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命一分 内容: 节选自《渔樵问对》一命一分樵者问:“有人祈祷鬼神而求福,福可以求到吗? ”答:“言行善恶,是人的因素;福与祸,是天的结果。 天的规律福善祸灾,鬼神岂能违背? 自己做的坏事,岂能逃避。 上天降下的灾祸,祈祷又有什么用? 修德积善,是君子的本分。 这样做就不会有灾祸来找! ”问:“有行善的而遇祸,有行恶的而获福。 为什么? ”答:“这是有幸与不幸之分。 幸与不幸,是命。 遇与不遇,是分。 命与分,人怎么能逃避? ”问:“什么是分? 什么是命? ”答:“坏人遇福,不是分是命,遇祸是分不是命。 好人遇祸,是命不是分,遇福是分不是命。 ”渔者对樵者说:“人与人的亲情,莫过于父子;人与人的疏远莫过于路人,如果利与害在心里,父子之间就会像路人一样远。 父子之间的亲情,属于天性,利与害都能夺掉,更何况不是天性的。 利与害祸人,如此之深,不能不谨慎! 路人相遇一过了之,并无相害之心,是因为没有利与害的关系。 若有利与害的关系,路人与路人、父与子之间又如何选择呢? 路人若能以义相交,又何况父子之亲呢! 所谓义,是谦让之本。 而利益是争夺之端。 谦让则有仁义,争夺则有危害。 仁义与危害相去甚远。 尧、舜是人,桀、纣也是人。 人与人同,而仁义与危害却不同。 仁慈因义气而起,危害因利益而生。 利益不会因义气而争夺,否则不会有臣杀君、子杀父之事。 路人相逢,也不可能因一眼而情投意合。 ”【原文】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 求之而可得耶? 敢问其所以。 ”曰:“语善恶者,人也;福祸者,天也。 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岂能违天乎? 自作之咎,固难逃已;天之灾,禳之奚益? 修德积善,君子常分。 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樵者曰:“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获福者,何也? ”渔者曰:“有幸与不幸也。 幸不幸,命也;当不当,分也。 一命一分,人其逃乎? ”曰:“何谓分? 何谓命? ”曰:“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 君子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 ”渔者谓樵者曰:“人之所谓亲,莫如父子也;人之所渭疏,莫如路人也。 利害在心,则父子过路人远矣。 父子之道,天性也。 利害犹或夺之,况非天性者乎? 夫利害之移人,如是之深也,可不慎乎? 路人之相逢则过之,固无相害之心焉,无利害在前故也。 有利害在前,则路人与父子,又奚择焉? 路人之能相交以义,又何况父子之亲乎! 夫义者,让之本也;利者,争之端也。 让则有仁,争则有害,仁与害,何相去之远也! 尧、舜亦人也。 桀、纣亦人也,人与人同而仁与害异尔,仁因义而起,害因利而生。 利不以义,则臣弑其君者有焉,子弑其父者有焉。 岂若路人之相逢,一目而交袂于中逵者哉! ” 发布时间:2023-05-11 12:54: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