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九课 法相宗(六) 内容: 第十九课 法相宗(六)十三、伏断二障上述小乘作生空观,断烦恼障证涅槃,大乘作法空观,断所知障证菩提,不过粗言其梗概。 其实,此二障尚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之分,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后天环境所养成的障惑,谓之分别起。 与前六识或七识俱起,而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谓之俱生起。 又此二障,发为情状,现于外表者,名为现行,其根本蕴藏于内者,名为种子,由修道的结果,种子虽断,而气分犹存,艰于除灭,如久贮卤之瓮,虽经洗涤,而余味难尽者,名为习气。 对治此现、种、习三者,又有伏、断、舍的不同:种子未拔,但压制不使起现行者,名为伏,并种子而拔之,名为断,种子断后,即习气亦不留存,名为舍,今将本宗断惑次第,表列于下。 十四、转八识成四智【注释】(1)三贤四善根,参看中级第十三课,修道位阶表。 (2)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皆在因位上。 惟前五识须于第八识成大圆智时,同时转成成所作智,而成佛果,故有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之语。 (3)含有灵性的众生,简称含灵,与含识同。 【习题】(一) 在二障中。 何者是分别起? 何者是俱生起? (二) 伏、断、舍、有何不同? (三) 八个识各转成什么智? 发布时间:2023-05-06 18:18: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