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是四摄? 内容: 释义一: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释义二: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次诸陀罗尼而辩四摄者。 菩萨若内具诸三昧陀罗尼。 自行既充。 必须外引含识。 同己所行之道。 然大士利物广济。 莫若四无量心。 与四摄法。 但四无量心。 名目既已先辩。 岂繁重出。 四摄善巧接引之要。 故次而明之。 此四通言摄者。 众生情所爱者。 即是此之四法。 若大士用此四法。 同情接引。 则物之所归焉。 若众生依附。 方乃导以大乘正道。 而度脱之。 故云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道 一布施摄:菩萨以无所舍心。 行于二种布施。 能摄众生。 一者财施。 二者法施。 若为乐财众生。 即以财施。 而摄取之。 若以乐法众生。 即以法施。 而摄取之。 以此二施。 能利益一切众生。 既蒙恩利。 因是生亲爱心。 而随受道。 得住真理。 故名檀布施摄也。 二者施相。 略如前檀波罗蜜中分别二爱语摄:菩萨若以善软之言。 随顺一切根情。 安慰开喻。 则一切众生之所乐闻。 因是生亲爱心。 依附菩萨。 而随受道。 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菩萨随起身口意行。 能令一切。 各沾利益。 众生既蒙胜利。 以欣所得利故。 因是生亲爱心。 依附受道得真理。 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菩萨用法眼。 明见众生根缘。 故一切随有同欣之者。 即分形散影。 普和其光。 同彼事业。 各使沾益。 既巧同其事。 因是生亲爱心。 依附受道。 得住涅槃。 故同事益物。 名为摄也 发布时间:2025-07-25 11:33: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