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 内容: 《 宗 镜 录 略 讲 》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 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 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加工修善的,加工修坏的不可以吗? 都是加工嘛! 既然加工,用刀细切是功,拿斧头来乱砍也是功,为什么非要修一切善呢? 那变成教条了嘛! 硬性的规定,其理由没有说出来,何以修一切善会有这个加持修行的功能?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 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 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 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 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所以,善的行为在中国医学上,或依阴阳家来说,是属于阳的光辉的一面,是开发性的,而恶的行为属于阴性的,它是收缩的、紧张的,会使自己起恐惧感、痛苦感。 那么,这个善恶的行为在心理上的差别影响,心理的状况又影响了自己的生理,有这样的严重性。 因此,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 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 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个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 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 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 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 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喔! 而且到达得很快。 发布时间:2025-09-09 15:15: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