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九课 天台宗(二) 内容: 第九课 天台宗(二)四、百界千如此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 (1),或名为「如 (2)」,或称「如是」。 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体质,名如是体,四、由体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业,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缘,名如是缘,八、由缘发生的结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报应,名如是报,十、以上相为本, 报为末,最后的归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 十界中的每一界,性与无情,色心万法,皆具此十如是。 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狱,今日人间,他日畜生,再他日声闻缘觉等。 十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上述的十如,则成千如,此百界千如,即为此宗对于万法的观感。 五、一念三千上述百界,各具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 众生世间,即众生的正报,国土世间,即众生的依报,五阴世间,为构成依正二报的要素,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识。 百界各具三 种世间,每一种世间,又各具有十如,如是相乘,则三千世间,或号为三千诸法,为一切法的总称。 此三千诸法,实具于吾人一念之心,名一念三千。 若就体言,心性中本具三千法,名理具三千;遇缘现起,诸法宛然,名事造三千,事与理圆融无碍,非一非二。 六、性具善恶此宗主张:自性本具十界三千善恶诸法,既然具有解脱涅槃,当然亦具有烦恼生死。 倘若就性的涵义说,则诸佛亦有恶,阐提 (3) 亦善,原因是:善恶有性有修,性是先天有的,修是后天造作的,诸佛虽没有修的恶,却有性的恶,不过不发生作用罢了。 阐提虽没有修的善,却有性的善,所以遇缘开发,终当成佛。 这就是说:修的善恶可断,而性的善恶本能,则不可断,若单就本性说,佛与众生,原是不二,这是本宗独特的见解,与他宗专主性善者不同。 七、三惑三惑者: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 见思中的见惑,是迷于理而起之惑,思惑是迷于事而起之惑,这是不悟宇宙本体之空,徒执著心身与外物,认其为实有,种种烦恼,由是而生。 尘沙惑是所惑多于尘沙,这是由于不知宇宙现象之假,遍计而起。 无明惑是一念萌动,无明之云,遂掩蔽中道实相之月。 这三种惑,是昧于空假中三谛之理,若欲破除,当修一心三观之法。 【注释】(1)此即指诸法的自性而言。 真如与实相,是同体异名,约空谛名为真如,约假谛名为实相,若将二者合起来,空假相融,即是中谛。 (2)诸法的法性,极难用语言文字形容,故借「如」字为代表。 法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异、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皆同一相,故名为如。 (3)(二) 「十如是」是那十项? (三) 十界具有千如,这是怎样算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05-11 17:18: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