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老子之道,启迪人类智慧的第一缕曙光! 内容: 老子之道,启迪人类智慧的第一缕曙光! 老子是道家思想创始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祖师、享誉全球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激励下,近几年纪念老子的活动尤为丰富多彩。 推崇老子、喜欢老子的思想,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始终是贫道--贫于道而必也修之者(一笑)也的一大嗜好。 老子一生著书无它,道德五千言而已。 所以,是否一定叫个什么主义,实在没有多大的必要性。 要害在于,老子的话不多,却处处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其中任意挑出一句话,都依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比如大言稀声、大象无形;比如天地之间其如橐蘥乎? 比如道法自然,比如上善若水等等。 句句醍醐灌顶,句句相天法地,句句授人以网。 但是,即便如此,为了今人更好的领悟先辈的思想,为了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了让更多的外国人听得懂,用今人的语言,对老子的思想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并以老子主义名之,却称得上是一个善举。 与老子主义这四个字相比,笔者更倾向于唤作老子之道。 因为,过去就叫黄老之道。 合《黄帝内经》与《道德经》而并称之。 但是,就哲学高度而言,《道德经》明显具有总括地位。 所以,叫老子之道更简单贴切。 不论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来讲,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而言,中国都应当大力宣传老子之道。 1老子天下第一看了许多哲学著作,它们都从不同侧面阐释了心目中的真理,也部分接近了宇宙生存发展的真实,比如黑格尔的美学,但是,能够与老子思想比肩的,凤毛麟角、五六人而已(含马克思、毛主席)。 尤其是在老子所处的时代,能够望老子思想之项背者,几无一人。 较老子晚些时候诞生的孔子和释子,其思想同样充满理性光芒,但更多的更像是老子思想的延伸或光大,孔子更多的阐释了人道,而释迦牟尼更多的阐释了天道之一端(色空寂灭)。 佛家八万四千门,门门都不过是引人入道的路径。 佛者,觉悟也;觉悟者,悟道也。 如果说释迦牟尼有什么创见的话,无非是在悟道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规避规律约束(轮回)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说,老子阐释了规律,因此要求人们顺应规律,清静无为;而释迦牟尼也堪破了规律,却阐发了如何摆脱因果、不堕轮回的门径(禅宗净土)。 但是,几千年来,世界始终按照老子阐发的道理在运转(有无相生,前后相随),而真正寻求规避并做到规避者,依然是凤毛麟角。 据此,说老子天下第一,一点也不为过。 老子的故乡在中国,中国的胸怀在天下。 对于中国而言,唱响老子天下第一,具有更特殊的意义。 2老子之道启迪人类智慧的第一缕曙光纵观《道德经》,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原理。 诸如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等等,都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阐释。 二是体悟。 其实也就是禅定。 所谓,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不窥牖,知天道;不出户,知天下。 通过禅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庄子逍遥游的感觉,那才是空明无有之境。 三是实行。 所谓上德不德;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柔弱胜刚强;慈、简而不敢为天下先;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四是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损有余而补不足;等等。 现在看,这些思想都是好的啊。 而这样伟大的思想,却诞生于2500年前。 那时候,识文断字的人都不多啊! 老子的思想诞生于这个时候,不正如照亮人类征程的灯塔吗? 所以,孔子叹曰,老子其犹龙乎? 3老子之道不是体系胜似体系老子的思想凝结于5000言,薄薄的一小本儿! 但是,研究老子思想、阐发老子思想的著作何止5000本,5000万言。 到东汉时期,《道德经》被道教奉为最高经典,老子也成为道祖,成为一气化三清的道德天尊,成为开天辟地的大神。 由此形成的《道藏》恢宏廓大,数以千计。 老子思想远播海外,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版本,成为除圣经之外的被国外翻译最多的中国哲学著作。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老子没打算自己的思想成为体系,但是,他的徒子徒孙们著作不断,使之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学说体系。 这个体系以老子之道命名,名至实归。 还是老子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主义这个名字用主义代替了道,很容易让人望文废义,远离了道啊! 4老子之道至今管用,未来还管用,中国管用,世界也管用,不受时空的局限。 世界是不断变化、宇宙是不断膨胀的,但是,道是永恒的。 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老子是有祖国,也有生辰八字的,但是,老子的道是贯通宇宙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 据南怀瑾分析,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有一个不二法门,外用儒,内用道,所谓内圣外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但是,绝不等于说我们只能用马,不能用老,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过程。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好老子之道,让这一人类智慧的精华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实际上,习总在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已经多次运用老子之道,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为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层高台,起于累土;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等等。 老子之道,其用也大也夫! 发布时间:2025-09-03 14:58:4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