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三) 内容: 佛言。 善哉。 善哉。 云何。 若于三法中舍一成二。 彼亦所言至诚。 无有虚妄。 名婆罗门耶。 答曰。 有。 所以者何。 何用生. 诵及端正为。 尔时。 五百婆罗门各各举声。 语种德婆罗门言。 何故呵止生. 诵及与端正。 谓为无用。 尔时。 世尊告五百婆罗门曰。 若种德婆罗门容貌丑陋。 无有种姓。 讽诵不利。 无有辩才. 智慧. 善答。 不能与我言者。 汝等可语。 若种德颜貌端正。 种姓具足。 讽诵通利。 智慧辩才。 善于问答。 足堪与我共论义者。 汝等且默。 听此人语。 尔时。 种德婆罗门白佛言。 唯愿瞿昙且小停止。 我自以法往训此人。 尔时。 种德寻告五百婆罗门曰。 鸯伽摩纳今在此众中。 是我外甥。 汝等见不。 今诸大众普共集此。 唯除瞿昙颜貌端正。 其余无及此摩纳者。 而此摩纳杀生. 偷盗. 淫逸. 无礼. 虚妄. 欺诳。 以火烧人。 断道为恶。 诸婆罗门。 此鸯伽摩纳众恶悉备。 然则讽诵. 端正。 竟何用为。 时。 五百婆罗门默然不对。 种德白佛言。 若持戒具足。 智慧通达。 则所言至诚。 无有虚妄。 得名婆罗门也。 佛言。 善哉。 善哉。 云何。 种德。 若于二法中舍一成一。 亦所言诚实。 无有虚妄。 名婆罗门耶。 答曰。 不得。 所以者何。 戒即智慧。 智慧即戒。 有戒有智。 然后所言诚实。 无有虚妄。 我说名婆罗门。 佛言。 善哉。 善哉。 如汝所说。 有戒则有慧。 有慧则有戒。 戒能净慧。 慧能净戒。 种德。 如人洗手。 左右相须。 左能净右。 右能净左。 此亦如是。 有慧则有戒。 有戒则有慧。 戒能净慧。 慧能净戒。 婆罗门。 戒. 慧具者。 我说名比丘。 尔时。 种德婆罗门白佛言。 云何为戒。 佛言。 谛听。 谛听。 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一一分别。 对曰。 唯然。 愿乐欲闻。 尔时。 世尊告婆罗门曰。 若如来出现于世。 应供. 正遍知. 明行成.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 于诸天. 世人. 沙门. 婆罗门中。 自身作证。 为他人说。 上中下言。 皆悉真正。 义味具足。 梵行清净。 若长者. 长者子闻此法者。 信心清净。 信心清净已。 作如是观。 在家为难。 譬如桎梏。 欲修梵行。 不得自在。 今我宁可剃除须发。 服三法衣。 出家修道。 彼于异时舍家财业。 弃捐亲族。 服三法衣。 去诸饰好。 讽诵比丘。 具足戒律。 舍杀不杀。 乃至心法四禅现得欢乐。 所以者何。 斯由精勤。 专念不忘。 乐独闲居之所得也。 婆罗门。 是为具戒。 又问。 云何为慧。 佛言。 若比丘以三昧心清净无秽。 柔软调伏。 住不动处。 乃至得三明。 除去无明。 生于慧明。 灭于闇冥。 生大法光。 出漏尽智。 所以者何。 斯由精勤。 专念不忘。 乐独闲居之所得也。 婆罗门。 是为智慧具足。 时。 种德婆罗门白佛言。 今我归依佛. 法. 圣众。 唯愿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 自今已后。 尽形寿不杀. 不盗. 不淫. 不欺. 不饮酒。 时。 种德婆罗门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发布时间:2025-07-31 11:34: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