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 内容: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大般涅槃经二十九、菩萨守戒,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而见女人时,相与言语戏笑,或虽不嘲笑,而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者。 或虽不嘲笑,然见他人男女相逐,便生贪著。 或虽俱不如是,而但欲生天,受五欲乐 (1);如上种种,皆名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 若有菩萨,清净持戒,而心不为戒,不为尸波罗蜜,不为众生,不为利养,不为菩提,不为涅槃,不为二乘,惟最上第一义故,护持禁戒,是名净戒具足。 三十、若有聪明黠慧,能善分别,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断善根;又说无因无果者,是则名为断善根也。 三十一、(三十三)修不净观,能医治贪欲,修慈悲观,能医治镇恚,修因缘观,能医治愚疑。 (三十四)婆私吒梵志,起先是修外道,佛告诉他说:色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色是常的,受是无常,解脱以后的受是常的,想是无常,解脱以后的想是常的,行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行是常的,识是无常,解脱以后的识是常的,因而大悟,即证阿罗汉果,入于涅槃。 (三十五)佛告诉先尼梵志:灭六根、六尘、六识、我慢、之后,才有常乐我净。 (三十六)佛告诉迦叶梵志:人当舍弃了身体,尚未得到次一身体时,这中间的寿命,是由无明与爱这两种心理,作为因缘,所以寿命才得住持,假如有众生,能够不燃火著,当然就不至于有烟。 (三十七)佛告诉富那 梵志:无常的色,乃至无常的识,因为有了爱,所以才燃烧,既然燃烧,就会受到三界二十五的有果,这样便可以说:这火是在东西的方位。 假如爱灭了,那么,二十五有的果报,就不会燃烧,因为不燃烧的缘故,不可以说有东西南北的方位。 如来已经灭却无常的色,乃至无常的识,所以他的身体是常恒的,身体既是常恒,就不得说它有东西南北的方位。 (三十八)佛告诉净梵志:假如舍弃了故的, 更不做新业,这人就能够知道常和无常。 梵志说:无明和爱,这是故的,取和有,这是新的。 假如有人,远离了无明爱,不做取有,这人就能够实实在在的,知道常和无常,我现在已经得到认识正法的净眼了。 (三十九)佛告诉纳衣梵志:烦恼和善恶业,做了身体的因缘,假如知道二边和中间,没有隔碍,这人就能断除烦恼业。 梵志说:二边就是色和色的解脱,中间就是八正道,受想行识,也是这样,我现在已经得了正法眼了。 (四十)佛告告诉须跋跎罗:没有思想的思想,名为真实的思想。 一切诸法,全是虚的假的,跟著它们灭的分际,就叫做实的,叫做真实的思想,叫做法界,叫做究 竟的智慧,叫做第一义谛,叫做第一义空。 下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声闻乘的悟境;中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缘觉乘的悟境,上等智慧的人,作这样观察的缘故,能得到佛的无上悟境。 (四十一) 发布时间:2023-05-05 18:49: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