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心光明 万福之源 内容: ◎ 憨 山茶陵钟生明性,诗礼世家,往因患难走粤,参予于曹溪。 老人晓之以善恶报应因果之说,安其心以归,其难竟解。 所以解者,皆非忆想可到,机缘偶会,无心自至。 生由是故物无恙,蹈安恬无事之境。 然竟茫然不知其故,犹然以生平未惬心快意事,将用心力以图之,若探囊拾芥也。 甲寅除日,同存赤刘子,远来相慰,伴予度岁。 老人噫嚱而叹曰:子所志,是将涉海渡河而求饮甘泉。 泉未必得而渴愈炽,且苦? 涉之劳也。 向以因果报应之理喻子,岂忘之耶。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 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 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其道一也。 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 故佛法教人,一以断妄想为本,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 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皆从断妄想始。 以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 故示之以偈曰:世事皆从妄想生,妄心消处业缘轻,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 退步者乃休心断妄之最上工夫也。 以人心本来光明广大,为万福之源。 但由妄相恶业遮障,故祸日生而福日减。 今苟妄消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 得受用处,是为真福。 是知福由己作者,政非智巧机诈可致耳。 且佛以断妄心,则感人天之福。 钟生本有功名富贵之镃基,若能直下休心,将前生平所作之业,从头仔细一一捡点。 但有亏心伤理一念不合大道处,尽是苦根,一齐吐却,从新别立根本,另作一番工夫。 只在休心断妄听命俟时一件,把作标准。 潜心自己固有之事业,不必别求一念妄想之事,如此以补前行之失。 一旦灾消福至,则功名富贵逼拶将来,亦无回避处,又何用种种妄想攀缘而他求哉? 钟生果能谛信不疑,执而行之,则佛果可期,况世缘乎。 勉之勉之。 摘自《憨山大师文集》 发布时间:2025-07-06 15:00:2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