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格言联璧 内容: 格言联璧学问类古今来许多世家。 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 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 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 自然梦稳心安。 为善最乐。 诸君到此何为。 岂徒学问文章。 擅一艺微长。 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 不过子臣弟友。 尽五伦本分。 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 愈聪明愈好。 而文学功名。 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 愈聪明愈谬。 而文学功名。 适济其奸。 祭虽有仪。 而诚为本。 丧虽有礼。 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 巧妇不可以主中馈。 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 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 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 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 曰庸行。 何谓大人。 曰小心。 何以上达。 曰下学。 何以远到。 曰近思。 竭忠尽孝。 谓之心。 治国经邦。 谓之学。 安危定变。 谓之才。 经天纬地。 谓之文。 霁月光风。 谓之度。 万物一体。 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 以伦理为桢干。 以学问为灾畬。 以文章为花萼。 以事业为结实。 以书史为园林。 以歌咏为鼓吹。 以义理为膏梁。 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耕耘。 以记问为居积。 以前言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敬为修持。 以作善降祥为受用。 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 卜动念以知几。 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 备百行以考德。 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 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 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 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 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 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 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 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 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 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 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 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 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 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 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 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 心中盗跖。 责人而不责己。 名为挂榜圣贤。 独凛明旦。 幽畏鬼神。 知人而复知天。 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 如酒汉欧人。 醉时勇。 醒来退消。 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 如庖人炀灶。 面前明。 背后左右。 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 故当沉潜。 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 故当博洽。 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 便认理不真。 所以说惟精。 不然。 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 便守理不定。 所以说惟一。 不然。 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 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 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 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 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 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 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 讳之。 眼界要阔。 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 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 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 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 看史鉴则事理通。 观云天则眼界宽。 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 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 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 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 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 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 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 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 劳神则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 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 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 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 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 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 无坚不入。 锐兵固甲。 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 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 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 便如以水沃石。 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 便如胶柱鼓瑟。 一毫转动不得。 不体认。 便如电光照物。 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 便如水行得车。 陆行得舟。 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 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 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 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 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 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 尽此身污秽乾坤。 戒浩饮。 浩饮伤神。 戒贪色。 贪色灭神。 戒厚味。 厚味昏神。 戒饱食。 饱食闷神。 戒妄动。 妄动乱神。 戒多言。 多言伤神。 戒多忧。 多忧郁神。 戒多思。 多思挠神。 戒久睡。 久睡倦神。 戒久读。 久读枯神。 存养类性分不可使不足。 故其取数也宜多。 曰穷理。 曰尽性。 曰达天。 曰入神。 曰致广大。 极高明。 情欲不可使有余。 故其取数也宜少。 曰谨行。 曰慎行。 曰约己。 曰清心。 曰节饮食。 寡嗜欲。 大其心。 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 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 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 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 应天下之变。 清明以养吾之神。 湛一以养吾之虑。 沈警以养吾之识。 刚大以养吾之志。 果断以养吾之才。 凝重以养吾之气。 宽裕以养吾之量。 严棱以养吾之操。 自家有好处。 要掩藏几分。 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 要掩藏几分。 这是浑厚以养天。 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仁养天下万物。 以道养天下万世。 涵养冲虚。 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 何等心性安和。 颜子四勿。 要收入来。 闲存工夫。 制外以养中也。 孟子四端。 要扩充去。 格致工夫。 推近以暨远也。 喜怒哀乐而曰未发。 是从人心直溯道心。 要他存养。 未发而曰喜怒哀乐。 是从道心指出人心。 要他省察。 存养宜冲粹。 近春温。 省察宜谨严。 近秋肃。 就性情上理会。 则曰涵养。 就念虑上提撕。 则曰省察。 就气质上销镕。 则曰克治。 一动于欲。 欲迷则昏。 一任乎气。 气偏则戾。 人心如谷种。 满腔都是生意。 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 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 全体浑是光明。 习染熏之而暗矣。 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 拭之而已耳。 果决人似忙。 心中常有余闲。 因循人似闲。 人中常有余忙。 寡欲故静。 有主则虚。 无欲之谓圣。 寡欲之谓贤。 多欲之谓凡。 徇欲之谓狂。 人之心胸。 多欲则窄。 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 多欲则忙。 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 多欲则险。 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 多欲则忧。 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 多欲则馁。 寡欲则刚。 宜静默。 宜从容。 宜谨严。 直俭约。 四者。 切己良箴。 忌多欲。 忌妄动。 忌坐驰。 忌旁骛。 四者。 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 得一恒字诀。 勿忘勿助。 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 则心定。 敛抑其气。 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 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 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 欲是深渊。 忿如火。 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 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 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 窒欲如防水。 心一模糊。 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 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着。 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 是错起头。 一念决烈。 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 在心地上做功夫。 故发之容貌。 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 在容貌上做功夫。 故反之于心。 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 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 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 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 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 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 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 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 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 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 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 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 自处超然。 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 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 沈能制浮。 宽能制褊。 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天机括。 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 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 斯为大智。 气忌盛。 心忌满。 才忌露。 有作用者。 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 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 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 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 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 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 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 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 要降得下。 以和气迎人。 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 则妖气灭。 以浩气临事。 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 则梦寐恬。 观操存在利害时。 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 观镇定在震惊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 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 群行群止看识见。 轻当矫之以重。 浮当矫之以实。 褊当矫之以宽。 执当矫之以圆。 傲当矫之以谦。 肆当矫之以谨。 奢当矫之以俭。 忍当矫之以慈。 贪当矫之以廉。 私当矫之以公。 放言当矫之以缄默。 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粗率当矫之以细密。 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怠隋当矫之以精勤。 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持躬类聪明睿知。 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 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 守之以怯。 道德隆重。 守之以谦。 不与居积人争富。 不与进取人争贵。 不与矜饰人争名。 不与少年人争英俊。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富贵。 怨之府也。 才能。 身之灾也。 声名。 谤之媒也。 欢乐。 悲之渐也。 浓于声色。 生虚怯病。 浓于货利。 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 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 生矫激病。 想自己身心。 到后日置之何处。 顾本来面目。 在古时像个甚人。 莫轻视此身。 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 千古在此一日。 醉酒饱肉。 浪笑恣谈。 却不错过了一日。 妄动胡言。 昧理从欲。 却不作孽了一日。 不让古人。 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 是谓无量。 一能胜予。 君子不可无此小心。 吾何畏彼。 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怪小人之颠倒是非。 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 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经一番挫折。 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 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 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 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 减一分福泽。 加一分体贴。 知一分物情。 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是者博闻。 有真才者。 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 必不夸学。 盖世功劳。 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 当不得一个悔字。 诿罪掠功。 此小人事。 掩罪夸功。 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 此君子事。 分怨共过。 此盛德事。 毋毁众人之名。 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 以护一己之过。 大著肚皮容物。 立定脚跟做人。 实处着脚。 稳处下手。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 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 曰务实耐久。 事当快意时须转。 言到快意时须住。 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 向后看者眼界宽。 留有余不尽之巧。 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 以还国家。 留有余不尽之财。 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 以贻子孙。 四海和平之福。 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 总因好事。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 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才是脚跟。 步步占先者。 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 必有人以挫之。 能改过。 则天地不怒。 能安分。 则鬼神无权。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 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 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 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安莫安于知足。 危莫危于多言。 贵莫贵于无求。 贱莫贱于多欲。 乐莫乐于好善。 苦莫苦于多贪。 长莫长于博识。 短莫短于自恃。 明莫明于体物。 暗莫暗于昧几。 能知足者。 天不能贫。 能忍辱者。 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 天不能贱。 能外形骸者。 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 天不能死。 能随遇而安者。 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 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 天不能绝。 天薄我以福。 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 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危我以遇。 吾享吾道以通之。 天苦我以境。 吾乐吾神以畅之。 吉凶祸福。 是天主张。 毁誉予夺。 是人主张。 主身行己。 是我主张。 要得富贵福泽。 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 我主张由不得天。 富以能施为德。 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 贱以忘势为德。 护体面。 不如重廉耻。 求医药。 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 不如昭信义。 作威福。 不如笃至诚。 多言语。 不如慎隐微。 博声名。 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 不如乐名教。 广田宅。 不如教义方。 行己恭。 责躬厚。 接众和。 立心正。 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 改过以全身。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 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度量如海涵春育。 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 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 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 气概如乔岳泰山。 海阔从鱼跃。 天空任鸟飞。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 玉韫山含辉。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 风来杨柳边。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处草野之日。 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廊庙之日。 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只一个俗看头。 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 错认了一生人。 心不妄念。 身不妄动。 口不妄言。 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 外不欺人。 上不欺天。 居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 不愧兄弟。 不愧妻子。 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 不负生民。 不负所学。 君子所以用世。 以性分言。 无论父子兄弟。 即天地万物。 皆一体耳。 何物非我。 于此信得及。 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 无论功名富贵。 即四肢百骸。 亦躯壳耳。 何物是我。 于此信得及。 则世味淡然矣。 有补于天地曰功。 有关于世教曰名。 有学问曰富。 有廉耻曰贵。 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 无欲曰德。 无习于鄙陋曰文。 无近于暧昧曰章。 是谓道德文章。 困辱非忧。 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 忘荣利为乐。 热闹荣华之境。 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 历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 意趣要乐。 气度要宏。 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 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 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 真切为第一。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 勿为为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 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此生不学一可惜。 此日闲过二可惜。 此身一败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体。 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 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身中所常行。 不是规矩是准绳。 休诿罪于气化。 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 一切求之我身。 自责之外。 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 无上人之术。 书有末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闺门之事可传。 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 近习之人起敬。 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 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陈善书格言。 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 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 妻子间亦是修身。 昼验之妻子。 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 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欲理会七尺。 先理会方寸。 欲理会六合。 先理会一腔。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 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气象要高旷。 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 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 不可枯寂。 操守要严明。 不可激烈。 聪明者。 戒太察。 刚强者。 戒太暴。 温良者。 戒无断。 勿施小惠伤大体。 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 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 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 则寡过。 力有所不能。 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 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众恶必察。 众好必察。 易。 自恶必察。 自好必察。 难。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不为过三字。 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 抹却多少体面。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 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 则怨尤自泯。 家坐无聊。 当思食力担夫。 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 须念高才秀士。 自首青衿。 将啼饥者比。 则得饱自乐。 将号寒者比。 则得暖自乐。 将劳役者比。 则优闲自乐。 将疾病者比。 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 则平安自乐。 将死亡者比。 则生存自乐。 常思终天抱恨。 自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度日艰难。 自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命脆薄。 自不得不加修持。 常思杀债难偿。 自不得不惜口腹。 常思世态炎凉。 自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 自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身命易倾。 自不得不存善念。 以媚字奉亲。 以淡字交友。 以苟字省费。 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 以盲字远色。 以吝字防口。 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 以疑字穷理。 以刻字责己。 以迂字守礼。 以很字立志。 以傲字槙骨。 以痴字救贫。 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 以悔字改过。 以懒字抑奔竞风。 以惰字屏尘俗事。 对失意人。 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 莫忘失意时。 贫贱是苦境。 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 不善处者更苦。 恩里由来生害。 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 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深沉厚重。 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雄豪。 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 是第三等资质。 上士忘名。 中士立名。 下士窃名。 上士闭心。 中士闭口。 下士闭门。 好讦人者身必危。 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 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闲暇出于精勤。 恬适出于祗惧。 无思出于能虑。 大胆出于小心。 平康之中。 有险阻焉。 衽席之内。 有鸩毒焉。 衣食之间。 有祸败焉。 居安虑危。 处治思乱。 天下之势。 以渐而成。 天下之事。 以积而居。 祸到休愁。 也要会救。 福来休喜。 也要会受。 天欲祸人。 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 先以微祸儆之。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 天将重刑之也。 疏放之人艰于进取。 天将曲赦之也。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 无忌禅是也。 君子亦有长戚戚处。 终身之忧是也。 君子犹水也。 其性冲。 其质白。 其味淡。 其为用也。 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 即沸汤中投以油。 亦自分别而不相混。 诚哉君子也。 小人譬油也。 其性滑。 其质腻。 其味浓。 其为用也。 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 倘滚油中投以水。 必至激搏而不相容。 诚哉小人也。 凡阳必刚。 刚必明。 明则易知。 凡阴必柔。 柔必暗。 暗则难测。 称人以颜子。 无不悦者。 忘其贫贱而夭。 指人以盗蹠。 无不怒者。 忘其富贵而寿。 事事难上难。 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 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 过要细心检点。 探理宜柔。 优游涵泳。 始可以自得。 决欲宜刚。 勇猛奋迅。 始可以自新。 惩忿窒欲。 其象为损。 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 其象为益。 得力在一悔字。 富贵如传舍。 惟谨慎可得久居。 贫贱如敝衣。 惟勤俭可以脱卸。 俭则约。 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 肆则百恶俱纵。 奢者富不足。 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 贫者心常富。 贪饕以招辱。 不若俭而守廉。 干请以犯义。 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怨。 不若俭而养心。 放肆以遂欲。 不若俭而安性。 静坐。 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守默。 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 然后知平日之心忙。 闭户。 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 然后知平日之病多。 近情。 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无病之身。 不知其乐也。 病生。 始知无病之乐。 无事之家。 不知其福也。 事至。 始知无事之福。 欲心正炽时。 一念着病。 兴似寒冰。 利心正炽时。 一想到死。 味同嚼蜡。 有一乐境界。 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 有一好光景。 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事不可做尽。 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 福不可享尽。 不可吃尽。 不可穿尽。 不可说尽。 又要洞得。 又要做得。 又要耐得。 难消之味休食。 难得之物休蓄。 难酬之恩休受。 难久之友休交。 难再之时休失。 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 难释之忿休较。 饭休不嚼便咽。 路休不看便走。 话休不想便说。 事休不思便做。 财休不审便取。 气休不忍便动。 友休不择便交。 为善如负重登山。 志虽已确。 而力犹恐不及。 为恶如乘骏走坡。 鞭虽不加。 而足不禁其前。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 才歇手便下流。 力行如缘无枝之树。 才住脚便下坠。 胆欲大。 心欲小。 智欲圆。 行欲方。 真圣贤决非迂腐。 真豪杰断不粗疏。 龙吟虎啸。 凤翥鸾翔。 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 蚁封蚓结。 儿女子之经营。 格格不吐。 剌剌不休。 总是一般语病。 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不舍。 忽忽若忘。 各有一种情痴。 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问消息于蓍龟。 疑团空结。 祈福祉于奥灶。 奢想徒劳。 谦美德也。 过谦者怀诈。 默懿行也。 过默者藏奸。 直不犯祸。 和不害义。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乖拂之失。 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 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 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才不足则多谋。 识不足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 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 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辩。 情不足则多仪。 私恩煦感。 仁之贼也。 直往轻担。 义之贼也。 足恭伪态。 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 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 信之贼也。 有杀之为仁。 生之不为仁者。 有取之为义。 与之为不义者。 有卑之为礼。 尊之为非礼者。 有不知为智。 知之为不智者。 有违言为信。 践言为非信者。 愚忠愚孝。 实能维天地纲常。 惜不遇圣人裁成。 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 偏会建世间功业。 倘非有英主驾驭。 终必跳梁。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 达人智士之见也。 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 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 有才以济之。 流害无穷。 君子只怕他无才。 无才以行之。 虽贤何补。 摄生 附慎风寒。 节饮食。 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寡嗜欲。 戒烦恼。 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 寡色欲以养肾气。 常运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 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 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 忿怒则气逆。 恐惧则气陷。 拘迫则气郁。 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 立欲定而恭。 坐欲端而正。 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 骨力欲动。 胸怀欲开。 筋骸欲硬。 脊梁欲直。 肠胃欲净。 舌端欲卷。 脚跟欲定。 耳目欲清。 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 寡酒色以清心。 去嗜欲以养心。 诵古训以警心。 悟至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 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 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 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 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 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 德生于卑退。 福生于清俭。 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 苟字可以养气。 静字以可益寿。 毋妄心戕真心。 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 清苦日要守得过。 非理来要受得过。 忿怒时要耐得过。 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 举动知节则悔吝少。 爱慕知节则营求少。 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 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 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 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 静时养心。 坐时守心。 行时验心。 言时省心。 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 寸田自开惠逆。 何须历问塞翁。 修短参差。 四体自造彭殇。 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 修身以屈三彭。 安贫以听五鬼。 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 都是盛时作的。 老来疾病。 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 而酗酒者德必败。 伤生之事非一。 而好色者生必伤。 木有根则荣。 根坏则枯。 鱼有水则活。 水涸则死。 灯有膏则明。 膏尽则灭。 人有真精保之则寿。 戕之则夭。 敦品类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 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 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 若有一点卑污之心。 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 若有一件愧怍之事。 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 就其求之之时。 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 就其恃之之时。 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 祗在于道德气节。 鄙夫之炫耀。 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 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 也忠以敬。 其接下也。 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 必谄以媚。 其待下也。 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官人。 由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 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 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 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 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 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 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 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 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 受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 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 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 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 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 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 巧如百舌鸟。 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 毒比两头蛇。 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 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 问尔心何轻于命。 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 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 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 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 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 崇俭朴。 教耕读。 积阴德。 此造福也。 广田宅。 结姻援。 争什一。 鬻功名。 此求福也。 造福者。 澹而长。 求福者。 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 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 尚气节。 慎取与。 谨威仪。 此惜名也。 竞标榜。 邀权费。 务矫激。 习模棱。 此市名也。 惜名者。 静而休。 市名者。 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 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 广束修。 救荒歉。 创办义举。 济人利物。 此用财也。 靡苑囿。 教歌舞。 奢燕会。 积聚珍玩。 赏目悦心。 此伤财也。 用财者。 损而盈。 伤财者。 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 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 减思虑。 戒忿怒。 节饮食。 此养身也。 规利害。 避劳怨。 营窟宅。 守妻子。 此惜身也。 养身者。 啬而大。 惜身者。 膻而细。 处事类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 竞竞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 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 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 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 应小事。 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 盖天理无小。 即人事观之。 便有一个邪正。 不可忽慢苟简。 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 处大事。 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 盖人事虽大。 自天理观之。 只有一个是非。 不可惊惶失措。 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 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 忙则多错。 不自反者。 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 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 德乃大。 必有忍。 事乃济。 过去事。 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 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 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 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 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 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 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 是一闲字。 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 是一勤字。 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 切须不可迂滞。 不可反覆。 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 极要耐得迂滞。 耐得反覆。 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 而后虑之也审。 谋己事如人事。 而后见之也明。 无心者公。 无我者明。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 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 置其身于利害之外。 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在事者。 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 当设身利害之中。 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将事而能弭。 遇事而能救。 既事而能挽。 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来。 始事而要终。 定事而知变。 此之谓长虑。 此之谓识。 提得起。 放得下。 算得到。 做得完。 看得破。 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 如驭临崖之马。 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 如挽上滩之舟。 莫少停一棹。 以真实肝胆待人。 事虽未必成功。 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 人即一时受惑。 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只怕立志不坚。 处人不可任己意。 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 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理明。 处事贵乎心公。 于天理汲汲者。 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 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熠熠者。 于本实必薄。 君子当事。 则小人皆为君子。 至此不为君子。 真小人也。 小人当事。 则中人皆为小人。 至此不为小人。 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风。 处事先求大体。 论人当节取其长。 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 后计其利。 小人处事。 于利合者为利。 于利背者为害。 君子处事。 于义合者为利。 于义背者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 甚么大事做不到。 只天理人心合了。 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 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只一物不留心。 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 且莫急。 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 切莫缓。 便要急急行。 事有机缘。 不先不后。 刚刚凑巧。 命若蹭蹬。 走来走去。 步步踏空。 接物类事属暖昧。 要思回护他。 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 要思矜礼他。 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 纵确见实闻。 不可着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 虽闲谈酒谑。 慎勿形言。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 须如一团烈火。 遇物即烧。 宽着此心以待同群。 须如一片春阳。 无人不暖。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 有过非独进德。 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 无过非但存厚。 亦且解怨。 事后而议人得失。 吹毛索垢。 不肯丝毫放宽。 试思己当其局。 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 抉隐摘微。 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 未必能安意顺承。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 虽纷若乱丝。 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 纵狡如山鬼。 亦自献诚。 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人好刚。 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 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 我以理屈之。 柔能制刚。 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 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困天下之智者。 不在智而在愚。 穷天下之辩者。 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 不在勇而在怯。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 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 曰无辩。 何以止怨。 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 与其能辩。 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 与其能防。 不如能化。 是非窝里。 人用口。 我用耳。 热闹场中。 人向前。 我落后。 观世间极恶事。 则一眚一慝。 尽可优容。 念古来极冤人。 则一毁一辱。 何须计较。 彼之理是。 我之理非。 我让之。 彼之理非。 我之理是。 我容之。 能容小人是大人。 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 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 我不识何等为小人。 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律身惟廉为宜。 处世以退为尚。 以仁义存心。 以勤俭作家。 以忍让接物。 径路窄处。 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处。 减三分让人嗜。 任难任之事。 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 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 遁辞不可攻也。 贫民不可威也。 祸莫大于不仇人。 而有仇人之辞色。 耻莫大于不恩人。 而诈恩人之状态。 恩怕先益后损。 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 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 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 不使人有所容。 事有知其当变。 而不得不因者。 善救之而已矣。 人有知其当退。 而不得不用者。 善驭之而已矣。 轻信轻发。 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 责善之大戒也。 处事须留余地。 责善切戒尽言。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古人爱人之意多。 故人易于改过。 而视我也常亲。 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 故人甘于自弃。 而视我也常仇。 我之言必不入。 喜闻人过。 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 何如乐道人善。 听其言必观其行。 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 是取善之方。 论人之非。 当原其心。 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 当据其迹。 不必深究其心。 小人亦有好处。 不可恶其人。 并没其是。 君子亦有过差。 不可好其人。 并饰其非。 小人固当远然。 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然。 亦不可曲为附和。 待小人宜宽。 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 恐为谗人泄忿。 闻善不可就亲。 恐引奸人进身。 先去私心。 而后可以治公事。 先平己见。 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生惟酒色机关。 须百炼此身成铁汉。 世上有是非门户。 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工于论人者。 察己常阔疏。 狃于讦直者。 发言多弊病。 人情每见一人。 始以为可亲。 久而厌生。 又以为可恶。 非明于理。 而复体之以情。 未有不割席者。 人情每处一境。 始以为甚乐。 久而厌生。 又以为甚苦。 非平其心。 而复济之以养。 未有不思迁者。 观富贵人。 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 则其荣必久。 而其后必昌。 观贫贱人。 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 则其福必臻。 而其家必裕。 宽厚之人。 吾师以养量。 缜密之人。 吾师以炼识。 慈惠之人。 吾师以御下。 俭约之人。 吾师以居家。 明通之人。 吾师以生慧。 质朴之人。 吾师以藏拙。 才智之人。 吾师以应变。 缄默之人。 吾师以存神。 谦恭善下之人。 吾师以亲师友。 博学强识之人。 吾师以广见闻。 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不为。 贫视其所不取。 取人之直恕其戆。 取人之朴恕其愚。 取人之介恕其隘。 取人之敬恕其疏。 取人之辩恕其肆。 取人之信恕其拘。 遇刚鲠人。 须耐他戾气。 遇俊逸人。 须耐他妄气。 遇朴厚人。 须耐他滞气。 遇佻达人。 须耐他浮气。 人褊急。 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 我待之以坦荡。 奸人诈而好名。 他行事有确似君子处。 迂人执而不化。 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 持身不可太皎洁。 一切污辱垢秽。 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 一切贤愚好丑。 要包容得。 宇宙之大。 何物不有。 使择物而取之。 安得别立宇宙。 置此所舍之物。 人心之广。 何人不容。 使择人而好之。 安有别个人心。 复容所恶之人。 德盛者其心和平。 见人皆可取。 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 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律己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善处身者。 必善处世。 不善处世。 贼身者也。 善处世者。 必严修身。 不严修身。 媚世者也。 爱人而人不爱。 敬人而人不敬。 君子必自反也。 爱人而人即爱。 敬人而人即敬。 君子益加谨焉。 人若近贤良。 譬如纸一张。 以纸包兰麝。 因香而得香。 人若近邪友。 譬如一枝柳。 以柳贯鱼鳖。 因臭而得臭。 人未己如。 不可急求其知。 人未己合。 不可急与之合。 落落者难合。 一合便不可离。 欣欣者易亲。 乍亲忽然成怨。 能媚我者。 必能害我。 宜加意防之。 肯规予者。 必肯助予。 宜倾心听之。 出一个大伤元气进士。 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平民。 交一个读破万卷邪士。 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无事时埋藏着许多小人。 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 只是度量褊狭。 不失为君子。 一种人易事亦易悦。 这是贪污软弱。 不免为小人。 大恶多从柔处伏。 须防绵里之针。 深仇常自爱中来。 宜防刀头之蜜。 惠我者小恩。 携我为善者大恩。 害我者小仇。 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 受则恩不可酬。 毋犯士夫公怒。 犯则怒不可救。 喜时说尽知心。 到失欢须防发泄。 恼时说尽伤心。 恐再好自觉羞惭。 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书。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 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 防所误也。 见短人莫说矮话。 避所忌也。 面谀之词。 有识者未必悦心。 背后之议。 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 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 当使其可从。 互乡童子则进之。 开其善也。 阙党童子则抑之。 勉其学也。 不可无不可一世之识。 不可有不可一人之心。 事有急之不白者。 缓之或自明。 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 纵之或自化。 毋苛刻以益其顽。 遇矜才者。 毋以才相矜。 但以愚敌其才。 便可压倒。 遇炫奇者。 毋以奇相炫。 但以常敌其奇。 便可破除。 直道事人。 虚衷御物。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不愧我心。 不近人情。 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 一生俱成梦境。 己性不可任。 当用逆法制之。 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当用顺法调之。 其道在一恕字。 仇莫深于不体人之私。 而又苦之。 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 而又讦之。 辱人以不堪。 必反辱。 伤人以已甚。 必反伤。 处富贵之时。 要知贫贱的痛痒。 值少壮之日。 须念衰老的辛酸。 入安乐之场。 当体患难人景况。 居旁观之地。 要谅局内人苦心。 临事须替别人想。 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胜人者先自胜。 欲论人者先自论。 欲知人者先自知。 待人三自反。 处世两如何。 待富贵人。 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贱人。 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对愁人勿乐。 对哭人勿笑。 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 勿倾耳窃听。 入人之室。 勿侧目旁观。 到人案头。 勿信手乱翻。 不蹈无人之室。 不入有事之门。 不处藏物之所。 俗语近于市。 纤语近于娼。 诨语近于优。 闻君子议论。 如啜苦茗。 森严之后。 甘芳溢颊。 闻小人言语。 如嚼糖霜。 爽美之后。 寒冰凝胸。 凡为外所胜者。 皆内不足。 凡为邪所夺者。 皆正不足。 存乎天者。 于我无与也。 穷通得丧。 吾听之而已。 存乎我者。 于人无与也。 毁誉是非。 吾置之而已。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慕人善者。 勿问其所以善。 恐拟议之念生。 而效法之念微矣。 济人穷者。 勿问其所以穷。 恐憎恶之心生。 而恻隐之心泯矣。 时穷势蹙之人。 当原其初心。 功成名立之士。 当观其末路。 踪多历乱。 定有必不得已之私。 言到支离。 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惠不在大。 在乎当厄。 怨不在多。 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 毋以新怨忘旧恩。 两惠无不释之怨。 两求无不合之交。 两怒无不成之祸。 古之名望相近则相得。 今之名望相近则相妒。 齐家类勤俭治家之本。 忠孝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 诗书起家之本。 积善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 天下无不友之兄弟。 以祖宗之心为心。 天下无不和之族人。 以天地之心为心。 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 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 天下无不一之心矣。 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 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 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 转眼便为人父母。 善因望报。 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 不如率妇以为孝。 妇能养亲者也。 公姑得一孝妇。 胜如得一孝子。 妇之孝。 不如导孙以为孝。 孙能娱亲者也。 祖父得一孝孙。 又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 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 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 究也。 夫妇之道丧。 葬而求福。 究也。 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 忌日是也。 君子有百世之养。 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 妇人是刀锥。 兄弟一釜羹。 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 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 积自祖宗者。 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 贻于子孙者。 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 随点则随竭。 将来之福如添油。 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 吾享者是。 当念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 吾贻者是。 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吾谓昨日以前。 尔父尔祖。 皆前世也。 要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 吾谓今日以后。 尔子尔孙。 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 自诗书中来。 子孙享富贵。 则弃诗书矣。 祖宗家业。 自勤俭中来。 子孙享家业。 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 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 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 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 未能有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 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 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 制其爱。 毋弛其诲。 故不以骄败。 子弟不肖。 严其诲。 毋薄其爱。 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 万物之灾也。 恩宠过礼。 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 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 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 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 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 人一身先无规矩。 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 便是大学问。 消得家庭中嫌隙。 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 宜剀切。 不宜游移。 处家庭骨肉之变。 宜委曲。 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 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 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 不出戏言。 则刑于之化行矣。 房幄之中。 不闻戏笑。 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 宜防其蔽子之过。 人之于继室也。 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 不可使与内事。 妻虽贤。 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 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 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 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 主之不祥。 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 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 而尤忌严。 居家忌奢。 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 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 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 群物皆作。 人灵于物。 寐而不觉。 是谓天起人不起。 必为天神所谴。 如君上临朝。 臣下高卧失误。 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 群物皆息。 人灵于物。 烟酒沉溺。 是谓地眠人不眠。 必为地祗所诃。 如家主欲睡。 仆婢喧闹不休。 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 虑楼上之秽亵。 屋后必须开户。 防屋前之火灾。 从政类眼前百姓即儿孙。 莫谓百姓可欺。 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 漫道一官好做。 须尽些父母恩情。 善体黎庶情。 此谓民之父母。 广行阴骘事。 以能保我子孙。 封赠父祖易得也。 无使人唾骂。 父祖难得也。 恩荫子孙易得也。 无使我毒害。 子孙难得也。 洁己方能不失己。 爱民所重在亲民。 国家立法。 不可不严。 有司行法。 不可不恕。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 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 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催科不扰。 催科中抚字。 刑罚不差。 刑罚中教化。 刑罚当宽处即宽。 黎庶皆上天儿女。 财用可省时便省。 丝毫皆下民脂膏。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 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为左右人欢喜。 百姓定有怨声。 官不必尊显。 期于无负国法。 道不必博施。 要在有裨民物。 禄岂须多。 防满则退。 年不待暮。 有疾便辞。 天非私富一人。 托以众贫者之命。 天非私贵一人。 托以众贱者之身。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 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贫贱人栉风沐雨。 万苦千辛。 自家血汗自家消受。 天之鉴察犹恕。 富贵人衣税食租。 担爵受禄。 万民血汗一人消受。 天之督责更严。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 则凡有事于民。 无不应矣。 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 则凡有祷于天。 无不应矣。 平民肯种德施惠。 便是无位底卿相。 士夫徒贪权希宠。 竟成有爵底乞儿。 无功而食。 雀鼠是已。 肆害而食。 虎狼是已。 毋矜清而傲浊。 毋慎大而忽小。 毋勤始而怠终。 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居官廉。 人以为百姓受福。 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 曾见有约己裕民者。 后代不昌大耶。 居官浊。 人以为百姓受害。 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 曾见有瘠众肥家者。 历世得久长耶。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 未有不荒怠者。 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 未有不贪鄙者。 念念用之民生。 则为吉士。 念念用之套数。 则为俗吏。 念念用之身家。 则为贼臣。 古之从仕者养人。 今之从仕者养己。 古之居官也。 在下民身上做工夫。 今之居官也。 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 方能守分。 在官者不知有家。 方能尽分。 君子当官任职。 不计难易。 而志在济人。 故动辄成功。 小人苟禄营私。 只任便安。 而意在利己。 故动多败事。 职业是当然底。 每日做他不尽。 莫要认作假。 权势是偶然底。 有日还他主者。 莫要认作真。 一切人为恶。 犹可言也。 惟读书人不可为恶。 读书人为恶。 更无教化之人矣。 一切人犯法。 犹可言也。 惟做官人不可犯法。 做官人犯法。 更无禁治之人矣。 士大夫济人利物。 宜居其实。 不宜居其名。 居其名则德损。 士大夫忧国为民。 当有其心。 不当有其语。 有其语则毁来。 以处女之自爱者爱身。 以严父之教子者教士。 执法如山。 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 去蠹如仇。 陷一无辜。 与操刀杀人者何别。 释一大憝。 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针芒剌手。 茨棘伤足。 举体痛楚。 刑惨百倍于此。 可以喜怒施之乎。 虎豹在前。 坑阱在后。 百般呼号。 狱犴何异于此。 可使无辜坐之乎。 官虽至尊。 决不可以人之生命。 佐己之喜怒。 官虽至卑。 决不可以己之名节。 佐人之喜怒。 听断之官。 成心必不可有。 任事之官。 成算必不可无。 无关紧要之票。 概不标判。 则吏胥无权。 不相交涉之人。 概不往来。 则关防自密。 无辜牵累难堪。 非紧要。 祗须两造对质。 保全多少身家。 疑案转移甚大。 无确据。 便当末减从宽。 休养几人性命。 呆子之患。 深于浪子。 以其终无转智。 昏官之害。 甚于贪官。 以其狼籍及人。 官肯着意一分。 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 民沾万点之恩。 礼繁则难行。 卒成废阁之书。 法繁则易犯。 更其灭裂之祸。 善启迪人心者。 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 毋强开其所闭。 善移易风俗者。 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 毋强矫其所难。 非甚不便于民。 且莫妄更。 非大有益于民。 则莫轻举。 情有可通。 旧有者不必过裁抑。 免生寡恩之怨。 事在得已。 旧无者不必妄增设。 免开多事之门。 为前人者。 无干誉矫情。 立一切不可常之法。 以难后人。 为后人者。 无矜能露迹。 为一朝即改革之政。 以暴前人。 事在当因。 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 事在当革。 毋使后人长不救之祸。 利在一身勿谋也。 利在天下者谋之。 利在一时勿谋也。 利在万世者谋之。 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用三代以前见识。 而不失之迂。 就三代以后家数。 而不邻于俗。 大智兴邦。 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 只为好自用。 吾爵益高。 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 吾心益小。 吾禄益厚。 吾施益博。 安民者何。 无求于民。 则民安矣。 察吏者何。 无求于吏。 则吏察矣。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天德只是个无我。 王道只是个爱人。 惟有主。 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 必无私。 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治道之要在知人。 君德之要在体仁。 御臣之要在推诚。 用人之要在择言。 理财之要在经制。 足用之要在薄敛。 除寇之要在安民。 未用兵时。 全要虚心用人。 既用兵时。 全要实心活人。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故夷齐非汤武明臣道也。 不然。 则乱臣接踵而难为君。 天下不可一日无民。 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 不然。 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 庙堂之上。 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 以养元气为本。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 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惠吉类圣人敛福。 君子考祥。 作德日休。 为善最乐。 开卷有益。 作善降祥。 崇德效山。 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 独坐防心。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穷达有命。 吉凶见人。 以镜自照见形容。 以心自照见吉凶。 善为至宝。 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 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 天空地阔。 心田培一点。 子种孙收。 要好儿孙。 须方寸中放宽一步。 欲成家业。 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留福与儿孙。 岂必尽黄金白镪。 积德为产业。 由来皆美宅良田。 存一点天理心。 不必责效于后。 子孙赖之。 说几句阴骘语。 纵未尽施于人。 鬼神鉴之。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 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多积阴德。 诸福自至。 是取决于天。 尽力农事。 加倍收成。 是取决于地。 善教子孙。 后嗣昌大。 是取决于人。 事事培元气。 其人必寿。 念念存本心。 其后必昌。 勿为一念可欺也。 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 勿谓一言可轻也。 须知有言后左右之窃听。 勿谓一事可逞也。 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 而鬼在其中焉。 因而欺侮之。 播弄之。 昼见于形像。 夜见于梦魂。 必酿其祸而后已。 故邪心即是鬼。 鬼与鬼相应。 又何怪乎。 人心一念之正。 而神在其中焉。 因而鉴察之。 呵护之。 上至于父母。 下至于儿孙。 必致其福而后已。 故正心即是神。 神与神相亲。 又何疑焉。 终日说善言。 不如做了一件。 终身行善事。 须防错了一桩。 物力艰难。 要知吃饭穿衣。 谈何容易。 光阴迅速。 即使读书行善。 能有几时。 只字必惜。 贵之根也。 粒米必珍。 富之源也。 片言必谨。 福之基也。 微命必护。 寿之本也。 作践五谷。 非有奇祸。 必有其穷。 爱惜只字。 不但显荣。 亦当延寿。 茹素虽佛氏教也。 好生非上天意乎。 仁厚刻薄。 是修短关。 谦卑骄满。 是祸福关。 勤俭奢惰。 是贫富关。 保养纵欲。 是人鬼关。 造物所忌。 曰刻曰巧。 万类相感。 以诚以忠。 做人无成心。 便带福气。 做事有结果。 亦是寿征。 执拗者福轻。 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 急躁者寿夭。 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谦卦六爻皆吉。 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 说根心话。 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 不但是积德种子。 亦是积福根苗。 试看那有不慈爱底圣贤。 一念容忍。 不但是无量德器。 亦是无量福田。 试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恶之良萌于夜气。 息之于静也。 恻隐之心发于乍见。 感之于动也。 装塑佛像则幽显蒙益。 印造经文则法道流通。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 孰若倾半瓢之粟。 以济饥饿。 构千楹而招徕宾客。 何如茸数椽之屋。 以庇孤寒。 悯济人穷。 虽分文升合。 亦是福田。 乐与人善。 即只字片语。 皆为良药。 谋占田园。 决生败子。 尊崇师傅。 定产贤郎。 平居寡欲养身。 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治家量入为出。 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善用力者就力。 善用势者就势。 善用智者就智。 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 急须寻求安宅。 光阴同过客。 切莫汨没主翁。 莫忘祖父积阴功。 须知文字无权。 全凭阴骘。 最怕生平坏心术。 毕竟主司有眼。 如见心田。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 忠臣孝子。 天下第一种可怜人。 寡妇孤儿。 孝子百世之宗。 仁人天下之命。 形若正。 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声若平。 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 德若崇。 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 必有阳报。 有隐行者。 必有显名。 施必有报者。 天地之定理。 仁人述之以劝人。 施不望报者。 圣贤之盛心。 君子存之以济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 使人无不平之叹。 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 令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 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 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 宜行惜福事。 吾本薄德人。 宜行积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 刻薄则福愈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 宽厚则福益厚矣。 有工夫读书。 谓之福。 有力量济人。 谓之福。 有明道济世著述。 谓之福。 有聪明浑厚姿质。 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 谓之福。 无疾病缠身。 谓之福。 无尘俗撄心。 谓之福。 无兵凶荒歉之岁。 谓之福。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 便扫除无限杀机。 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 自培植许多生意。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 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谈经济外。 当谈道义。 可以化人。 谈心性外。 当谈因果。 可以劝善。 藏书可以邀友。 积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 是谓福地。 居易俟命。 是谓洞天。 心地上无波涛。 随在皆风恬浪静。 性天中有化育。 触处见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 是我分内事。 当动心忍性。 静以俟之。 更行一切善。 以斡转之。 富贵福泽。 是我分外事。 当保泰持盈。 慎以守之。 更造一切福。 以凝承之。 世网那时跳出。 先当忍性耐心。 自安义命。 即网罗中之安乐窝也。 尘务不易尽捐。 惟不起炉作灶。 自取纠缠。 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热不可除。 而热恼可除。 秋在清凉台上。 穷不可遣。 而穷愁可遣。 春生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 总难称意。 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 无恒主人。 得闲便是主人。 要足何时足。 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 偷闲即闲。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急行缓行。 前程总有许多路。 逆取顺取。 命中只有这般财。 理欲交争。 肺腑成为吴越。 物我一体。 参商终是兄弟。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 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 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 则事举。 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 则智长。 移信邪道之意以信圣贤。 则道明。 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 则德立。 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 则养精。 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 则国治。 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 则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 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 何必显宦。 躬行孝弟。 志在圣贤。 纂辑先哲格言。 刊刻广布。 行见化行一时。 泽流后世。 事业之不朽。 蔑以加焉。 贫贱尽可以积德。 何必富贵。 存平等心。 行方便事。 交法前人懿行。 训俗型方。 自然谊敦宗族。 德被乡邻。 利济之无穷。 孰大于是。 一时劝人以言。 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 俭以养福。 入则笃行。 出则友贤。 读书者不贱。 力田者不饥。 积德者不倾。 择交者不败。 明镜止水以澄心。 泰山乔岳以立身。 青天白日以应事。 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 恬退医躁。 独卧医淫。 随缘医愁。 读书医俗。 以鲜花视美色。 则孽障自消。 以流水听弦歌。 则性灵何害。 征事宜读史。 澄心宜静坐。 谈道宜访友。 福后宜积德。 悖凶类回文首富贵家不肯从宽。 必遭横祸。 聪明人不肯学厚。 必夭天年。 倚势欺人。 势尽而为人欺。 恃财侮人。 财散而受人侮。 暗里算人者。 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 造的是本身罪孽。 饱肥甘衣轻暖。 不知节者损福。 广积聚骄富贵。 不知止者杀身。 文艺自多。 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 卑陋之见也。 位尊身危。 财多命殆。 机者。 祸患所由伏。 人生于机。 即死于机也。 巧者。 鬼神所最忌。 人有大巧。 必有大拙也。 出薄言。 做薄事。 存薄心。 种种皆薄。 未免灾及其身。 设阴谋。 积阴私。 伤阴骘。 事事皆阴。 自然殃流后代。 积德于人所不知。 是谓阴德。 阴德之报。 较阳德倍多。 造恶于人所不知。 是谓阴恶。 阴恶之报。 较阳恶加惨。 家运有盛衰。 久暂虽殊。 消长循环如昼夜。 人谋分巧拙。 智愚各别。 鬼神彰瘅最严明。 天堂无则已。 有则君子登。 地狱无则已。 有则小人入。 为恶畏人知。 恶中尚有转念。 为善欲人知。 善处即是恶根。 谓鬼神之无知。 不应祈福。 谓鬼神之有知。 不当为非。 势可为恶而不为。 即是善。 力可行善而不行。 即是恶。 于福作罪。 其罪非轻。 于苦作福。 其福最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 不见其长。 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 不见其消。 日有所损。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 兄弟怨之。 子孙羞之。 宗族乡党贱恶之。 如此而不为善。 可也。 为善则父母爱之。 兄弟悦之。 子孙荣之。 宗族乡党敬信之。 何苦而不为善。 使为恶而父母爱之。 兄弟悦之。 子孙荣之。 宗族乡党敬信之。 如此而为恶。 可也。 为恶则父母怒之。 兄弟怨之。 子孙羞之。 宗族党乡贱恶之。 何苦而必为恶。 为善之人。 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 朋友乡党敬之。 虽鬼神亦阴相之。 为恶之人。 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 朋友乡党怨之。 虽鬼神亦阴殛之。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 不必自言。 而乡党称誉之。 君子敬礼之。 鬼神福祚之。 身后传诵之。 为一恶而此心愧怍。 虽欲掩护。 而乡党传笑之。 王法刑辱之。 鬼神灾祸之。 身后指说之。 一命之士。 苟存心于爱物。 于人必有所济。 无用之人。 苟存心于利己。 于人必有所害。 膏粱积于家。 而剥削人之糠秕。 终必自盲其膏粱。 文绣充于室。 而攘取人之敝裘。 终必自丧其文绣。 天下无穷大好事。 皆由于轻利之一念。 利一轻。 则事事悉属天理。 为圣为贤。 从此进基。 天下无穷不肖事。 皆由于重利之一念。 利一重。 则念念皆违人心。 为盗为跖。 从此直入。 清欲人知。 人情之常。 今吾见有贪欲人知者矣。 柔其颐。 垂其涎。 惟恐人误视为灵龟而不饱其欲也。 善不自伐。 盛德之事。 今吾见有自伐其恶者矣。 张其牙。 露其爪。 惟恐人不识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 世之愚人。 每以奢为有福。 以杀为有禄。 以淫为有缘。 以诈为有谋。 以贪为有为。 以吝为有守。 以争为有气。 以嗔为有威。 以赌为有技。 以讼为有才。 可不哀哉。 谋馆如鼠。 得馆如虎。 鄙主人而薄弟子者。 塾师之无耻也。 卖药如仙。 用药如颠。 贼人命而诿天数者。 医师之无耻也。 觅地如瞽。 谈地如舞。 矜异传而谤同道者。 地师之无耻也。 不可信之师。 勿以私情荐之。 使人托以子弟。 不可信之医。 勿以私情荐之。 使人托以生命。 不可信之堪舆。 勿以私情荐之。 使人托以先骸。 不可信之女子。 勿以私情媒之。 使人托以宗嗣。 肆傲者纳侮。 诲过者长恶。 贪利者害己。 纵欲者戕生。 鱼吞饵。 蛾扑火。 未得而先丧其身。 猩醉体。 蚊饱血。 已得而随亡其躯。 鹚食鱼。 蜂酿蜜。 虽得而不享其利。 欲不除。 似蛾扑灯。 焚身乃止。 贪不了。 如猩嗜酒。 鞭血方休。 明星朗月。 何处不可翱翔。 而飞蛾独趋灯焰。 嘉卉清泉。 何物不可饮啄。 而蝇蚋争嗜腥膻。 飞蛾死于明火。 故有奇智者。 必有奇殃。 游鱼死于芳纶。 故有酷嗜者。 必有酷毒。 慨夏畦之劳劳。 秋毫无补。 悯冬烘之贸贸。 春恩广覃。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 即梦寐神魂。 无非生意。 凶人不但作事乖戾。 即声音笑貌。 浑是杀机。 仁人心地宽舒。 事事有宽舒气象。 故福集而庆长。 鄙夫胸怀苛鄙。 事事以苛刻为能。 故禄薄而泽短。 充一个公己公人心。 便是吴越一家。 任一个自私自利心。 便是父子仇仇。 理以心为用。 心着于欲则理灭。 如株干斩而本亦败坏。 心以理为本。 理被欲蔽则心亡。 如水泉竭而河亦干枯。 鱼与水相合。 不可离也。 离水则鱼槁矣。 形与气相合。 不可离也。 离气则形坏矣。 心与理相合。 不可离也。 离理则心死矣。 天理是清虚之物。 清虚则灵。 灵则活。 人欲是渣滓之物。 渣滓则蠢。 蠢则死。 毋以嗜欲杀身。 毋以货财杀子孙。 毋以政事杀百姓。 毋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 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 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 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 贪了世味的滋益。 必招性分的损。 讨了人事的便宜。 必吃天道的亏。 精工言语。 于行事毫不相干。 照管皮毛。 与性灵有何关涉。 荆棘满野。 而望收嘉禾者愚。 私念满胸。 而欲求福应者悖。 庄敬非但日强也。 凝心静气。 觉分阴寸晷。 倍自舒长。 安肆非但日愉也。 意纵神驰。 虽累月经年。 亦形迅驶。 自家过恶自家省。 待祸败时。 省已迟矣。 自家病痛自家医。 待死亡时。 医已晚矣。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 多欲为养生第一病。 多言为涉世第一病。 多智为立心第一病。 多费为作家第一病。 今之用人。 只怕无去处。 不知其病根在来处。 今之理财。 只怕无来处。 不知其病根在去处。 贫不足羞。 可羞是贫而无志。 贱不足恶。 可恶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 可叹是老而无成。 死不足悲。 可悲是死而无补。 事到全美处。 怨我者难开指摘之端。 行到至污处。 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衣垢不湔。 器缺不补。 对人犹有惭色。 行垢不湔。 德缺不补。 对天岂无愧心。 供人欣赏。 侪风月于烟花。 是曰亵天。 逞我机锋。 借诗书以戏谑。 是名侮圣。 罪莫大于亵天。 恶莫大于无耻。 苛刻心术之恶。 过莫大于深险。 言语之恶。 莫大于造诬。 行事之恶。 莫大于苛刻。 心术之恶。 莫大于深险。 谈人之善。 泽于膏沐。 暴人之恶。 痛于戈矛。 当厄之施甘于时雨。 伤心之语毒于阴冰。 阴岩积雨之险奇。 可以想为文境。 不可设为心境。 华林映日之绮丽。 可以假为文情。 不可依为世情。 许由洗耳以鸣高。 予以为耳其窦也。 其言已入于心矣。 当剖心而浣之。 陈仲出哇以示洁。 予以为哇其滓也。 其味已入于肠矣。 当封肠而涤之。 诋缁黄之背本宗。 或衿带坏圣贤名教。 詈青紫之忘故友。 乃衡茅伤骨肉天伦。 炎凉之态。 富贵其于贫贱。 嫉妒之心。 骨肉其于外人。 兄弟争财。 父遗不尽不止。 妻妾争宠。 夫命不死不休。 受连城而代死。 贪者不为。 然死利者何须连城。 携倾国以告殂。 淫者不敢。 然死色者何须倾国。 乌获病危。 虽童子制梴可挞。 王嫱臭腐。 惟狐狸钻穴相窥。 圣人悲时悯俗。 贤人痛世疾俗。 众人混世逐俗。 小人败常乱俗。 读书为身上之用。 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做官乃造福之地。 而人以为享福之地。 壮年正勤学之日。 而人以为养安之日。 科第本消退之根。 而人以为长进之根。 盛者衰之始。 福者祸之基。 福莫大于无祸。 祸莫大于邀福。 发布时间:2025-08-12 10:33: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