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关爱子女 内容: 如何关爱子女◎ 宗 性1. 走进子女的内心世界  我问你们:父母对小孩子讲得最多的两句话是什么? 曾经有两个母亲,我问她们家的小孩怎么样,一个说:成绩不好。 另一个说:成绩还可以,但是不听话。 你看,有的是不听话,有的是成绩不好,或者有的两种都有。 因此说得最多的两句就是:成绩不好,不听话。 事实上,我们根本不懂小孩子的心理。 比如:小孩子常常会撒谎。 我们小时候都撒过谎,骗父母、骗老师。 但是为什么小孩子要撒谎呢? 因为害怕。 因此,有时候并非刻意要撒谎。 记得有个故事,在二战期间,有个小孩因为撒谎引起了屠杀。 这个小孩子原来家住农村,突然搬到城市后觉得很不习惯,他就偷跑回去玩。 三天后回到家里,他的父亲很生气,就教训他。 他也不吱声,随他父亲打骂。 当时整个城市对犹太人非常敏感,他父亲就问:你是不是被犹太人带走了? 小孩子因为怕被父亲打,就顺水推舟地说:就是被他们带去的,而且还虐待我,打我,不给我饭吃。 他父亲听后非常气愤。 于是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 开始传的意思是犹太人可恶,骗小孩;后来就传变味了,变成犹太人把小孩杀了。 最后那个城市的人集合起来,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 这个小孩子为什么要撒谎? 因为怕被父亲打。 因此,小孩子撒谎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害怕讲了真话以后被惩罚。 第二,为了摆脱困境。 小孩子做了坏事回来,大人一般不会只骂一两句就收场,会让小孩子罚站半天。 所以,为了早点结束,就编一些故事、谎言。 第三个,很多谎言其实是根据现实中的种种事情而来,不是没有依据的。 而作为父母,有没有去观察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我们对小孩子更多是苛刻地要求。 可是,他们毕竟是小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 今天的小孩子压力很大。 为什么? 因为今天人们对小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求他们一回家只能做作业,做完了吃饭,吃完了干吗? 又去做作业。 而这个时候大人在干吗? 在客厅里打麻将、看电视,多热闹! 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吗? 他在房间里就会想:你们不让我看电视,不准我出去玩,我就不读书了! 2. 与子女培养感情  很多人感慨地说:师父,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不行了! 我说:为什么? 他说:跟子女处不好,感情越来越疏远了。 我就跟他讲:挺正常的嘛! 他一听很震惊:怎么会正常呢? 明明不正常嘛! 为什么正常? 孩子从一生下来,要么外婆带,要么外公带,要么爷爷奶奶带,要么找个保姆带,当父母的带过几天?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是培养起来的。 一天到晚见不着面,保姆替代了你的位置,让子女怎么跟你有感情呢? 所以,感情是需要交流,需要培养,需要有温度的! 想让水有温度,就要不停地加火。 因此,要不停地和子女互动,这样才会有感情。 现在的父母很难和小孩子沟通,原因在于从小就没有沟通过,从小就在双方之间竖了一道墙。 这道墙是什么? 就是被保姆和爷爷奶奶隔起来的。 今天要注意这个问题了,不能什么都交给保姆,交给爷爷奶奶,把自己变成局外人。 这需要做父母的真正地去付出。 你付出了多少,最后就回报多少。 我常讲两句话:持花之手,隐有暗香。 就是说,只要你付出了,最后肯定有一份是留给你的。 因此,和子女相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成长心态、过程和需求,同时给予更多的疏导和关怀。 特别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处于心理转型期,内心世界很复杂。 不要把你当时的经历加在他们的身上。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每个人成长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想法也就不一样。 我们过去崇拜穿喇叭裤,今天的小孩子崇拜的是唱老鼠爱大米。 我们小时候崇拜洋马儿,有个自行车骑是理想。 现在的孩子还有这个想法吗? 已经不一样了。 时代背景不同,观念就不同。 你不能用大人之心,度小孩之腹,你只能用小孩之心,去了解小孩之想。 这样,你才能和小孩子顺利地沟通,才能处理好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3. 拉近与子女的距离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管制式的。 害怕子女犯错,害怕子女堕落,成天跟防贼似的盯着他们。 一旦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就开始想:这孩子又跑哪儿干坏事去了! 又不听我的话了! 如果你总是有这样的心理,子女就会跟你越来越疏远。 怎么想办法让子女回到你的怀抱,心向着你呢? 佛教里有个菩萨的四摄法。 这个摄就是摄受。 所谓摄受力就是亲和力。 做父母的怎么具有亲和力? 用佛法的智慧,来获得和提升你的亲和力、摄受力。 希望大家在这个课题上多下点工夫。 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怎样来处理好这类人际关系。 摘自《有悟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07 13:39: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