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虚云大师诗词墨宝 内容: 虚云大师墨宝(1957)虚云大师诗词        虚老弘法用的印章虚云大师不但是长寿和尚,而且是长寿诗人。 每有所感或有所悟,虚云均以诗偈记之。 《虚云和尚法汇》中共收诗歌偈赞凡三百九十首,其中以七言最多,五言次之,偈赞有三言或四言者。 王世昭在〈记虚云和尚及其诗〉文中云:“尝论中国方外诗人,晋代慧远诗有一种清奥之气,宋代之汤惠休以禅寂人而作情语,宛转入微,为苏曼殊诗之所自出。 其余如唐之皎然、齐己等,皆去古未远,卓然成家。 虚云和尚诗上品甚多,颇难遍录。 ”峨眉访真应老人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后禅。 秋夜偕友坐岑楼此际秋色好。 得句在高楼。 启户窥新月。 烹茶洗旧愁。 盘桓无俗客。 酬唱有良俦。 薄袄怜寒意。 传灯论未周。 戒期得守空王法。 勿为魔事侵。 戒香薰宝座。 梵网结珠林。 妙契西来意。 单传东土心。 但看沾化处。 咸颂海潮音。 鼓山雨后晚眺雨醉山初醒。 寒光入座微。 荒烟依树白。 落日染山绯。 樵唱采薪返。 渔歌罢钓归。 疏钟云外响。 惊起鹤横飞。 和沩山了昭首座幻游五浊世。 天下一痴人。 缘木求游鲤。 随风混俗尘。 偶濯曹溪水。 聊侍祖师巾。 末法苍生苦。 何时扫翳云。 示性佛愍苍生苦。 慈悲为我人。 空花留翳眼。 虚室不容尘。 逃逝怜骄子。 启缠示结巾。 本来无有相。 一动便纷纭。 赠性净同参天地亦吾庐。 心容若太虚。 有山能载物。 无水不安居。 忙着修栏药。 闲来不读书。 未知方寸里。 可得契真如。 送友行脚少负凌霄志。 老为行脚翁。 满腔云水调。 一杖雪霜风。 翰墨传当代。 声名动上公。 住山如得意。 为我寄征鸿。 陕西太白山镜池水与心俱定。 清光日夜留。 有渠容月影。 无尔识源头。 万籁返闻寂。 层岚入镜浮。 未能融物我。 澄湛已忘忧。 隔江山寺闻钟乾坤容我老。 日月却相摧。 还岫山无树。 临江水有隈。 云轻笼日往。 风顺听钟来。 惊醒尘劳梦。 辽天廓尔开。 法界寺怀古一步一徘徊。 烟霞四面开。 松高容鹤卧。 洞古被云埋。 山色静心赏。 涛声逐耳来。 昔贤何处去。 剩有讲经台。 山居不向名场立。 山中梦亦微。 身同云自在。 心与世相违。 爱月疏松径。 引泉绕竹扉。 自然成妙处。 岂肯羡轻肥。 示林光前宽耀居士人人念佛皆成佛。 动静闲忙莫变差。 念到一心不乱处。 众生家是法王家。 送日人龙池清在鼓山抄录日本未有经藏带回国去万里梯航乞法行。 写经长日坐书城。 唐镌宋椠难持去。 只有香花伴送迎。 池边独坐独坐池边玩月明。 群蛙阁阁说无生。 圆音极处非干耳。 声色全彰脑后晴。 云游独归独去独归得自由。 了无尘念挂心头。 从今真妄都抛却。 敢谓寒山第一流。 梦赵沛然宽宁居士一自榆城入九泉。 君家事业也堪怜。 山僧自有招魂赋。 莫向他人索纸钱。 梦与王羲之游庐山王公墨迹宛如仙。 清净真同出水莲。 忆昔归宗题记后。 算来又历几千年。 终南山翠嶂晴岚山深石径紫苔封。 尚有寒光度晚钟。 约住野云同入定。 不容纤翳障晴峰。 泰山碧涧清流二首一派溪声入耳幽。 空山清冷恍如秋。 有时似会禅心寂。 流到阶前又伏流。 一碧纡絅漱石来。 源清何自着尘埃。 爱渠有本堪渟蓄。 好把青莲就水栽。 在嵩岳遇一禅友问余何名答曰德清彼曰此我名以偈答之异地相逢共一名。 溪山云月岂殊形。 威音尚有二万亿。 因地何妨两德清。 1937年所书参禅偈十二首一:参禅不是玄。 体会究根源。 心外原无法。 那云天外天。 二:参禅非学问。 学问增视听。 影响不堪传。 悟来犹是剩。 三:参禅非多闻。 多闻成禅病。 良哉观世音。 返闻闻自性。 四:参禅非徒说。 说者门外客。 饶君说得禅。 证龟返成鳖。 五:参禅不得说。 说时无拥塞。 证等虚空时。 尘说与刹说。 六:参禅参自性。 处处常随顺。 亦不假磋磨。 本原常清净。 七:参禅如采宝。 但向山家讨。 蓦地忽现前。 一决一切了。 八:参禅一着子。 诀云免生死。 仔细拈来看。 笑倒寒山子。 九:参禅须大疑。 大疑绝路歧。 踏倒妙高峰。 翻天覆地时。 十:参禅无禅说。 指迷说有禅。 此心如未悟。 仍要急参禅。 十一:参禅没疏亲。 贴然是家珍。 眼耳身鼻舌。 妙用实难伦。 十二:参禅没阶级。 顿超诸佛地。 柱杖才拈起。 当观第一义。 行住坐卧歌山中行。 踏破岭头云。 回光照。 大地无寸尘。 山中住。 截断生死路。 睁眼看。 千圣也不顾。 山中坐。 终日只这个。 碎蒲团。 没教话儿堕。 山中卧。 骑驴骑马过。 主人翁。 无梦也烁破。 年月日时歌一年复一年。 形容渐渐迁。 骨髓徐枯竭。 眉毛看渐穿。 幻身如聚沬。 四大岂能坚。 五欲蔽三界。 何时见性天。 一月复一月。 光阴似消雪。 无常有限分。 法性无生灭。 漆桶忽尔破。 天龙生欢悦。 鹤巢鹏不居。 鹪鹩住蚊睫。 一日复一日。 切莫较得失。 取舍忘分别。 一切总非实。 处处要圆融。 时时宜朴实。 一气走到家。 端坐空王室。 一时复一时。 步步向前移。 相逢各一笑。 谁与尔拖尸。 兀兀常不倦。 时时念在兹。 少壮当努力。 莫待老衰时。 虚老遗物:僧鞋和百衲衣 发布时间:2023-05-08 14:08:0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