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道德丛书》允为痼疾之良药迷途之导师 内容: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五福,六极,乃前生现世因果之义,世儒不知因果,通归于王政。 然则性情之凶暴,寿命之短促,与身之疾病,心之忧患,境遇之贫穷,面貌之丑恶,身体之孱弱,皆王政所为乎。 其诬王政,而悖圣人之心法也,大矣。 圣人修己治人之道,以明明德为本。 明明德之初步工夫,即是格物。 物,即贪瞋痴慢之人欲也,格而去之,则本有良知,自然显现。 良知显现,则不能不意诚心正而身修矣。 学者由此源头而学,方为实学。 中下之人,不能去人欲以诚意,正心,修身,则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实理实事,与之讲说。 必致勉力为善,加意去恶。 以颜子之四勿,与曾子之三省,为居心动念行事之宝鉴。 自可渐至人欲净尽,克明明德之地位矣。 后儒忌说因果轮回,已失督迫人不得不诚意,正心,修身之权。 又特唱高调,以自鸣其造诣之高,谓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 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佛骗愚夫愚妇信奉其教之诳语。 由此说故,善无以劝,恶无以惩。 纵有治世之法,皆属皮毛,了无根本。 故致欧风东渐,举中国圣人所立之法而悉弃之,以学泰西之新文化。 而变本加厉,废经废伦,废孝免耻,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悉皆演出,则人道或几乎息矣。 于是有心世道人心之人,群起而挽救之,或提倡佛学,或著述善书。 无非欲人咸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改恶迁善,闲邪存诚。 敦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练习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八事,以自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之地。 自觉其觉心,而复乎本有之天。 俾人祸息而礼让兴行,天心顺而雨旸时若。 世返唐虞,人归贤善。 此各处有心人之救世深心也。 海门陈镜伊先生,博学多闻,注重躬行实践。 明因识果,亟思觉世牖民。 所著道德丛书,凡十五种,词意圆通,事理确凿。 允为痼疾之良药,迷途之导师。 若能刊印广布,其利益何可称量。 愿有心力口力财力者,咸注意焉。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道德丛书序” 发布时间:2025-07-17 09:27: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