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十一、十二课、综合指要 内容: 第十、十一、十二课 综合指要1. 饿鬼本不得食,以业力故,中午之后,能闻人间所有之饮食及碗筷声,因此更令饥肠雷鸣,口中出火,其苦倍增。 所以佛门行者,为慈悯彼等故,乃午后不食。 照戒律,出家人悉应不过中食,若身体虚弱,或年老有病者,为方便故,亦可以食,名为药食,意谓为医病故,而进食也。 不过,食时当生惭愧心,念饿鬼苦,不敢嚼呷作声, 亦不敢磕碰盘碗,恐彼等闻之而难受也。 2. 受具戒或持八关斋戒者,纵使午后不食,然而社会上,尚有千万万人,入夜犹食,何况午后,饿鬼闻之,当然亦会难过,所以此举若就事上说,实无多大作用,但若就心上说,则有大作用,我自修吾心而已,他人如何? 可以不管也。 例如佛徒虽吃素,然而世上一切猪牛鸡鸭等动物,还是一万头死一万,并不会因极少数人持斋而幸免。 纵使事实是如此,然而佛子卫道、护生、持律的毅力,仍然坚如铁石。 当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操守,然后才可以谈得上修道。 否则,随浴浮沉,与世人又有什么不同? 行者当转移世间,不当为世间所转移。 3. 佛菩萨应化身无数,此处一身虽涅槃,同时他处多身皆在,所以念涅槃佛,也就是念现在佛,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一佛入于涅槃也。 4. 念佛号有绝大利益,绝大便宜,此即自他二力兼有也, 能善借他力的行人,才算是有福有慧者。 譬如远行,懂得乘坐舟车者,才是聪明的旅客,行万里路,弃舟车而用徒步。 此人即是笨伯。 试思:行者做到行不退,念不退,要花多少精力? 多少时光? 然而一弹指顷,归依宝性佛,即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得阿罗汉果,须断多少见思? 经多少困难? 然而恭敬宝相佛,不久便得阿罗汉果。 由人间修到天上,须持多少戒善? 行多少功德? 然而闻波头摩胜佛名,即能千返生于六欲天,闻宝胜佛名,即能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作四重五逆,谤方等经诸罪,须堕阿鼻地狱,这要经多少劫数? 历多少剧苦? 然后报满,然而称念五十三佛名,即得清净。 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这要花多少物资? 经多少时间? 然而一念或一拜观世音菩萨,其福即与之相等。 天下有如此便宜事,为何不做? 照知行合一的道理讲,不行就是未知,未知就是福未到,慧未到,没有别的话可说。 放眼古今,有无数世智慧聪人,都被「刚愎自用」四个字,误却多少机会? 反然让一无所知的老太婆,占尽便宜,宁非怪事。 5. 今人修净土者,多以持名为主,其实念佛中,尚有观想,实相等法,不仅持名。 即在号称易行的净门中,复有难易,观想和实相,是难行法,持名才是易行法,无怪今人皆以持名为主了。 持八斋戒,念他方佛,在以弥陀为主的持名法中,都算是杂修。 然而修了之后,加念回向偈,把这些功德,回向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么,所有的杂修,也都变成主修了。 行人在此世界, 尽可随意修持任何善法,只要在修了之后,把它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无法而非净土矣。 发布时间:2023-05-09 18:17: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