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松沉是太极一切劲力之源。 内容: 一:松沉是太极一切劲力之源。 肢体放松.既可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也可顺着地面反作用力向上松,还能在这上下两力的综合作用下向周围各个方向松。 在所有方向的放松之中,向下松是最基本的,第一重要的,是产生向其他方向松的母松。 向下放松贵在一个放字.像把肩上、背上、手上、腰胯上的重物放到地下.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放.把骨架放顺,让皮肉像晾在衣架上的湿衣服似的挂在骨架上自然垂坠。 真正放松到脚下了.放下的部位就有沉甸甸的感觉,就能感受到自身的重量。 向下放松,体内意气就像水中泥沙向下沉.因此也叫松沉,或简称沉。 沉生定,沉生轻,沉生膨,沉生神,沉是太极拳一切劲力,一切动作.一切技艺的源泉.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用重力不用体力练拳的前提。 二:偏沉是用重力行拳的基本方式。 沉,也不是全身毫无区别地同时一致向下沉,而是有的部位沉.有的部位不沉;有的部位先沉,有的部位后沉;有的部位显沉,有的部位隐沉。 沉的部位多是偏于一边,或偏上边,或偏下边,或偏左边.或偏右边,或偏前边,或偏后边。 这叫偏沉。 与偏沉相对称的一边定是偏轻。 偏沉的部位为阴、为实,偏轻的部位为阳、为虚。 偏沉与偏轻互根互生、相反相成、阴阳相济,是借地力、用重力推动行拳的基本方式。 如果把腿比作发动机.胯就是发动机的开关,腰就是摁开关按钮的手。 重视并理顺腰胯腿偏沉偏轻.使之阴阳相济,就是拳论要求的必于腰腿间求之。 三、三个十字串成丰,松沉轻浮全身通。 脚腿胯偏沉偏轻、阴阳相济的运动信息,主要经会阴及尾闾两条渠道向上传递.其中会阴经丹田的是宾辅渠道.以传气为主:尾闾经脊柱的是主宰渠道.以传力为主。 在主宰渠道中有三个十字合成的一个丰字.边上传边运化,最后到达手指。 1: 第一个十字的一横是左右两胯轴经左右两臀的连线,相交于骶椎与尾椎的衔接处;一竖是之上宽大的骶椎与之下小而尖的尾椎联合组成的尾闾。 尾闾十字既是腰脊主宰下肢的抓手.也是脚、腿、胯沉轻变换的聚焦点.是上传下达运动信息的关健。 当胯、腿阴阳相济的状况不需费心也能转换自如时,可适当多关注-下尾闾十字。 凡欲向下松沉腰脊时,该十字便向下松放:凡欲向上竖腰伸脊时,该十字便向上托-下;凡欲命门后鼓.收敛臀部时.该十字往前抄收;凡欲命门前推.平直腰椎时,该十字稍往后鼓:凡欲裹胯时,该十字的一横左右延伸.向前包抄;凡欲左转身时.右臀胯偏沉前送,左臀胯偏轻后靠,顺时针斜转尾闾十字:凡欲右转身,左臀胯偏沉前送.右臀胯偏轻后靠.逆时针斜转尾闾十字。 2:尾:闾之上的命门穴也是一个十字形结构.其一横是左右两肾的连线,一竖就是腰椎。 两肾与下面的两胯、两膝,与上面的两肩、两肘.相互带动.主宰着上下两侧的偏沉、偏轻。 一竖的腰椎是身弓的核心部位.主宰着肢体的伸缩。 命门十字与尾闾十字以丹田的核心部位为支点,犹如杠杆的上下两端.此推彼拉.此拉彼推.反向运动,以向上传递腰腿问的运动信息。 3:再往上走到夹脊(至阳穴)还有一个十字.其一横连结着左右肩胛骨的下端,支配着两肩、两臂、两手的运动。 其一竖当然是胸椎,下接腰骶传上来的信息.上通颈头,支持虚领顶劲。 夹脊十字是气贴背、神贯顶和力由脊发的关键所在。 以尾:闾十字为根节,命门十字为中节,夹脊十字梢节。 根节不明.颠覆必生;中节不明.满身皆空:梢节不明.无依无宗。 三个十字各有分管.又相互配合;各有左旋右转、前推后拉、下沉上浮.放大缩小地变化,又由脊柱串连成一个丰字.形成一个整体.将腰腿间偏沉所引起的进、退、顾、盼、定的信息上传,形成上肢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形成全身的拳势动作。 ✎经典礼物 发布时间:2025-09-04 12:47: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