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性业与遮业 内容: 性业、遮业:怎么叫“性业”呢? 性业,谓所戒之法,它的本体就是罪恶(称为性罪),不待制止,一犯就成业。 因此杀、盗、淫、妄这四根本戒,不论你受戒与否,犯了皆属犯戒,这叫“性戒”。 这四种戒你若犯了,不通忏悔的──不可以改过的。 可是讲是这样讲,你若犯了,真正痛改前非,生惭愧心,也可以的。 所以性戒是针对制止性业所造的罪──就是杀、盗、淫、妄。 怎么叫“遮业”呢? 就好像本来你不会犯罪、犯戒的,因为你用某种东西,它就导引着你去犯罪了。 好像有一个人受了五戒,有一天他守不住这五戒了,就想:“我好喝酒,酒没有关系嘛! 受五戒,杀、盗、淫、妄都可以持,这酒戒犯了,大约也不成问题。 ”他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自己给自己做辩护律师,说喝点酒不要紧。 于是乎,就去买了一点白兰地,或者威士忌。 买回来要喝酒,一想:“啊,没有什么菜。 ”中国人喝酒,一定要预备一点好的菜,这才能喝酒。 他说:“若有一只小鸡子来下酒,这最好了! ”偏偏他这儿想鸡,邻居就有一只鸡跑过来了。 他左右望望,前后左右都没有人,就一把把这鸡给抓来了。 把这只鸡抓来,这犯了盗戒了! 然后他把这只鸡就杀了,这又犯个杀戒! 正这儿喝酒、吃鸡肉,邻居这个女人就过来找鸡,就问说:“我有一只鸡丢了,你看见了没有? ”他说:“我没看见哪! ”这也打妄语了,妄语戒也犯了! 妄语戒犯了,然后他又看看这个女人,生得虽然不十分美貌,但是也都过得去,于是就生了一种淫欲心,把这个女人也给强奸了。 本来他以为就犯一戒不要紧,结果因为喝酒,就犯了盗戒,犯了杀戒,犯了妄语戒,又犯了淫戒;杀、盗、淫、妄、酒,五戒一起都犯了! 就因为这一个“要饮酒”。 所以佛叫我们不要饮酒,饮酒这就叫“遮业”。 好像你吃荤,你就犯了杀戒;你若不吃荤,自己与杀业就没有关系;这“吃荤”也是遮业。 或者是你开垦地,受戒的人不能种地的;为什么? 你种植、开垦地,也会杀了很多众生的,所以这都是遮戒。 真要持戒的人,就不能饮酒、不能吃荤、不能开垦土地,这种种的事情不能做的;这叫“遮戒”,要遮止、禁止这一件事情。 悉皆清净:优波离尊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乃至于性业、遮业都清净了。 他因为守戒守得清净,所以业也都清净。 身心寂灭,成阿罗汉:身心都非常的清净寂静,于是乎就证果成阿罗汉了。 我是如来众中纲纪:我是大众里边的一个纲领,一个管纪律的。 一个纲领,就是大众里边的一个上座,一个领袖。 优波离尊者给大家做一个模范、做一个法则,众人都跟着他学。 “纪”,就是法纪,修这戒律。 所有的戒律,都归优波离来管。 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世尊亲自印证我持戒精进这种心。 我修行严持戒律,以执持戒律来修身,大众认为我是“持戒第一”。 佛问圆通:现在佛问如何证得圆通。 我以执身,身得自在:这个“执”,不是“执着”,这是“执持”。 我以执持戒律来修身,我的身就得到非常自在,得到非常快乐。 次第执心,心得通达:我修身把身戒不犯了,其次我又修心,执持心戒──心里头的戒律。 身戒,就属于小乘的阿罗汉所持的;心戒,就属于菩萨了,他是在心意识都不犯戒的。 这时候,身戒也持得圆满,心戒也持得圆满,所以身、心就都通达了。 然后身心一切通利:在这个时候,身、心都通利了。 “通利”,就非常的自在、非常的快乐。 斯为第一:这个持戒律修身的法门,我认为它是第一了。 发布时间:2025-08-30 08:26: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