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涤华禅师:世俗之善,非善,非不善 内容: 问:世俗之善,非善,非不善怎么讲? 答:世俗,之善者。 孝上,悌中,爱下者,为善。 言不失信,失义,体不失礼,失节,为善。 尊夫,敬妻,为善。 顺上睦下,扶儿携女,为善。 行止举动,无失其时为善。 昼夜,时时刻刻,无失善念,善意者,为善。 专利一切,人类,及诸物,诸相者,为善。 对微细众生以及,微细财物,一概无伤害,无浪费者,为善,无损坏心者,为善。 随善而举,遇恶即避,为善。 然而,世俗之善。 非善,非不善。 何者。 非善者,幻泡之善也,非真,非常,转瞬即无,故名非善。 非不善者,其幻泡中,有无量真常,秘密莫测,奥力,妙善,之道义。 无慧眼者,莫可能知,莫可能见,莫可能明,其道义者,更莫能证,焉能得其,妙用耶。 所谓悟,与不悟,有天渊之别。 而非凡夫,之所能知。 之所能见。 之所能明。 之所能觉也。 欲想得入,悟证道义者,当放尽识心相,放识心相者,无四相也。 然而,世俗之善,多含八苦之意。 所谓,得其解脱者,甚难也。 八苦者。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时。 亦名,八苦交煎,交煎者,彼伏此起,与多种苦交叉,不可能免。 欲免者,必须学佛,最上乘之道义者。 否则,焉能出世间,而至无生,之觉地耶。 无生者,无生其心也。 无生其心者,无生一切,妄想是非,杂念之心也。 而非无其,清净无为,妙湛之真心也。 是名为,到彼岸,之心也。 问:出世之善,之道者,当如何修? 答:出世之善,之道者,当以无四相,为中心也。 欲无四相者,以无欲为善,以无求为善。 能见无见相,闻无闻执,思觉等等,亦复如是。 欲无四相者,必须八风不动也。 八风不动者,不被八识,妄念所转也。 八识者①眼之所见②耳之所闻③鼻之所嗅④舌之所尝⑤身之所触⑥意之所动⑦识所分别⑧隐藏是非相者。 其心不被八识所转也。 八风者。 誉、讥、爵、辱、荣、枯、得、失也。 其八风,临于耳目之前,其心不动,亦不转者,为八风,不能动其心,更其性,迷其识也。 倘有妄魔,而来者。 必须,来一斩一,来双斩双。 古德言,魔来魔斩。 佛来佛斩。 是故,我当用其,真心之宝刃。 斩尽斩绝,天上天下,一切诸类诸魔。 方为如来之真子,诸佛之嫡儿。 否则,彼岸虽在目前,亦无其门可入。 焉能,进其室,而曰升其堂,坐其座耶。 而见本性佛耶。 问:无恶无善者,非报,非非报,彼岸之人也。 云何解? 答:首先从因果而说起。 因果者,因缘也,因缘者,果报也。 是故,由因,方遇缘,由缘,方得其果报也。 所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无恶无善者,非报,非非报,彼岸之人也。 夫大地山河,日月星辰,以及,万物万象者,甚至九类众生,心相之别。 无有不是,由缘而生,由缘而成,缘尽而灭。 所以生而复灭,灭而复生,其生灭绵绵,而无期,亦无穷绝。 所谓,因果者,生死根也,种也。 问:十善之道,修心之人,焉能无耶,十善之人,为何生死不能了耶。 答:十善者,十足尘累相也。 十善者,善尘累相也。 所谓,真心中,念念不无,作善之道义。 其真心,所作何善,深者,重者。 所作善心之人,命根断时,必入其深重,之类也。 何者,种性,弗可更也,变也。 倘千佛出于世间,亦不可,更其道义也。 所谓,作善者,其善心,偏于何类,他日命终,其心性识,必生于何类。 为善之类者。 ①世间,人王,大位,大职,大福,大寿之人也。 ②再上者,六欲天中之人也。 ③其善人,六欲轻微者。 此善人,命根断时,可生非想,非非想天,之中。 其善人,在非想,非非想天中。 享受清净之天福,较长者,能达到,八万四千大劫。 然而,终必有期。 有期者,生死仍然不能了也。 然而,不如,恶不作,善不作,二果之人也。 二果者,不作恶,不作善,空一切相,无一切执。 住二果天。 其清净,清福享尽时,直曰升三果天。 他日道性,以及到彼岸者,而无可更也,变也。 复名为,预彼岸,亦名为,预大觉之人也(胜前福德多)。 编者按:最后一句胜前福德多出自《金刚经》中。 发布时间:2025-08-10 12:01: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