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克里希那穆提日记(17) 内容: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日记》1973年10月2日意识是其内容;内容就是意识。 如果意识的内容被打破,所有的行动就不完整了。 这个行动引发冲突,痛苦和混淆;如此悲愁便不可避免。 在那么高的空中,你可以看得见绿色的田野,分布着形状各异,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田块。 一条河流与大海汇合;远处是山脉,覆盖厚厚的雪。 整个大地,散落着大城镇和村庄;山坡上,建有城堡,教堂和房舍,再远去就是广袤的沙漠,呈现棕色,金色和白色。 过了沙漠又见蔚蓝的大海和更多茂密的森林。 整个大地非常丰饶,美丽。 他走到那边,希望见到那头老虎,还真让他见到了。 村民已跑来告诉他的主人,一只老虎前些天夜里咬死了一头幼小的母牛,它还会在那个夜晚再回来捕杀。 他们会喜欢去观看吗? 树上会搭起一个观看的平台,在那里人可以看见那头具大的猛兽,与此同时村民们还会在树上系一只山羊以确保老虎的到来。 他说过,他不想看见那只山羊为满足他的快乐而遭杀害。 所以这个主意就此作罢。 但是在傍晚时分,当太阳落到连绵起伏的山峦后,他的主人想开车兜风,希望他们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那头杀死牛犊的老虎。 他们驱车几英哩进入那片树林;天变得漆黑起来,他们打着车前灯转道回去。 回去的路上,他们差不多放弃了还能见到老虎的希望。 但是就在他们转过弯的当口,它出现了,蹲着后腿坐在道路当中,体形巨大,有斑纹,在车灯的照见下,有着非常明亮的眼睛。 车停了下来,老虎咆哮着走向他们,吼叫声震动着车子,它的体形出乎意料地庞大,长长的尾巴,尾梢是黑色的,慢悠悠地从一边甩向另一边。 它很恼怒。 车窗开着,在它吼叫平息后,他伸出手去抚摸着这只森林之王,但是他的主人慌忙地将他的手夺了回去,然后对他说,老虎会将他的手撕咬掉的。 这真是一只壮观的动物,充满威严和力量。 这在这个地球上,有拒绝人身自由的专制统制者,有塑造人的心智的理论思想家,有好几个世纪传统的用信仰束缚人的神职人员;有不断地承诺带来腐败和分裂的政治家们。 在那儿,人被无止境地纠缠于冲突和悲愁中,享受灯红酒绿的快乐中。 痛苦,劳动,哲学家的说词,一切都那么的毫无意义。 死亡,忧愁和艰难,人整人。 这种在快乐与痛苦的模式内调整变化而合成的种种,就是人类意识的内容,受人类教育文化,宗教和经济压力的塑造和制约。 自由不局限于这样一个意识的范畴里。 人所接受的自由实际上就是一座人造的牢狱,通过技术的进步它多少有些适合于居住。 在这个牢狱内,有战争,科学和利益会带来更大的破坏。 自由并不在于牢狱的变化,也不在于古鲁的变化,用他们荒谬的权威。 权威并不带来心智的秩序。 相反地,它只会导致失序,没有秩序的土壤滋长着权威。 自由不存在于分裂当中。 一个非分裂化的心智,一个完整的心智是在自由之中。 自由自己不知道这就是自由,知道的自由是在时间的范畴内,是过去经现在到将来。 一切运动都是时间,而时间不是自由的一个因素。 选择的自由否定了自由;选择只存在于有混乱的地方。 清澈的认知和洞察,可免除选择的痛苦。 完整的秩序是自由之光。 这个秩序不是思想之子,因为所有的思想活动都是培养分裂的。 爱不是思想的片断,爱也不是喜乐的片断。 喜乐的知觉是智力上的。 爱与智力是分不开的,而从爱中流溢而出的行动不会带来痛苦。 秩序是爱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3-05-11 12:21:1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