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百罗汉、漫谈罗汉 内容: 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汉地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于是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 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常见的,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 《舍利弗问经》中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 诸如此类说法甚多。 在中国汉地自东晋竺昙猷居住天台山时,古老相傅云:天台悬崖上有佳精舍是得道者所居。 有石桥跨涧而横石断人。 猷洁斋累日,度桥见精舍神僧,因共烧香中食。 神僧谓猷曰:却后十年自当来此,于是而反(见《高僧传》十二)。 后世遂有石桥寺五百应真之说。 《天台山志》引五百应真居方广寺感应异记云:「永嘉长史全亿,画半千罗汉形像。」到五代时,五百罗汉的尊崇特别兴盛。 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 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 宋仁宗供施石桥五百应真的敕书载《天台山志》。 各地寺院也多建五百罗汉堂。 宋苏轼集中有元符三年(1100)为祖堂和尚作的《广东东莞县资福寺五百罗汉阁记》(见《东坡文集》后集二○)。 各地名山也有罗汉洞或竹林圣僧寺的传说。 如河南嵩山就有五百罗汉洞。 据宋崇宁元年(1102)释有挺撰《中岳寺五百大阿罗汉洞记》(又名修圣竹林寺碑,见于《八琼室金石补正》一○八)中称:唐初蜀僧法藏始感得灵异。 知山中竹林寺是圣僧所居。 宋代院主崇敬,因选定此洞。 造五百罗汉像。 现存的五百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圆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 历代画家绘画五百罗汉图像,见于著录的有梁代的朱繇,见于宋中兴馆阁储藏。 稍后有宋代的李公麟(见《清河书画舫》八、《法书名画见闻表》、《式古堂书画考》三),南宋的刘松亭(见《秘殿珠林》十)、吴彬(见《石渠宝笈》三)。 至于天台山石桥寺五百罗汉的名号,据《宝刻丛编》十二载大和癸巳(933)大德崇义所撰的吴(宣州)龙兴寺崇福院五百罗汉碑注云:出《复斋碑录》。 又《金石续编》十七,有绍兴四年(1134)刻的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 这两碑现都不存。 但是乾明院碑于明崇祯十六年,高承埏曾刻于泾县署中,其子高佑纪又重刻,被收入嘉兴藏第四十三函中。 书中所举五百罗汉的名号毫无典据,想是宋人附会之谈而已。 发布时间:2023-05-06 17:43: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