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世间哲学 内容: 世 间 哲 学◎ 伦 哲世间的最高智慧即古圣贤人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对生活乃至人生宇宙的客观观察所得出的自然规律,或者说是客观定律而编撰出的学问,被称为哲学。 从中国到西方,从孔圣人到牛顿和柏拉图等人,他们都是古时的智者。 为何可称为大智者呢? 就在于他们所发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哲学,经过了成千上万的捶打精炼却始终不离其神髓:即古人的发现的真理确实是字字珠玑不能动其分毫,只能不断在此基础上添加而已。 所以真理是永恒不变穿越时空,对于现实社会沉沦物欲而不省自身的人来说,无疑是一贴最好的精神良药。 什么是思维呢? 现在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太阳西下,水往低处流,乃至星辰变迁人之生老病死等等世间自然现象,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经过很多年的提炼,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或者判断往往皆依靠其知识或经验以及他人的东西来作为一种既定的处世态度或者行为准则。 久而久之,成了人类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或道德典范。 人们的所思所感一般不会超越其周围的范围(即环境),而总是依循一些既定的模式来活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首先当然是好的一面,人们有时只需要学习就可以了(通过书本或前辈的教导),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不可能超出其种族地位和教育环境。 有利必有弊。 人们太过相信自己的逻辑思维判断:比如路面湿了按常理一定觉得刚下过雨。 这个例子带有普遍意义即所谓思维的漏洞。 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既定的。 他甚至有时根本不看事实而完全凭其社会经验和常理来认知推断某些事物。 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表面的)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就是思维漏洞。 如果用数学度数来表示,那么人的知见只有180度;对于未闻或未见的就视为虚幻或想象。 综上所述,这个人类的思维漏洞就是所知障:你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让你走入误区成为你彻悟真理最大的绊脚石,带你走迷宫反复绕圈。 虽然有明达之人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现实中该如何实行来彻悟真理呢? 鄙人认为想彻悟真理者有三重境界(借用古人的智慧) 一: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似容易,如果你真的是寻求大智慧或者出世间智慧者,那么必须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寂寞、非议、猜忌,不解或嫉妒等等。 因为你鹤立鸡群的行为所造成的种种误解。 结合上述三种境界和禅宗思想:1. 对于追寻真理的过程精进不懈(六度万行)。 2. 独自探索,学习后再推翻所有前人智慧。 终到顶峰却还不见道。 (穷世间语言却只到门外)3. 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梦里寻他千百度,还是在眼前人。 (恍然大悟真理不由外寻全在内心探索,此乃真实智慧受用者,谓明心见性者) 4. 悟后真修,次第渐进(中下根),顿悟顿修(上根)。 独上高楼后终归无所得又重新回到世俗平常之中,自觉觉他履行社会责任和奉献一颗真心。 摘自《佛缘》 发布时间:2025-07-25 13:16: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