畅,精气充沛,自然少食。 而且,自然的自己的气息会抗拒肉臭,葱蒜之臭。 而甘味于清淡的清粥小菜。 少食少餐少食,就是每餐的量变少,或者变稀。 可以该喝粥,少吃饭。 喝粥其实更健康。 少餐,就是一天吃2顿,或者一顿。 古人一日两餐:【辰时】食时,又名早食,朝食,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也就是朝九晚五,早上九点前,晚上五点前吃饭。 一日两餐。 其实,人一天的只要有一碗饭,就够一天的能量消耗了。 吃多了,大多都是浪费,不吸收的。 所以佛家,提倡,一日一餐。 也就是日中一餐, 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其实就是一餐。 因为古人一日两餐。 过午不食,其实就是早上一餐。 因为怕肚子饿,所以就把早餐移到中午吃,日中一餐。 吃完后,过午就不食。 而要做到日中一食,就就要好好的净心,戒淫为基础,精神充沛,自然无欲少食。 附录:佛说吃素的福德比布施的福德要大百千万倍-----节选自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十恶品》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苇,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喝酒之戒佛言:圣人饮酒尚如是失,何况俗凡夫如是过罪。 若是过罪,皆由饮酒故。 从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饮酒。 乃至小草头一滴,亦不得饮。 葱蒜五辛之戒《楞严经》上说: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 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 常与鬼住。 福德日销。 长无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阿难。 修菩提者永断五辛。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四分律》比丘尼戒单堕第七十条中说:若比丘尼啖蒜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以饼里裹蒜食,若余药所不治,唯须服蒜差,听服,若涂疮不犯。 杀生吃肉之戒《楞严经》: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 下品当为地行罗刹。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 我令比丘食五净肉。 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 因大慈悲及名为肉。 汝得其味。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 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爱未已。 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 若不断杀修禅定者。 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高声大叫求人不闻。 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 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线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毛乳酪醍醐。 如是比丘於世真脱。 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 身心二涂不服不食。 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抽烟吸毒之戒抽烟吸毒上瘾者,大多堕落地狱。 一、吸烟引发多种疾病,导致短寿吸烟是慢性自杀,危害极大。 烟草中含有毒物达20多种,都含大量毒素,吸之可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呼吸道哮喘、肺癌等,全身器官受损,并可引发急性中毒而丧命。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寿命减少,以致短寿。 并使身心饱受病苦折磨。 为过一时之瘾,导致身心受诸大苦,寿命减少,这难道值得吗? 仁者自思! 二、助长贪欲,以致奢侈,而福禄日渐消减,及至贫穷。 吸烟之人,贪其滋味,多欲愚昧昏心而不知,却以为快乐,实不异于锋刀舔蜜。 贪欲一生,贪嗔痴念顿起,迷恋于五欲六情,任意享受,而福禄财等日渐减少,不觉间家业穷因。 有人说:吸烟只是花些小钱,怎么会减福损寿? 答:不知福禄寿是前缘注定,享受一分便消一分。 况若贪求上瘾必不能满足低档消费,而去追逐高消费高享受,如此逐渐福分消减以致贫穷。 实不如把吸烟之钱,用于布施、放生早种福田,福报日大而福禄则自会增添呢。 仁者自思! 三、吸烟令善知识及善性众生远离,令恶知识及恶性众生亲近。 1烟草为魔女胎血播种而成,吸烟后呼吸之气臭秽,另一切善性众生远离,而令猛兽亲近。 杀生不生慈悲心,身心不净,令众生远离。 而吸烟类同杀生,因身心不净而令众生远离。 吸烟之人,心智昏昧而生贪嗔痴念,亲近恶知识,远离善知识。 既吸烟则热衷于世间名利,贪图享受,终日在五欲中上浮下沉,而把宝贵人身白白浪费,何谈亲近善知识呢? 仁者自思! 四、不蒙吉神拥护,虽修善行但其功德很少,且遗患于后代。 吸烟则有贪嗔痴念,若贪烟成瘾,则热衷于五欲六情,品德日渐下劣,更不得吉神拥护。 贪欲愈重,积恶愈多,吉神远离,夜叉恶鬼夺其精神,心惊恐怖,夜多恶梦,身口意不清净。 虽修布施等六度,但因我执重,虽有功德,但却很少。 吸烟有害健康,并将身体的疾病遗传于后代。 待有子女后,他们奉你为榜样,渐失善根,而不知自己吸烟以招罪愆,况复遗传于后代。 仁者自思! 五、身口意三业不清净,所修佛法不如意,更不得成就。 吸烟成瘾,常有贪恋,不利摄心。 身体臭秽,呼吸不净,常造口业。 此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则所修佛法不如意,自然不能在修行路上有所成就。 僧人上不能弘法利生,下不能报父母恩,居士则不能荷担如来家业责任。 因吸烟不符世尊金口玉言,诸佛菩萨不会欢喜,更不会加持,永不得成就。 仁者自思! 六、天龙八部厌恶,诸天远离不蒙护卫。 所修善业,蒙天龙八部护卫。 而吸烟已种恶因,况呼吸气息、皮肤汗液皆所不净,诸天护法远离。 若有烟瘾,最为护法神所厌,天龙八部最畏烟气熏障。 护法不乐闻蒜、韭等辛味,况烟雾如此臭秽不净呢! 护法远离,彼所修不成,魔障重重,稍一自误则坠入魔道,可悲可叹。 仁者自思! 七、犯戒毁戒,人所憎嫌,臭名流布。 烟酒同属一性,自然为五戒之一。 十三世班禅、法王、广化寺等都对出家在家信众定下戒律,弘一大师定其为讥嫌戒,可见大和尚们对此戒的重视。 僧人如若犯此戒,则有损威仪,破坏戒相,失去人天之榜样(僧相),定招世人讥嫌,绝对不可不戒。 居士犯此戒遭外道世人诽谤,而念佛者,为人间楷模。 吸烟导致人所憎嫌,臭名流布。 献身以大乘菩萨道而入世的出家、在家众菩萨,都应严守此条戒律。 仁者自思! 八、障一切善根,使不发菩提心,失菩提道业,终坠入魔道。 以吸烟之毒害,障一切善根,不容趋至三宝佛殿,减彼功德。 若贪烟成瘾,则沉沦于五欲六情,自然不会发菩提心,何谈发起承担如来家业的责任。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忘失尚且如此,何况不发。 根据经论:一切菩萨戒,根本为菩提心。 若无菩提心种子,其余善根,从何增长? 既不发菩提心,则一切善根自然不会生起,虽修善业,临终仍要坠落入魔道,轮回作魔鬼夜叉,偿还宿债。 所以,作为大乘入世的出家、在家众,既知吸烟当坠魔道,不知何时才能得还人身,难道还要贪烟成瘾吗? 仁者自思! 九、障一切功德,不得解脱生死,不得转世,或受生于人身。 吸烟者,虽有念佛经咒之功德,纵经百劫,亦不生微若芥子许之效果。 诸善男信女,为求解脱持经念咒,以吸烟所覆蔽,不得成就,若作佛之近侍则触佛障,不得闻及正法,何况解脱生死苦海。 及至临终,虽有吉境现前,为烟所覆蔽,无所见而失堕。 与中阴出现化身之际,不得贵族善种众生之胎。 吸烟者,因其烟雾,多半生于不净之中,及食便溺者之族类中也。 吸烟不得转世,或不得受生于人身。 仁者自思! 吸烟者,平时吸烟为烟之薰染,顶门闭塞。 临终受业牵引,不得往生,甚至随烟气堕落地狱。 念佛常蒙佛菩萨在顶上加持,而以吸烟之害,顶门闭塞,不得加持力,临终终不得接引。 终至堕落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古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故因吸烟之毒害,能种地狱之因,不容许有丝毫忽视。 举一实例,据《广化文选》载:江西欧阳俊于生病时险堕地狱,因吸烟几十年已种下地狱之因,幸仗佛力圣号加持,终脱地狱。 仁者自思! 以上观点,大众仁者应仔细思考。 戒除之法,唯至诚忏悔求佛加被,及用有关戒烟良方。 五、睡懒觉真修行人必须过的五关--睡功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这个关。 这关看似简单,却集前四关之大成。 过了这关才是个真修行人,才可以做到六时精进(印度六时,其实就是24小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才是真正的有了入头处,走在修行道上。 念佛才可以一日至七日,一向专念,不间断。 乃至漏尽解脱,修行有成。 修行人该如何睡觉? 1. 姿势:吉祥卧,也就是右侧卧,左手放在左侧,右手枕头而卧。 下面可以垫10-15CM高的枕头,头部抬高,容易保持清醒。 这样不会昏沉,睡觉不会太深。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保持正念。 睡醒后,精力充沛。 这个姿势不会压迫到心脏和胃部,身心舒畅。 而且,把容易起烦恼和欲望的右脉压住,让人容易保持正念。 2. 养气:右侧卧,腿部弯曲,全身成弓形,气息自然的会聚在丹田。 保持正念,不妄想,尤其不起淫欲。 而且,精关牢固,精气不遗漏。 如此自然气聚丹田,炼精化气。 3. 时间:睡眠时间只要4个小时就足够了。 从23点到3点,这段时间是睡眠和休息最重要的时间,也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间。 其实,真正的深度睡眠时间只有2个小时,另外两个小时,是休息用的。 上床前1个小时,是保持正念,调息系念,随息念佛,心念心听。 中间2个小时,是深度睡眠。 后面一个小时,再调整姿势,保持正念,调息系念,随息念佛,心念心听。 然后就可以起床用功了。 4. 休息:中午和傍晚,如果身体疲惫,可以根据需要休息半个小时。 右侧卧,保持正念,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调息系念。 让身体得到放松和修心。 但不可以嗜睡。 5. 环境:空气清新,而避风。 无风无浊:吹不到风,而且空气不浑浊的环境。 要避开直吹风,同时要保持空气的清新。 6. 床铺:不可以宽软。 宽则姿势松散,软则精神松懈,又宽又软则姿势身心散乱。 最好是硬板床,铺上一个毯子,如此软硬适中。 宽度不可以超过0. 6米。 0. 6米正好是仰卧可以躺一个人,双手可以放平。 这样的床,你最好侧睡。 睡累了,硬卧休息一下。 无法翻来滚去。 容易保持精神集中。 更进一步,最好是0. 4米宽的床,这样的床,只能侧卧,无法仰卧。 对右侧吉祥卧,很有帮助。 1. 8米的大床,睡觉时摊开双手双脚,翻来滚去的,姿势就懈怠了。 席梦思,弹簧床,身体太松懈,精神松懈,容易昏沉,梦淫。 所以,佛家有一条戒律,不可以睡宽软大床。 色食睡一体凡夫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淫欲。 或者行房,或者手淫,甚至梦淫。 精气遗漏,精神散乱,昏昏沉沉,胡思乱梦。 没有禅定的根基。 醒后,全身沉重酸痛。 行者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精进。 断淫,精气不漏,炼精化气,凝神静气。 调息系念,保持正念,一向专念。 无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行有行的禅定,立有立的禅定,坐有做的禅定,睡有睡的禅定。 静行,静立,静坐,静卧,都是禅定。 六时(24小时)精进,一向系念,不间断。 色食睡是一体,凡夫不戒淫,不断淫,所以无法修禅定,其他的一切修行都无份。 空调电视吸人精气睡眠的环境很重要,无风无浊,吹不到风,同时空气要清新。 气,遇风则散,吹风最容易伤气。 静坐静卧时,身体放松,毛孔开张,一旦吹风,最容易着凉,邪气入侵。 所以,一定要避风。 同时,空气要清新,不然无法吐故纳新,不利于练气养气。 所以不要吹风扇,不要直吹风。 但要开窗,保持空气的清新。 睡眠最忌讳的是空调,空调之危害极大:一,污浊之气。 空调冷气开了。 必然是关了门窗,空气就不清新,一个晚上下来,污浊之气很重,没有充足的氧气,无法吐故纳新,其实不利于休息和练气养气。 二,吸收水分。 一个晚上下来,空调要吸一桶的水分,都是从房间和人体吸收的。 所以睡空调的睡前,和醒后都要喝水。 不然会非常的口渴。 而吸收水分,自然是从人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来,导致人体脱水。 其实就伤血了。 三,吸收热气。 空调冷气就是制冷。 反过来其实就是吸收热量。 从房间内,尤其是从人体吸收大量的热能。 导致体温度下降。 长时暴露在这种冷气下,容易着凉。 而且很容易伤气。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空调其实塞气伤气伤血:空气污浊,所以导致气息闭塞,无法吐故纳新,无法炼气养气。 吸收水分,也即是从血液和体液中吸收,导致伤血。 吸收热气,其实就是伤气,身体要大量的气能来御寒,耗气重。 睡空调久了,最容易得风湿,因为邪气入侵。 而且,大人容易感冒。 小孩容易高烧不退,为何呢? 因为身体的水分被吸收了,身体缺水,同时邪气入侵。 所以一定要注意睡前醒后多喝水。 修行人,则不可以睡空调。 睡空调,伤气血,不利于养气。 空气污浊,无法炼气。 同时容易着凉,空气污浊,昏昏沉沉,睡久了,就失去正念,昏沉嗜睡,而且容易多梦,甚至梦遗。 对修行人而言是致命的。 使你无法精进,乃至退转。 电视,电脑也是,最容易耗人精神。 看半个小时,就眼睛疲劳,头疼头晕,精神受损。 长时看电影,不仅容易起妄想,动淫欲,同时精神受损,容易昏沉嗑睡,导致懒惰退转。 但是电脑办公的会好很多。 为何呢? 因为办公是聚精会神,神气内敛,是一种正念和专注的状态,同时不时的把注意力移开屏幕,查找其他资料。 而玩游戏和看电影,则是完全投入其中,长时间的盯着屏幕,所以被吸精气神很严重。 所以不可以看电视电影,不可以玩电脑游戏。 而用电脑办公则可以。 席梦思弹簧床散乱身心现代人大多喜欢又宽又软的席梦思,弹簧床,躺着很舒服,很放松,又可以翻来滚去。 而这样的床,是修行人大忌。 睡觉的,姿势散乱,身体过于松懈,醒来后全身酸痛;精神更是散乱,完全不集中,而且容易想着情爱,容易梦淫梦遗。 睡这样的床,身心散乱,无法在睡中修行。 而且睡觉时间长,每天要7-8个小时,醒来后精神还不好。 真正修行人,睡觉大概4-5个小时,醒来后精力充沛。 定是入口佛法修行,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都是念佛法门。 为何呢? 理上说,佛是什么呢? 觉也。 觉什么呢? 觉的是清静平等慈悲的心性,也就是清净心。 所以清净心,就是佛。 净心,让心清静,就是念佛。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同一法门,因为都是净心法门。 无论是诵经,持咒,持戒律,打坐,礼拜,布施,忍辱,其实都是在净心,都是在念佛。 经是佛说,说的是佛法,诵经就是念佛。 咒是佛心,是佛的功德,持咒就是念佛。 戒,是佛行,持戒更是念佛。 打坐,回光返照,回归心性,就是念佛。 礼拜,拜的是佛,心中更是念佛。 布施,慈悲心起,就是佛性。 忍辱,放下自我,就归于佛性。 哪个不是念佛,哪个不是净心? 事上说,每个个宗派都有念佛法门:下根者持名念佛如显宗,中根者金刚诵念佛如密宗,上根者观想念佛如天台宗,上上根者实相念佛如禅宗。 所以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念佛法门。 所以说,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万宗。 反过来,三根万宗都有念佛法门,都在念佛。 而实上说,大家都在念佛,谁做的好,能切入实相,能有成就呢? 那就看戒定慧三无漏学了。 看谁能真的念佛,真净心。 你真念佛了,必然放下种种欲望和执着,持戒清静;反之,不持戒,酒肉淫欲都断不了,又怎会是真念佛呢? 真念佛了,必可深入禅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六时(24小时)精进,一日乃至七日,一向系念,无间断;反之,入不了定中,怎会是真念佛呢? 如此,终究可以漏尽解脱,明心见性,妙用自在;反之,妄念不断,执着分别,是己非人,争斗攻伐,又会是真念佛人呢? 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这边念佛,那边还在吃酒邪淫,这等人怎会是真念佛人呢? 他们念佛,最多结个善缘,图个福报而已。 却不是真修行人,对佛法,根本还没入门呢。 所以看一个人是否真修行,就看戒定慧。 而定,是核心。 因为,定能生慧,而定因戒生。 真修定者,第一步就是断淫,断了生死轮回的根本。 要深入禅定,先要断淫。 淫根断了,其他的都好办了。 杀和盗,也容易断。 所以说万恶淫为首。 不断此根,不出轮回。 有人说我是佛学院毕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啊。 其实这些不重要。 佛学,不是世俗的学问,不在学问的多少。 而在实证实修。 真修行者,哪怕是一句话也能证悟。 反之,不实修者,就是读书破万卷了,也是虚言戏论,徒增分别烦恼,多了个法执,多个知见障,反而障碍了证悟。 古今的大觉者哪个不是靠实修修出来的? 几个是靠读书考试考出来的? 惠能祖师,还不识字呢。 听了几句就开悟了。 一本《金刚经》就明心见性了。 所以修行贵在专修,无论是哪门哪派,一部经书,一个咒语,一句佛号,乃至是一个磕头,认定了,一直修去。 一年,十年,一辈子,几辈子。 直到证悟,如此才有成就。 而不在把佛法当作学问来考究,却不去实修实证。 不二法门有人说一门深入,有人说不二法门。 以为一门深入,不二法门,就是只能修一个法门,不能有其他的法门。 其实没必要那么多门户之见,门户之争。 遇到你欢喜的经也好,咒语也好,佛菩萨名号也好。 就拿去修,不断精进。 然后自然调整,或增或减,或变换。 直到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就认定了,一直做去,不再变换,不再怀疑,不再间断。 必有成就。 一开始的时候,必然会多看看,多试试。 感觉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放弃。 然后最后剩下3-5个经咒或者法门。 你继续修,看看哪个最适合你。 然后就以哪个为主,其他的为辅。 也可以就专修一个。 不同的人,根基不同,机缘不同,所以所选的经咒和法门也不一样,组合也不一样,主次也不一样。 这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 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多看多学,对佛法有个整体的理智的了解。 然后多试试几种法门,对各法门有个认识。 最后选定自己的法门,就不再怀疑,不再间断了,一门深入,这就是不二法门。 一法通,万法通。 万法通,一法圆。 看到其他法门,都能自然的将其精要融入自己法门,而不拘泥于形式。 不局限于自己的法门,也不局限于他人的法门。 法本法无法,法无定法。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法门中,摄取一切法门,一切法门归于一法门。 不二者,没有二元的分别和争斗也,没有一个和多个法门的分别。 没有此法门和彼法门的争斗。 一多无碍,万法圆融。 修显宗,深入了,就有律;再深入,就有密;更深入了,就有禅。 所以显宗,同样可以摄取律宗,密宗,禅宗。 反之也一样,密宗,一开始进入,先学显,然后律,之后才是密;密深入了,就是禅,明心见性。 禅也一样,一开始,要先学显宗理论,之后持戒学律,之后禅定修密,最后才是禅,才可以明心见性。 律宗也是,一开始,学显宗理论,然后持戒清静,之后自然可以深入禅定,密行无碍,最后明心见性。 所以,宗派之争,门户之见,大可不必。 显宗好比双脚,是根基;律宗好比腹部是田地;密宗好比双手,是妙用;禅宗好比首脑,是智慧。 他们本是一体,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所以,脚不必跟手争,腹不必跟首争。 争斗只是自毁其体,伤了其他宗派,受伤的是佛法的整体。 一损俱损,一败俱败。 是己非人,门派之斗,就是灭法,就是魔法。 魔王最喜欢的就是混入佛门,引诱佛弟子毁坏戒律,引起佛门的互相争斗。 打着维护本宗派,维护本派大德的名号,四处攻伐其他宗派,引起门派争斗,导致佛法毁灭。 发布时间:2025-09-18 15:24:0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