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骷髅做钵 内容: ◎ 妄 见文道是个云游僧,久仰慧薰禅师的大名,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山洞前,行礼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由于天色已晚,慧薰禅师说: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 用餐时,因山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 当时,文道心中就是一揪,心想人的头骨怎么能用来喝粥,他不肯用。 扭扭捏捏的接过来,好半天都不喝。 看到这样的情景,慧薰禅师说:你以净秽和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慧薰禅师的开示一下点醒文道,他自觉曾于多位高僧接触,并且经受住了考验,早已大彻大悟,但还是没有破除妄见。 有关妄见的分类,在《楞严经》中有明确的说明。 别业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见,见有一切虚妄境界,或苦或乐,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见有虚妄境界。 譬如一人病目,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遍。 不病目者,即不见灯别有圆影,是名别业妄见。 同分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 譬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见。 比如,故事中的文道禅师,他见骷髅心生厌恶,不仅仅他如是想,我们任何人也都是觉得骷髅不详,这就是同分妄见。 有关同分妄见,还有个例子,可以做辅助理解。 民国三十三年,河南省闹旱灾,又逢蝗虫灾害。 当时,有一个小孩,看到天空中有一个老人,将一袋东西从天上倒下来,落地即变成了蝗虫,由于当时人们太饿了,把蝗虫当成了食物,这也是同分妄见。 再说我们自己,除了与其他有情众生共有同分妄见外,我们最为严重的就是有别业妄见。 佛教认为,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业力所显现的虚妄影像,因为我们迷惑不知,便有了分别、执著两种心境,把所见的外境执著于实有,以苦为乐。 由于对整个外境有根本的别业妄见,所以导致了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妄见。 比如,我们会对某一个事物,有自己的喜好,我认为这个好,那个坏;这个人我觉得他好,或者我觉得她罪大恶极,诸如此类。 从世间的为人处世来说,有别业妄见不利于人际交往,别业妄见重的人,往往喜欢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别人做不到,双方的矛盾就产生。 其实,这世间哪有好坏、善恶之分,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才有的分别。 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生死流转、在六道中轮回,一刻不能停歇,也都是被妄念所支配。 迷真起妄,真妄颠倒,迷而不知。 所以,看清何为虚妄、何为真如,相当重要。 我们要试着了知同分别业二缘,缘本身就是虚妄的,不能执着它的实有,这样就能破除生死轮回根本。 最终获得圆满,找回不生不灭的清净本心。 摘自《经藏之声》 发布时间:2025-08-07 12:52: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