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音老人:念佛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内容: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 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 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 一句阿弥陀佛,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文都包括在内。 一切宗都可以把它含藏在内。 所以是三根普摄,八教圆赅的好法。 可惜现在有些净土宗人,没有好好地,一心一意地持这句圣号。 在大陆就有一个很不好的话说,叫大家都不要用功,说散心念佛,带业往生。 就是我们一面念一句圣号,阿弥陀佛,一面可以动脑筋,想什么念头,讲什么废话。 可以把业障带去到西方。 假如这么便当,莲池大师不会在他的《竹窗随笔》里说,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 为什么念佛的人多,生到西方去的不多呢? 这是为什么? 他说,就是因为念佛心不痛切故。 念佛的心不是虔诚,不是真心实意地,不是真为生死地,恳恳切切地念这句佛号。 而是敷敷衍衍、马马虎虎、有口无心。 所以憨山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冤枉。 但是我们说,不管你禅宗、净土、密法,都要好好用功。 不好好用功啊,光靠他力,没有自力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平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们念佛也要好好地念。 象憨山大师教导我们说,念佛,如推重车上山,要极力追顶,一句接一句,一字连一字,字字清爽,那样子才得力。 紫柏禅师说,我们念佛,是不是能往生西方,自己可以检查。 在什么地方检查呢,在两头取证。 一头顺境,一头逆境。 顺境的时候,你高兴喜欢得不得了,念佛之心忘到脑后去了,没有这个佛念当前。 逆境当前,你很烦恼,光火得不得了,那个佛念也没有了。 因为这两头你都作不得主了,跟境界跑了,那么,临命终时,就很危险,这个正念就提不起。 因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非常痛苦。 尤其是风大分散时,那个身体啊,就象被刀一层刮掉一层,非常痛苦,所以人都昏迷不醒。 那个时候,你还有佛号提得起吗? 所以说,要现在好好用功。 释迦佛教导我们要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 执持名号,执,就是抓得紧,持,是锲而不舍,就是佛号与我们的心契合在一块,不分心佛有两分。 心和佛打成一片,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契合一致。 所以这样子才能够一日到七日,自始至终,都无心可乱。 一心就是无心,心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乱呢? 所以,一心不乱。 这个是我们念佛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 很多人现在念佛,以为是不要念佛三昧,我们不要三昧,因为我们往生是依靠他力。 就是依靠阿弥陀佛接引生西,不是靠自己。 殊不知,要有他力需先要有自力,自己一点力量也没有,完全依仗他力,那就依仗不到了。 我们看世间的事情来比,世间的事,依靠他人帮忙,自己要有相当的力量。 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全靠别人给你帮忙去做,做成功吗? 也做不成功。 所以,世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法。 世法如此,佛法何尝不如此呢? 所以,要依靠他力者,一定自己要有相当力量。 就是虔诚地念这句佛号。 印光大师曾经讲过念佛三昧,就是教我们念佛,要竭力提撕。 提,是聚精会神把这个佛号提在心中;撕是撕破。 所以念佛时,要带参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是从何处出来的? 这念佛的是谁呢? 看起来这像是参话头,其实,净土宗就是禅宗。 印光大师曾经这样说,要常常地参究参究,所以还要把它撕破。 撕破者,就是真正念佛念到无可念处,念佛的心本来是妄心,妄心不动的时候,这个佛号就念不出来了。 能念之心,所念的佛号,一时脱落,那就撕破了。 他还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念破的时候,我们的这个体,就是真如妙体,如旭日东升,光吞万象。 其体也,就是要象月落西沉,众声枯寂。 就一面说我们佛性体一样都没有,就如月落西沉,众声枯寂。 它的用,其用啊,象太阳朗照大千,光吞万象。 所以我们真如佛性,就是这样子一个妙体妙用。 就是用念佛就可以证到。 在净土宗里有很普遍的一句话,花开见佛悟无生。 这句话就是说,我们现在用功,这句佛号念得好,念得妄心断掉,佛号脱掉,我们的心花,就是我们的这个胸腔的肉团心,它会开分。 我们的心,就象这个莲花一样,没开的时候象莲花苞,上面尖的下面圆圆的没开。 所以用心表示莲花者,一表示形象;二表示它的体性。 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的这个心,虽然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切烦恼当中,它也是不染。 所以只要我们心,念佛能空净,这花它就会开分。 我们的心在两种情形之下开,一种就是在入三昧、入定的时候,它能开一分。 所以我们见到一分光明。 开得大,就见的光明大;第二种情形,就是在我们断气的时候,最后一口气一脱,落下去了,触到这个心包络边上的死穴,这个穴道,那么我们的心就开了,第八识就走了。 所以第八识是最后走,所以法相宗说,去后来先作主公。 去是最后,这个第八识,来是最先来。 所以第八识它就走了,这个心就开开来了。 所以我们坐得好,这个心花开敷,见到我们的自性佛,花开见佛,就是见自性佛。 这个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 因为阿弥陀佛和我们的自性佛是一样,是千佛万佛共一体,没有两样。 就象是电灯光,光光相摄,交参无碍。 所以见到这个自性佛,就是见到阿弥陀佛。 所以这句话就是叫我们做功夫,做得好,当下就能够开开来,见到本性。 所以心里清净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经》里有,若今生、若已生、若当生。 就是说我们生西方,并不是一定要死了来生,现在也可以生,当下也可以生。 就看我们怎么用功夫。 所以念佛三昧证到了,它就是禅宗,它就是密宗。 因为密宗也就是要靠身口意三密加持,打开秘密宝藏叫密宗。 我们净土宗,念一句佛号,就等于持咒。 打开我们自心的本性,就是打开秘密宝藏。 修法时,我们用身口意三密加持,所以我们都是趺座而坐,脚不动了,手结法界定印,手不动了,手脚不动,这整个身体就不大动了。 这是身密;口念佛号不停,那叫口密,所以不能念佛的时候讲闲话,否则就不是一心念佛了。 口密就是要不停地念佛号,要念到妄想断处,想念也念不出来了,那才真好。 到这个时候,往往有人害怕,哎呀,我怎么没有念呢? 佛号没有啦,佛号脱掉啦。 我离开佛啦,哎呀,我要落空了吧? 所以这个他不知道,这时候正好,是心佛道交,打成一片的时候。 他不知道,所以害怕。 一害怕,又退回来了。 本来已经很好,走进去了,入三昧了。 所以我们念佛号要知道,得到这个境界是非常好的。 所以说净土宗就是禅宗。 它见到本性,打开来,这不是就是禅宗所说的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吗? 不就是密宗所打开的秘密宝藏,见到你的秘密宝了吗? 所以净土宗和禅宗、密宗完全一样,没有两样。 其他的宗啊,都不免在外面兜兜圈子,只有禅宗是直下见性的。 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以一点圈子不要兜。 可惜现在我们末法时代的人,根基陋劣,禅宗的祖师因为看我们的根基不好,就不用直指了,就叫我们参话头。 因为直指教你见性,你不相信。 你以为,见性就这么容易吗? 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大家的佛性,不在外面,时时在我们面门放光,我们能见,能闻,能说,能做事,能走路,这一切都是佛性的妙用,离开佛性就不能动。 我们看见东西就是佛性的妙用。 现在科学家说,我们看见东西不是眼睛,是我们大脑的视神经作用。 大脑视神经不好,坏了,你眼睛好,也看不见东西。 他们是查到根子上,是的,视神经是起大作用,但是,他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 大脑视神经相当于电线,我们的眼睛相当于电灯泡。 电线拉好,电灯泡装好,不通电,灯还是不亮。 所以当我们一口气不来的时候,断气了,我们的大脑还在,眼睛还在,但是那时侯你什么也看不见了,就是佛性离开你了。 就断了电了,所以你看不见了。 所以佛性就等于电,电是无相的,你看不见,通过电灯泡亮了,你见到电了。 所以我们现在啊,能看见东西,实在是佛性的妙用。 释迦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就悟道了。 他怎么悟道呢? 明星离开我这么远啊,我能看见这个星星啊,这是什么作用啊? 这是佛性的妙用啊。 因为世间的一切相,都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都是我们佛性所变化的。 所以离开佛性这一切都没有。 现在我能看见这些,都是佛性的妙用。 那么一切众生都和佛一样啊,都能见能闻啊,他们都有这个佛性喽,他们怎么不知道呢? 噢,一切众生虽然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德相,但是因为颠倒妄想执着之故啊,所以,迷失了本性。 由外界这些东西的(欲望)盖上去了,把我们的本性光明淹没了,所以不见。 所以在宗下说,只为亲切甚,反令见得迟。 因为太亲近了,就在你面门放光,你自己倒反而见不到了。 就象我们把它摆在眼前,太近了,看不见了。 实在是,我们时时刻刻地都在佛性的妙用当中,而自己不知道。 有很多人,学佛法是求神通,他不知道,我们时时在神通。 什么神通啊? 我们穿衣吃饭就是神通啊。 他说,哦,不对不对,穿衣吃饭是什么神通啊,人人都能穿衣,个个都能吃饭,怎么这是神通呢? 他不知道个个都能是大神用。 因为这是佛性的妙用啊,你一口气不来,你能穿衣吗? 你能吃饭吗? 现在能穿衣的是谁? 吃饭的是谁? 这不是佛性的妙用吗? 就是可惜我们心有所住而不通。 停留在某种事情上,停留在某种念头上,停留在某个思想上,他不肯放下来。 所以虽有神用而不通,就是有住相之故。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不住相,晓得一切相都是我们的性所显现的、变现的影子,而不住着。 我只利用它,而不为它所用。 那就是悟大道。 所以祖师们说,坐在饭箩边,饿死人无数。 你自己坐在饭箩边,饭箩里不是饭啊? 你盛起饭来就吃好啦。 他不知道吃,就在自己的神通妙用当中,还不知道,还另求神通。 他以为那些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那才是真正神通,现在这个不算神通。 其实都是神通妙用啊,因为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 佛性是无所不能,所以叫神。 但是现在你有所住着,所以不通。 所以把我们住着之心拿掉,就好了。 我们念佛,也就是这个道理。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心里住的东西拿掉。 你一点不要执着啦,追求啦,都是假的,如空花水月。 眼睛有翳的人看出来,空中有花。 水里的月亮影子,你捞得着吗? 所以你不要去捞。 但是习气深固,一时放不下来。 所以佛就教我们一个法门,念佛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佛号来转换我们的妄心,把这个执着的习气转光。 叫你不要去粘着,不要去追求。 那么你八识心田种子清净了,所以你就转识成智了。 禅宗正是用这个道理,叫你参话头。 念佛是谁? 念佛是哪一个? 你说念佛是我,你喊什么作我? 身体是我吗? 身体显然不是。 为什么? 一口气不来它不能动了,它不能念了。 现在能念,那是谁? 这就不是这个身体。 你说是思想吗? 思想也不是的,因为思想是没有,毗舍佛说,心本无生因境有。 心就是思想,思想本来没有生灭,没有。 因为外面的境界反映,才有的影子。 所以六尘落谢的影子叫做思想。 那么外尘是你吗? 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 是你自己吗? 那么显然不是。 所以心也不是你,身也不是你,什么是你? 所以在这个上面起个大疑问,起个大问号。 就把你所有的妄想隔断了。 达摩祖师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墙壁就是隔断内外了,内不能出,外不能入。 你真正不动了,那么好消息要到来了。 就是一个时节因缘到来时,一触即发,就把你打开来。 所以禅宗用的很妙的方法,本来是直接指示,你看禅宗所有大德,古来大德,没有教参话头的,等宋朝以后,才开始参话头。 就是人心渐渐不好了,直接指示你,你以为是没有什么玄妙,他以为,噢,开悟见性么,那么就应该发神通了。 所以大家都是以神通来衡量你这个人是不是开悟。 你开悟了,一定是六通齐发,假使你没有神通,那就证明你没开悟。 他不知道开悟和发神通是两码事,就等于入定和开悟也是两码事一样。 你定功很好,入定,到三禅定、四禅定,不开悟还多得很。 为什么? 住在定境里面了。 二禅喜,三禅乐,四禅是清净啊,你住在这个乐里,住在清净里,你不开悟,还是有的是啊。 你发神通了,就是开悟了吗? 外道都有神通,外道都开悟了吗? 就算罗汉吧,罗汉也有神通啊,罗汉是不是开悟了,见性了? 没有。 因为罗汉还有法执未除,只断了人我执。 法我执未除,不算见性。 所以不相干。 所以发神通和开悟是两码事。 从前古人根基深厚,有的就是先通后悟,先发神通,然后再开悟。 这是什么缘故? 这叫报通。 就是前世修的根基,这世来得报偿了。 有报酬了。 叫你先开发神通。 开发神通没开悟,你住着神通,要成魔,倒反而不好啊。 所以不是好事。 所以我们常常举例子,举了很近代的事情,不是古代的事情。 就是张献忠造反的时候,有一个破山祖师,在四川双桂堂开堂说法。 他参禅的时候是在浙江宁波天童寺,跟他的师父密云悟禅师参禅。 他还没开悟啊,先出意生身。 意生身是我们佛教的名字,在道教就是阳神。 意生身就是第七识,意根。 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子,叫意根。 这个第七识出来了,生的身,叫意生身。 这个是它影像,还是识神。 不是我们本来人,就不是佛性真如妙体。 但是道教认为是,这是本来人。 所以道教不究竟。 这个意生身在《楞伽经》里说得很清爽,第一种意生身,就是我们六根清净了,我们打坐做工夫,不是一定要开悟,就是你深入禅定,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不动了,这个第七识,它就自由了,就出来了。 因为第七识是个传达识,接收外面六识的影子消息,它接收之后,往第八识里藏。 所以第八识是个仓库,第七识是个传达识。 你前面六识都不动了,没有消息传给它,就没东西压住它,它就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第一种意生身就叫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受了三昧,快乐无比,因为三禅定是乐,快乐得很。 这种乐,不是世间所有的快乐可以相比拟的。 所以,禅宗有句话叫好个风流画不成。 这时是无法形容的,无法描绘的。 所以它这个时候都不动摇的时候,第七识就自然出来了。 功夫更进步,到五地以上,五地是难胜地,这一关很难过,参禅开悟的人,才登初地菩萨,要上上升进,二地、三地、四地、五地,这五地很难跨,难胜地。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执着习气很深啊,开悟了并不是习气都光了,这个第八识种子还很多,所以有见惑思惑的不同。 见惑就是知见,知见不正,这容易除。 见惑是有五个:身边邪取戒。 这个五个容易除。 第一个是身见,执牢我,这个身体是我,身体是我嘛。 我要享受,就要去弄钱啊,弄钱弄不到,就作奸犯科啊,就做坏事喽,不择手段喽。 骗、诈、偷、抢都来了,所以社会就不安宁。 这个身见第一不好。 边见,就是死后有还是没有这两边。 一方说有,死后还有;一方说没有,作两边倒,这是边见。 邪见就是拨无因果,说没有因果,坏事尽管做好了。 杀人放火尽管来,没有因果的,没有什么地狱的,这是邪见。 取,就是见取见。 就是不正当的意见,他当作正当。 所以一个不正当的知见,创到世上来,害很多人。 不正当的知见,他认为很好,认为很正当,叫见取见。 第五个就是戒,邪戒。 鸡戒、牛戒,持这种戒。 可以出三道,能够做得到吗? 所以有些漆身吞碳,持这个戒。 还要绝食,不要吃饭。 说可以涅盘。 能得涅盘吗? 所以这是邪戒。 所以这都是知见不正。 这容易除,这个叫见修断烦恼。 知见正就可以断掉。 这下面的事情就难缠,叫做修所断烦恼,就是有四住烦恼,这要我们开悟之后,好好地来除了。 第一个是欲界爱住烦恼,欲界上的人,淫欲心很重,其他的色相都爱好。 就是声色犬马之好,无所不要。 有爱就有住,有住就有烦恼。 有烦恼就要招果报。 所以要把这个欲界爱住烦恼除掉。 第二个要除色界爱住烦恼。 色界,就是超过我们欲界了,我们欲界的六欲天有六层,超上去就是四禅天,四层。 禅界的一切物象比我们欲界的精妙微细,更好看,更使人流连往返。 而且色界有我们修法的定的功夫,所谓二禅喜,三禅乐,四禅清净嘛。 舍乐清净地嘛。 所以这个很容易让人粘在里面,住在里面不出来。 所以你住在里面就成窠臼,是个陷阱,把你陷住了。 所以要把它打掉、消掉。 第三就是无色界爱住烦恼,无色界说起来是没有色相了,但是不是完全没有色相? 还是有,就精微了,接近于邻虚界。 我们眼睛是见不到,但还是有。 所以要把这个三界的爱住烦恼都消光,这就是一念无明。 还有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就是我们有生以来,有佛性时就有无明。 不是佛性和无明分两期生的。 有佛性时就有无明,就是俱生无明,一块来的,所以叫俱生无明,这个无明叫做无明住地。 这是要等我们把前面的除光,才能够除这个无明住地。 无明住地就是法我,前面是人我。 人我执除了,法我执再除。 所以做功夫很深,不是一下子能了。 所以禅宗开悟见性之后,不是就了生死了。 因禅宗开悟之后不能马上了生死,所以还有生死来去。 净土宗往往就诽谤禅宗,说禅宗不好,开悟了见性了也不能了生死,还是我净土宗好。 一到西方一切解决了。 哦,你这个禅宗,举了很多例子,什么五祖戒啊,草堂青啊,五祖戒是大禅师,再来时投了个苏东坡。 苏东坡他能够开悟见性吗? 他没有啊。 那么,草堂青,草堂青投曾鲁公,曾鲁公他能够成功吗? 也不行。 所以说,禅宗不好,还是净土宗好。 其实,各宗有各宗的立场,不要彼此诽谤。 你不懂禅宗立场,不要说。 因为禅宗立场是,只要发大愿,这一生不悟,来生再接下去修。 因为有大愿维持的缘故,人身不失,善根不断。 能够接下去修。 尤其是打开来,真正见到本性的,纵然一下子分段生死不了,他至多至多七次升天,七次下地,就七返人间,这样子,分段生死也了了。 这是最最差的了。 好一点的,三次升天,三次下降就完了。 再好的,一次就行了。 所以这个开悟见性之后做功夫啊,要看各人做,不是固定的。 不是说,我参禅开悟见性了,马上生死了了。 了不了,因为这个习气深重的缘故。 所以说,禅宗要破三关,不是一下子。 就是开悟见性是破初关,见到本来面目了,破初关。 破初关只断见惑,思惑是没有了。 就等于我们要到这个大堂来,到这个禅堂来,人还没有真正走进来,头伸进来看了一看,看见这个佛堂的情形,知道了。 但人还没有真正入座,没进来。 所以要除习气。 把这个所执着的爱住烦恼除掉,才是叫做登堂入室。 就是入了法身正位,这叫破重关。 什么样的景象呢? 就是破到一切顺境,你没有一点喜爱之心,因为看作假像嘛,是吧? 一切逆境,没有一点烦恼之意,因为都是影子嘛,不可得的嘛,有什么烦恼呢? 所以他这个心真空净了,一点不动了,没有丝毫的住着,假如有点住着,有点走着,噢,什么境界来了要动了,那就不算。 所以到这里,你就自然地发起神通来。 所以,那个法相宗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运行地后纯无漏,运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之后,就是到第八地,才到无漏位,才入无为位。 发起初心欢喜地,就是开发本来面目,打开来见道了。 见到本来面目,开悟之后,你还有俱生的我执法执,捆住你,缠住你,不让你固身啊。 所以这个种子还在啊,它遇缘就起现行,所以还有走着。 起现行有动作,造业了,所以还不行。 所以一定要历境练心,在境界上磨练,把你执着的习气练光,你才能够了分段生死,你才能够发挥神通。 那个时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就一时俱发。 这个密宗《大日经》说得很清爽,《大日经》是密宗的一个重要经典,根本经典。 它就说,菩萨住此,勤苦修习,不久五通齐发。 住在什么地方? 就是住在开悟的地方,见到本性的地方。 你就再用功,在事上锻炼,把几种爱住烦恼除掉,你就能够登堂入室,你就能够五通齐发了。 所以神通不可求,不是修来的。 求也求不来。 假如求得来,那是假的,是附体的。 现在很多人都说有神通,其实都是假的。 为什么? 因为真神通是要心清净了,一点不住相了,才能发起神通。 你现在还在别人面前炫耀你自己,卖弄神通,你不是正在住相吗? 你还在住相,怎么会发得起神通啊? 那个神通肯定是附体的。 所以现在大陆戳穿了好几个,都是假的,都是附体的。 我们修佛法要在心地上用功。 净土宗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不是身体作佛,不要在身体上用功,在心上用功才好。 我们就象现在修净土宗,离开密咒吗? 离不开。 他要念大悲咒,他要念楞严咒,他要念十小咒,还要念往生咒,是吧? 其他的宗都念咒。 这禅宗人说,我禅宗不念咒吧,禅宗是自力参禅,不用他力,别的法要有他力了。 其实,憨山大师说,禅宗历代祖师都秘密持咒的,没有一个大祖师不持咒。 为什么缘故? 因为参禅参禅,参到后来,八识种子翻腾起来了,八识种子被你的般若火熏,熏得翻起来,翻起来之后你很难受,坐也不是,立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 啊,难过得不得了,怎么办? 只有借密咒的力量,用佛菩萨加持的力量,把这个种子消掉。 所以都秘密持咒。 这个话正确吗? 非常正确。 因为现在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他的坐的槛子上,就是六字大明咒。 他打坐的槛,就写着六字大明咒,他也持咒。 就是从前,宋朝大慧杲祖师,曾经用过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心密法的一个咒子做转语了。 心中心密法的一个咒子,嗡嘛呢达哩吽啪吐(ongmanidalihongpatu)。 这是随心陀罗尼。 这个咒力量很大,消灾去障,能够长寿。 而且能够随心所欲,心想事成。 是这样一个咒。 他用这个咒做一做转语了。 所以看起来历代祖师是在秘密持咒,所以离不开密咒。 我们现在修的这个心中心法,唐朝就有。 大藏经里有这个法本,叫《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怎么叫亦通呢? 就是和大随求菩萨的密咒相通。 所以这个法是一切佛心中心陀罗尼。 就是诸佛共同的一个密咒,所以加持力很强。 这是我们师公大愚法师在庐山东林寺,修苦行,修般(bo)舟三昧。 净土宗有两种三昧,一种就是念佛三昧,就是大家盘起腿来打坐用功,念佛,深入三昧,深入禅定;一种就是般舟三昧,就在这个房间里走,一天到晚地走,兜圈子,经行,不坐不睡。 这个三昧证到叫立佛三昧。 佛就在你面前立住。 但是很难修,因为人的色体吃不消,是吧? 我们师公是发了大愿,说我既然出家修行,我就要修难行之行。 我有一口气在,我要把这个法修到底,除死方休。 所以他就艰苦地,忍着一身痛苦,腿走肿走不动了,好,那就在地下爬行,爬得手肿了,爬不动了,在地上滚。 所以这样子心才死透。 感得普贤菩萨现身,传了这个心中心法。 因为普贤菩萨在《法华经》里和释迦佛发愿,他说,将来有人能入三昧,我一定是骑白象,现他面前,为他摩顶授记。 所以,当我们师公入定的时候,普贤菩萨就现身,给他摩顶授记。 他说,用不着像你这样吃苦,密宗有个法,可以借佛菩萨加持之力,很容易成功见性。 你不妨修这个法,好好地修,修好之后,广传大众,可以补救禅宗净土的不足。 所以密法就靠佛菩萨加持之力。 这个怎么加持呢? 一个就是密咒,一个就是手印。 密咒是佛和菩萨在禅定中将自己的心化的符号。 等于我们打电报用的密电码,是电码。 我们这个拍电报,把密电码打过去,对方就能收到。 这个手印相当于什么呢? 手印相当于现在电视机上的天线。 可以沟通我们的心和佛菩萨的心。 可以打通。 把我们念的咒传送过去,所以佛就传送过来加持我的力量。 所以加持力量很强。 所以这个法加持力强。 这个密咒是一切佛心中心,就是诸佛共同的心。 加持力量更大。 所以由手印来传导,沟通我们和佛的心联系起来。 所以这个法的力量是比较大。 修这个法,见性比较快,容易。 所以修佛法有各时代各时代的不同的因缘。 就是普贤菩萨观察因缘,看看现在的时代,说这个心中心法可以出世大弘了。 所以叫我们师公,你好好地修,修成功,下山广传大众。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相的东西都是假的。 《金刚经》又说,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你要着相啊,看见了。 那时你就坏了,见不到本性了。 为什么? 报身佛、化身佛不是真佛。 报身佛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吧? 化身佛,象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报身佛叫卢舍那佛。 这不是真佛。 所以,报化非真佛,也非说法者。 所以有相的都不是。 法身佛是真佛,法身佛不说法。 法身佛无相。 你要成道,一定要证到法身。 叫法报化三身,要完全。 要三身四智。 你不证法身,怎么成道呢? 你着相,怎么见到法身呢? 法身是根本啊,报化身不是根本啊。 所以,要证到法身,所以这个相都要化掉。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身上生了很多疮,用药来医。 医了把它聚成一个,其他都好了。 那么这一个还是疮啊,这一个还是毒啊,这一个也要消掉才好啊,所以有相的都不是。 一定要一切相都消了化光。 所以我们做功夫,不管你是念佛、参禅、修密法,到最后都是忽然之间大爆炸。 根尘脱落、能所双亡、一法不立、一丝不挂。 象观世音菩萨,修到最后,生灭灭已,寂灭现前。 生灭就是一切有相,一切思想念头,都是有生有灭的,就是这些东西都消亡了。 所谓是大地平沉、虚空粉碎、闻无见消,一切都没有,那我们的本性才能真正现出来。 不到这个地步,你的本性现不出。 都被相所遮盖住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着相,就是我们念佛时,参禅时,一点不要动别的思想,我们赶快入定啊,赶快开悟啊,赶快见佛啊,都不能有,这是妄想。 就是我们见佛了,也不执着。 一执着,会成魔的。 我们上海有一位修行人,很用功,很刻苦。 修到看见佛在面前立住,啊,心里非常欢喜。 边上还有天女散花,哦,好看,非常开心。 但他又动了念头,他说听说,有的不是真佛现前,是魔王变的。 我怎么分别他是真佛假佛呢? 哦,他就不敢屏了,侯守,等他的师父来了,他就问他的师父,他说我打坐之中,看见佛像现前,看见天女散花,真好看。 但是我不能分别他是真佛假佛,请你告诉我这个辨别法。 噢,好,我告诉你一个方法。 你念,嗡阿吽,嗡阿吽。 这三个字念出去很有力量,红光、白光、蓝光打住他,他是假佛,他就站不住,他就逃走,他就变形。 真佛,他就能够不动。 噢,谢谢师父告诉我这个好办法。 他开心,回家用功去打坐,哎,又看见佛像了,又看见天女散花了。 噢,开心了,现在我有办法试验你,辨别你是真佛还是假佛啦。 我来念,嗡阿吽,嗡阿吽,嗡阿吽,念了几十声也不动。 噢,大开心,大开心。 这是真佛啊,哎哟,我好福气啊。 真佛现前啊,还有天女散花跳舞给我看。 证明我的功夫真不错啊。 且慢开心,一个月不到,发神经病了。 为什么? 那个佛不是真佛了。 啊呀,血盆大口,青面獠牙,抓他了。 吓死了,一吓,魂飞天外,发神经病了。 所以,这个静定当中见一切相,赶快不要执着。 所以,禅宗有句话很好,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 都不得。 《楞严经》告诉我们,五十种阴魔,五十种。 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蕴有十种阴魔。 这看起来都是神通啊,这五十种,在现在看来都是神通啊。 怎么说阴魔呢? 就是你不能住相,你不能执着。 一住相,都变成遮蔽你自己妙性光明的障碍了。 叫阴魔。 魔是魔障,障碍你了。 阴是阴蔽,阴蔽你的光明,你现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一点不能着相,不管你修什么宗,都是如此。 所以那个师父,他教他念嗡阿吽辨别,这个法不好。 为什么? 因为你住相了嘛,是吧? 我们的心中心法属于禅密。 以禅宗为体,就是直下见性的,指示我们见性。 明心见性这一关啊,大家都以为很难,哎哟,这个是圣人边事吧? 佛菩萨的事吧? 我们凡夫做不到吧? 其实,会错意了。 我们人人能做到。 为什么? 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无漏自性,都和佛一样的无漏自性。 不缺少一点点。 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嘛。 不少嘛。 就是我们被我们的妄心,追逐外境而隐蔽了。 不知道了。 只要经过指点,就可以当下见道,不难。 因为它就在我面门放光嘛,它没有离开我们嘛。 就是我们不知道啊。 大家都因为追逐外境,贪嗔痴慢疑之故,把自己本性光明盖起来不见了。 阿弥陀佛,其实我们啊,本性时时在放光。 所以我们能时时见道。 怎么见道? 就是见相。 我们都看见相嘛,山水大地、桌子、草木丛林、男女老少、饮食起居等等等等的相。 时时都能见。 其实见相就是见性。 为什么? 因为这个相是性所显现变化的。 离开我们的佛性,就没有这些相。 比如这个大殿要造,是不是先要打个图样啊? 打图样是要设计构思啊,造什么样子啊,怎么能够动脑筋啊? 这不是佛性的功能吗? 佛性功能画出来,工匠再依照这个图样把大殿造好。 大殿造好之后,这个大殿不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变造出来的吗? 这个大殿不就是佛性了吗? 所以我们见到这个大殿,也就是见性啦。 所以我们时时能见性,所以肉眼能见性。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明心见性难,时时能见。 只要你不着相,只要你透过这个相,哦,这是我的性所变现的影子。 我不要执着,我只见性。 这是我的妙心。 好,你不是时时就见性了吗? 你时时能见性,不要住相,保护你的性体,你就能成大道了。 所以我们在座的诸位,都能够马上成大道,祝贺大家都圆证大道。 发布时间:2025-07-25 15:27: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