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有三等 内容: 福有三等◎志 公梁武帝问:吾师恒说,佛法平等,无有高下,如何福有三等? 志公曰:佛法虽然平等,作福却有上中下。 何以故? 若人延僧到俗家诵经者,为下品。 若人山间野地,作个供寮祈福者,为中品。 若往山门中作答福、诵经者,为上等。 所以在家为污地,山间名净土。 但凡属庵堂寺观,乃伽蓝净地,诸佛神祇,常住不离,是故为上也。 佛经浩大,不比寻常。 经筵方启,龙天拥护;邪魔闻著,合掌皈依。 所以香灯供果,时时勿缺。 如有欠缺,即是轻慢圣贤不敬之罪,了不可休。 奉事之人,也要知因识果,不可行动粗躁,动念经者之心。 古云:一动念头,时隔如千里。 譬如行路,失却伴侣,所以获罪非轻。 或是僧道嬉笑,无有诚心,不具威仪,不信经中之理,不解经中之义,心猿乱走,意马奔驰者,是他自己有罪,不涉别人之愆。 若有诚心斋戒,礼诵如法,字句清楚者,何须定要许多? 但诵几卷,功德甚多。 若当嬉戏,纵多枉然。 偈曰:念经不恭敬,纵多也枉然。 依法无欠缺,方为大福田。 摘自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 发布时间:2025-07-13 12:24: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