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心律法师:常怀敬畏之心 内容: 心律法师:常怀敬畏之心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 还有:“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进一步,话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 这么多警句,就一个意思,指的是做人要有敬畏。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 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会生养出一股正气、庄严与崇高。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敬畏的东西是不同的。 但毫无疑问,每个人心中都有他所敬畏的东西。 因为敬畏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大格。 ”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不懂敬畏的人可怕,不知道什么是敬畏的人可悲。 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 对于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来说,是不存在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的。 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残忍相。 只要能够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恶事,欺负、迫害乃至残杀无辜的弱者。 盗匪之中,多这种愚昧兼无所敬畏之徒。 一种消极的表现则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见死不救,如今这类事既频频发生在众多路人旁观歹徒行凶的现场,也频频发生在号称治病救人实则草菅人命的某些医院里。 类似行为每每使善良的人们不解,因为善良的人们无法相信,世上竟然真的会有这样丧失起码人性的人。 在一个正常社会里,这种人总是极少数,并且会受到法律或正义力量的制裁。 可是,当一个民族普遍丧失对神圣价值的信念时,这种人便可能相当多地滋生出来,成为触目惊心的颓败征兆。 赤裸裸的凶蛮和冷漠只是不知耻的粗糙形式,不知耻还有稍微精致一些的形式。 有的人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仍然可能毫无敬畏之心。 他可以玩弄真心爱他的女人,背叛诚恳待他的朋友,然后装出一付无辜的面孔。 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再神圣的东西也敢践踏,再美好的东西也敢毁坏,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 不论他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他的心是蒙昧的,真理之光到不了那里。 这样的人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 我对此深信不疑: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发布时间:2025-07-15 13:04: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