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楼宇烈:悼念净慧老和尚 内容: 悼念净慧老和尚楼宇烈赞曰:行弘誓愿续佛慧命主笔《法音》传播法音唱生活禅除氓迷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与净慧老和尚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 那时,党和政府拨乱反正,重新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内各宗教团体也逐步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当时,为了推动对我国传统佛教文化的研究,我与我的老师石峻教授,以及学友方立天教授、许抗生教授、乐寿明教授等一起商议,决定编辑一套《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以解决当时各寺庙、各学校佛教文化资料缺乏的现实。 于是,我时常去中国佛教协会,也就结识了当时主笔《法音》杂志的净慧老和尚,交谈之下十分投缘。 净慧老和尚为人谦逊,记得有一次,在他的寮房中,我与他谈起了当时也刚刚恢复的僧人教育问题,不知不觉谈了一个下午,其间老和尚一直虚心地听着,使我十分感动。 净慧老和尚是现在佛教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高僧。 他早年在中国佛学院读过研究生,是佛教界最早的一批研究生之一,有很深的佛学修养和造诣。 改革开放以后,他一直负责编辑《法音》杂志,在推动新时代佛教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二十年前净慧老和尚提出生活禅理念,并且一直以来都在踏踏实实地推行。 从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组织生活禅夏令营,到最近几年,在老和尚的亲自组织、参与下,每年于河北举办的三禅(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研讨会,以及在湖北四祖寺举办的禅文化学术研讨会,都是在踏踏实实地宣传、推动和实践生活禅。 我一直认为生活禅的理念非常重要。 因为佛教最终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这也契合佛教的根本宗旨。 所以我几次强调,生活禅是契理契机的佛教。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明确地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净慧老和尚认为,生活禅就是要我们学佛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学,而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去学。 他提出一个学佛修行的原则,即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是对修行者的一个极好引导。 老和尚还对生活禅提出了一个宗旨,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悲智双运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智就是智慧,就是要我们觉悟人生;悲就是慈悲,就是要我们奉献人生。 净慧老和尚的这个诠释,既符合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又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和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老和尚还强调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佛法的教义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实践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修行,而是应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应当根据我们的生活去修行。 这样一个倡导,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在人们都很繁忙很紧张的时代,怎样使大家的心能够静下来,尤其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间,怎样根据生活禅进行修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净慧老和尚提倡和推动生活禅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很艰难的,因为当时也有很多教内教外的人并不认同生活禅,但是老和尚坚持了二十年。 今年恰恰是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纪念活动,很遗憾老和尚不能再参加了。 本来净慧老和尚提出这个理念到去年已经是二十年了,但是因为中间停止过一次,所以到今年才举办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纪念。 去年,我们曾经相约今年一起在生活禅夏令营20周年的活动上,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很遗憾,他已经走了。 我们应当很好地纪念他,把生活禅的理念更好地坚持下去,而且还要不断地发扬光大。 净慧老和尚,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 在化导众生方面,他始终不厌其烦地听取信众们的数说,耐心地开导和帮助信众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包括家庭、婚姻、父母子女相关的种种矛盾痛苦。 他没有一点高僧的架子,不管是谁请他开示,他都非常有耐心,这方面也是我们青年僧人学习的榜样。 净慧老和尚一直十分重视僧才的培养,多年来已经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法门龙象,堪继法脉。 老和尚的往生,让我们深感悲痛。 但我们也坚信,由老和尚倡导的生活禅,在其弟子和广大信众的坚持下,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布时间:2025-08-02 14:12: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