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内容: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 由此可见,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 吃饱吃好养形态。 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 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为了名利生活。 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 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 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 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 这就需要让人们认识一下我们最古老的传统文化--道。 道。 是宇宙的根本。 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天人合一。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 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 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 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 才能够天人合一 。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 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这时,养生的意义就不单单是健康的生活,而是以超越一帮常人的寿命,健康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 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 --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 --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 --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 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 方方面面。 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 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 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 秋季是忙碌储存食物的时候。 动物比人更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 它们是天生的养生家。 所以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要长久。 所以,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 古人其实也是一直在和动物学习养生的。 比如《五禽戏》《八锦缎》以及一些武术,都是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 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 其实顺应自然的养生很简单。 你每日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起床。 你每天看到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就休息。 不要再出去工作、喝酒、。 应酬少一点儿,健康也就多一点儿,生命也会长久一点儿。 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 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 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 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 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 人体的阳气充盈了。 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 道家的修炼,不也是要做到纯阳吗? 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就是没有问题的。 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顺则昌,逆则亡。 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 你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 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 请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 少一点兴奋,多一点安静。 这样,慢慢的,心神就会安宁,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 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药王孙思邈曾说人过四十讲养生。 40岁,是人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就好象一部汽车跑了40万公里了,就要大修,否则再跑下去就难以正常。 是不是人只有到了40才要养生呢? 不是的。 我们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的。 最致命的一条就是当失去了之后才会觉得宝贵。 40岁,恰恰是健康已经失去了的时候,所以这时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才开始养生,才开始惜命。 其实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人在最年轻,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老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养生了。 就应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并积极的配合实施了。 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整日吃喝玩乐,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衰老而已。 我们应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道家养生的观念。 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 做到壮则知养,老则久长。 发布时间:2025-09-17 13:41: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