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汪涵与他的书屋 内容: 培荣书屋解放西路是长沙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白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夜晚灯红酒绿,酒吧里年轻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这样一个地方,培荣书屋悄无声息地建了起来,于浮华中,它低调地挤占一个休憩的空间。 著名主持人汪涵正是他的主人。 2015年,汪涵自费组建团队,致力于湖南方言的搜集和研究,并打算以后将研究成果转交给湖南省博物馆保存;在主持节目的舞台上,他幽默风趣,主持时应付自如,每次的救场都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纷纷点赞。 行为体现修养,思想决定行为。 而汪涵所建的书屋,也是长沙唯一一家不盈利的书屋。 培荣书屋取自他父亲的名字,他曾说过:今年是父亲的本命年,就想把这个书屋送给他。 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敬重,一个普通家庭里儿子对父亲的一份深情。 书屋平常由他的一个朋友老刘照看,老刘平常一身素衣,倒添了几分精神,对走进这个书屋的人热情地说一声你好! 就像是招呼远道而来的朋友一样,亲切而周到。 书屋不大,陋室两三间。 一匾,朱红色,上面黑色的繁体字写着培荣书屋四个大字,苍劲而有力。 书屋物件多用木制,木质书架、木质桌椅、木质藤椅,四顾时便多了一份厚重的质感。 内间有一对联:云去水来赋橘洲,草团静坐观自在。 有时书屋不过几人,或站或坐,或立于灯下看书,别有一番滋味。 汪涵是喜爱读书的。 书屋里摆放着不少他的藏书,还有他四处讨来的书籍。 行走于书屋,不难发现匾下立着《曾国藩全集》《张之洞全集》等,书架上摆放着《湘人百态》,可见他对湖湘文化的热爱。 另外他曾经说:我的所有语言灵感都来自书本,主持是我的爱好,作家是我的梦想。 而他读得最多的是木心的作品,书架上有不少木心的作品,包括一本《木心诗选》。 他还喜欢收藏,书屋里有一间古印读研习所,据说他所收集的古印现已有两三百方了。 偶然地,在书屋里,也会见到两块石头(那是他以前从楼下施工工地捡来的),它们静卧于书屋,却独有一份雅致。 内间墙边随意堆着几块断瓦,不知是他无心还是有意,却显现了他的一份闲情。 书屋位于第24层,从内间落地窗望去,不远处是太平街,贾谊故居位于它的末端;太平街过去便是杜甫江阁和橘子洲头,这些景致被人们眼前的热闹繁华所笼罩,而它们本身的历史文化气息却被遮盖。 汽车穿梭于城市来往的街道,城市的一角尽收眼底。 于最热闹的地方寻找生命本身的一种宁静,这可能只是汪涵的偶然之举,却让俯瞰这个城市一角的人莫名地遗忘了某些东西。 一书屋、一人而已,此时的心态,正如对联横批上的三个字--观自在。 曾经一个来自鞍钢的女孩和一个来自西安的女孩在网上看到汪涵的书屋,她们便慕名而来,两人原不认识,在书屋一见如故。 那个来自鞍钢的女孩在高三的时候读过汪涵的《有味》,便喜欢上了这本书,也特别喜欢汪涵的文字。 这两天的下午,她们相约在书屋看书,取消了原本旅游的计划。 老刘把这个故事写成日志,后来恰好被汪涵看到了,汪涵便请她们两人吃了一顿饭,算是给这场旅行画上了句号。 汪涵说:读书不能保证你抵达理想的彼岸,你还是可以读读书。 读书不能保证加工资,你还是可以读读书。 读书不能保证学以致用,你还是可以读读书。 这也是他创建这个书屋的最初动机--营造一个清幽的读书环境,让志同道合的人能够聚到一起。 发布时间:2025-09-03 15:02: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