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典选读 内容: 佛典选读一、父母恩深世间一切善男女! 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心地观经》二、孝亲之道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 云何为五? 一者、供奉能使无乏。 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长阿含经》三、尊师重道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 云何为五? 一者、给侍所须。 二者、礼敬供养。 三者、尊重戴仰。 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 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长阿含经》四、同事之道同事有四。 云何为四? 一者、为彼不惜生命。 二者、为彼不惜财宝。 三者、为彼济其恐怖。 四者、为彼屏相教诫。 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大般涅槃经》五、在家四事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 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 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 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汝等恒行此四法,现世为人之所爱敬,将来所生,常在善处。 ───《大般涅槃经》六、饶益众生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华严经》七、知足常乐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愍。 ───《佛遗教经》八、增长智慧更有七法,汝等当行。 一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 二者、有惭。 三者、有愧。 四者、心常乐于多闻。 五者、心不轻躁。 六者、乐闻经义。 七者、乐修智慧。 汝等苦能修此七法,德、智慧日就增长。 ───《大般涅槃经》九、般若功用有福德人,若闻般若波罗密多,生大欢喜,受持读诵,永离烦恼,心得安乐。 如世间火,贵贱皆同。 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亦复如是,圣者、异生,平等皆有。 ───《大般若经》十、精进功德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佛遗教经》 发布时间:2023-05-10 18:14: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