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内容: 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索达吉堪布我在看一本叫和平的书,里面有段话很精彩:人一旦想到自己,心胸就会变得很狭窄,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即便是小问题,也会变得很大。 然而,只要你开始想到别人,心中的视野就会变得宽阔,你自己的问题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索达吉堪布微博一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一心念佛,就能得到不怕病、不怕老、不怕死的境界。 老年人不念佛,真的很可怜。 他们到了晚年,天天指望子女来看望自己。 但现在这个社会,子女因为太忙碌,很少有空去看父母,于是他们非常失落:我老了,所有人都不管我其实,他们若能像藏地老人那样念佛,心里有一种归宿感,内心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波澜。 在我的记忆中,凡是见过的藏族老人,没有一个不念佛的。 很多藏地老人不喜欢子女常来看自己,怕打扰自己念佛。 比如自己每天要念两万遍佛号,如果子女来了,就不得不陪他们聊天,佛号就不一定念得完。 所以,很多老人要求子女没事千万别来,只要定期送点食物就行,甚至送完食物也要赶紧离开。 我小时认识一个人,叫桑当嘎洛,我对他印象比较深,平常有空的时候,脑海里经常浮现他的笑容和慈祥的目光。 我们之间的交往,可能有十几年。 每次看到他,他总是坐在屋子里念佛,用一个大大的手动转经轮。 他每天只吃一顿午饭,一般跟家人不接触,要求他们送进来。 家人也是非常孝顺,中午好好地供养他,除此之外,他一天中不见任何人。 因为我们两个人在行持善法方面,有共同的见解,小时候我经常去他那里,听他讲一些佛经的公案。 我认识的这位老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在家人,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都是轮经轮、念佛,行为与现在的很多老人完全不同。 现在的老人是什么样呢? 要么终日茫然地等待着,要么在家里吵吵闹闹、说是道非,管孙子、管儿子,经常参与没有意义的事,如何度过晚年从来没有一点点预计。 如果他们能念佛,就不会浪费剩下的宝贵时日了。 每天在清净的念佛声中度过,心里会非常清凉,临终时也会十分安详。 在明代,湖南衡阳有一姓黄的铁匠,一家四口都靠打铁维生,生活特别艰辛。 他常常感叹:人生实在痛,不知何时才能获得快乐? 一天,有位行脚僧路过,他问僧人:有没有既不花钱,也不妨碍打铁,还能离苦得乐的方法? 僧人告诉他:如果你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痛苦了。 他听了之后很有信心,从此一边打铁一边念佛。 推风箱时,推一次风箱念一句佛;打铁时,也是打一锤念一句佛。 他妻子说:站在炉边已经够热了,打铁也够累了,你还要念佛号,会把人累坏的! 他笑笑回答:平时在炉边很热,念佛后反而清凉;平时打铁腰酸背痛,念佛后反而轻松,晚上睡觉也很好。 后来有一天,铁匠对妻子说:我要回家了。 妻子不解:这不是你的家吗? 他说:回极乐世界去。 随即口说一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说完便站着往生了。 生活中,很多人自以为看透生死,可真正看到医生的病危通知书时,依然手忙脚乱,感觉天崩地裂,非常渴望多活一段时间,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刻钟也愿意。 可是念佛的人不会这样,在面对衰老、死亡等问题上,他们往往有不同于世人的一分从容与自在。 不过,遗憾的是,如今又有几个人会向念佛的老人,投去关注、效仿的目光呢? 摘自《做才是得到》 发布时间:2025-07-12 14:17: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