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悲心与智慧是学佛的基础 内容: 如觉法师有些善友学佛很长时间,却始终无法找到修学的路径,要么以为修福行善就是学佛,要么以为诵经持咒就是修行。 但是,这些都只是修学的方法之一,不是学佛的目标。 因为我们学佛是要以解脱生命烦恼痛苦、成就清净菩提佛果为终极目标。 而要成就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将两大法宝作为学佛的基础。 其一,要有慈悲心只有生起的慈悲之心,学佛人才能安忍世间生活的种种困苦,远离世间的种种诱惑,而不退初心,勇往直前。 如佛在《普贤行愿品》开示: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有了慈悲,我们才有救护世间苦难众生的勇气与悲悯,心中才会具足不舍众生苦、不忍世间衰的大爱。 所以,培养慈悲心是学佛的第一大法宝。 要培养慈悲心,就要在生活中多观察世间事物有成住坏空之苦,观察生命遭遇生老病死之苦,观察众生遇到情感及心理痛苦,甚至有的众生还有被网捕、杀害之苦,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关怀,都是助长我们慈悲心的因缘。 其二,要具足智慧智慧在佛教修学中非常重要,没有智慧的慈悲会被世间情爱牵缠,没有智慧的修行无法对治生命中的烦恼痛苦。 这是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 六祖说: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 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即是见性成佛道。 生活中,学佛人持诵经典,闻佛开示,即要以具足智慧为目标。 对世间万事万物,以无念、无忆、无著之心待之,心中自无尘劳烦恼,光明智慧常现。 具足智慧,则能从事物生灭变化中,觉悟其缘起与空生的两大特征,能随顺因缘而处理生活、工作上的琐事,心无染着,常得自在。 发布时间:2025-07-29 12:38:4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