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于凌波:夏威夷佛教的传入经过 内容: 夏威夷佛教的传入经过于凌波在太平洋中部汪洋浩翰的大海中,有一片为数一百三十多个岛屿组成的岛群,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夏威夷(Hawaii),所以总名之曰夏威夷群岛。 它的总面积有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东距美国的旧金山市约四千公里,西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八千公里,所以被称做「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夏威夷群岛的首府火奴鲁鲁(Honolulu)市,在第三大岛的奥鸦湖(Oahu)岛上。 中国人称之为檀香山。 但这只是中国人称呼的名称,当地土着和外国人,仍称这里为火奴鲁鲁。 早在公元第四世纪的时候,波利尼西亚人驾着独木舟来到这里定居。 十八世纪之末一七九五年的时候,酋长卡米哈米哈一世、征服了大部分的岛屿,建立了夏威夷王国。 到一八四O年,国王卡米哈米哈三世制定宪法,英、美、法三国都承认了夏威夷独立的地位。 但到一八九八年为美国所吞并,成为美国的属地。 一九OO年美国设立了「夏威夷地区」,一九五九年设置为美国第五十个州。 清季嘉庆年间一八一五年前后,夏威夷的首府檀香山,就开始和中国贸易往来。 檀香山唯一大宗的出口产品,就是檀香木,当地土着把檀香木运往广东沿海口岸变卖,换回丝绸茶叶等货品,以这样贸易往来的关系,广东人移民到夏威夷的为时最早,根据文献所记,清季咸丰初年公元一八五二年,广东人就到了檀香山。 例如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母舅杨某,就是最早到檀香山的广东人。 国父的大哥孙眉,号德彰,一八五四年出生,青年时代身体健壮,头脑灵活,而性下喜读书。 国父的母亲看儿子下长进,就请他母舅带他到檀香山去。 他母舅以为、小孩于顽皮,出於天性,年岁大了,一定会转变,可以成家立业的。 所以孙德彰于一八七一年,年方十八岁的时候,就随着他母舅到了檀香山。 孙德彰到了海外,年龄稍长之後,变的循规蹈炬,辛勤工作。 他初为人家作田工,那时的檀香山,是一个半开垦的荒岛,地广人稀,政府为奖励开荒,任何有体力的人都可向政府申请领田。 所以孙德彰为人家耕作了两年後,就邀约了几个夥计,自己申请土地耕种。 数年之後,他有了积蓄,就到茂宜岛(Main)去开荒。 茂宜岛是夏威夷五大岛之一,面积极大,多为荒地。 孙德彰向当地政府租了大片土地,辟为田园,经营畜牧耕作。 孙德彰头脑灵活,遇事有果断,事业十分发达他且轻财好客,为岛上其他农民排纷解难,同岛人佩服他,给他起了一个茂宜王( Kingof Main)的绰号。 後来孙德彰返回故乡结婚,多少同乡羡慕他的成就,有更多的人随他到檀香山。 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一八九四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孙德彰首先入会,并变卖财产资助革命。 摘自《海潮音》总第75卷3期 发布时间:2025-08-23 13:11: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