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摩难陀长老:布施 内容: 布施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 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 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 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即使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 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承担任何义务。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 有些人的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对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对心灵修养的进展。 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的进展,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 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 慷慨和布施将令一个人获得提升。 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 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巴拉密(pram? ),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 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可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飢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 他可以专心的聆听和祝福那些有困难的朋友。 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 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 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 佛法让众生离苦得乐。 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于佛法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 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 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5-09-15 13:37: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