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当一心 内容: 佚名蕅益大师开示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 然而,学佛者皆感杂念难除,念佛实难达一心。 如何能在具足信愿的前提下,增上念佛的功夫,提升往生品位呢? 方法一 如堕水火 以求救援学佛须充满危机感、紧迫感,方能精勤。 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岂能懈怠? 譬如有人,因一过失触及法律,闻警夜捕。 如何解难? 唯有远居国外的舅舅前来方能化解。 事告舅舅,其闻讯乘机飞往。 于此之时,外甥恐慌,坐卧不安,寝食不宁,如惊弓之鸟,期待时针缓转,推迟警捕;而又期盼时针速转,舅舅即达,解脱警捕。 学佛亦如是,若不精勤,即是面临地狱重苦。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由此可知,学佛不精进,懈怠不前,此生不出轮回将堕地狱。 外甥尚未被铐捕,竟甚惊恐。 何不思之,学佛不进则退。 人生无常,若堕地狱,何等恐怖? 舅能解警捕,却难解地狱之苦。 如此深思,身处险境,岂能不惧? 世人皆知,铐捕之苦。 警捕有期,地狱却是无边剧苦,何况无有出期。 面临地狱之苦,惊慌无措,谁来救度? 唯有阿弥陀佛。 何不速求阿弥陀佛救度,永离地狱之苦。 若欲离险,心必生起求阿弥陀佛救度之恳切信念。 以畏苦之心念佛,念佛必切。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 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 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为何念佛? 唯有阿弥陀佛能救度我等苦难众生远离地狱众苦,永得安乐。 所以盼望心猛烈恳切。 何故生此猛烈恳切心? 怕堕地狱,祈求阿弥陀佛护佑。 心想阿弥陀佛,心中尽是求阿弥陀佛救度之信念。 如此念佛,心必有佛。 心必归一,自有定力。 何人何物,乃至一物,亦难撼动你想阿弥陀佛之心,求生净土的誓愿。 至诚念佛,何有杂念,岂会昏沉,焉能不精勤? 若晨懒起贪睡,思地狱苦,即能惊醒,昏沉即除。 一切时处,做一切事,心中有佛,盼佛接引。 可谓心想佛、口念佛,表里相应,此系一心念佛。 如此念佛,尽是正念,心与佛应。 如此念佛,轻松快乐,时间过得快,因为心皆在念佛的思维中。 方法二 心存恭敬 如对佛前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 诵经、念佛、礼佛,亦如是。 作如是想,阿弥陀佛站在你的身边,或想供奉的佛像为真佛,皆在看你念佛,在加持你,精神何会不集中,岂能生杂念? 唯有欢喜,一心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接引。 方法三 提音念佛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若方法得当,念佛达一心亦不难。 念佛须至诚恳切,发自内心。 字句分明,念得清楚,听得清楚。 唱念佛号,宜有抑扬顿挫,轻重音相间。 若持四字名号,即阿弥陀佛。 当持念名号时,将陀字的音量提高一些,以此区分其他三个字符的音量。 如此循环往复,可快可慢,一句名号接一句名号地念下去。 在念佛时,摄耳谛听。 若听到陀字的音量未提高,可知此时已生杂念,念佛未归一心。 唱念下一句佛号时,则应立刻把陀字的重音突出。 此念佛法,简便易念。 心若归一,杂念即除。 方法四 听钟念佛法此念佛法是随时钟秒针转动的嘀嗒声念佛。 第一声嘀嗒念阿,第二声嘀嗒念弥,第三声嘀嗒念陀,第四声嘀嗒念佛。 如此依次随秒针转动的嘀嗒之响持念四字名号阿弥陀佛。 当念佛的音声未能与秒钟走动的嘀嗒声同节律时,此时已失正念,念佛时有杂念。 应当即转念至时钟秒针转动的嘀嗒声,根据钟响的节奏同声念佛,一声接一声地念下去。 屋内若静,吾念钟响,此等氛围,其境妙也! 此念佛法,适宜小房间,置一时钟,一人或几人同听钟声念佛。 此念佛法,亦适于无声念佛(默念)。 如此念佛,钟响之音,即同一声一声的佛号。 如此念佛,何愁不一心? 众生善根不尽相同,则其学佛念佛方法也各异。 念佛方法,主要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种。 再如持名念佛,也有多种:有声念佛、无声念佛、小声念佛、高声念佛;慢念、快念、或急念。 不管哪种念佛,皆要随场随众,同众同声,同韵同律,同步节奏。 忌异声怪调,随众和合即好。 《楞严经》云:娑婆世界的众生,耳门最易成就,即反闻闻自性;而末法时期,念佛法门最保险、最稳妥。 耳门是观世音菩萨修的,念佛是大势至菩萨修的,这两大菩萨又恰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两大菩萨。 所以印光大师提倡,用心念耳闻方法来念佛,容易得念佛三昧。 印光大师开示: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著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 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摘自《灵隐寺》 发布时间:2025-08-09 15:15: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