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庸闲斋笔记》:船难奇闻 内容: 摘自《庸闲斋笔记》卷12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江苏省招商局的福星号轮船,装载七千石江苏漕米,向天津驶去。 同在一艘船上的,还有江苏海运委员、补用知府蒯君等二十一人,以及浙江海运委员石君、董事、仆从等几十人。 轮船行驶到山东烟台时,海上起了漫天大雾,能见度很低,根本看不到对面船只的行驶情况。 当时,在同一海域行驶的英国澳顺号轮船,同样因为大雾,看不到对面的行驶情况。 突然间,两船彼此相撞,福星号竟被撞沉了。 乘坐福星号的委员、董事、仆从等六十五人遇难身亡,仅有江苏候补知县江君等三人得救生还。 海难发生后,李爵相将所知情况紧急奏报朝廷。 天子震惊大恸,哀悼死难者。 并对不幸遇难的官员擢加官衔,按照阵亡条例,拨款抚恤死难者家人,荫庇他们的孩子。 朝廷还下令在天津、上海二地修建专祠,祭祀死难者,死去的董事、仆从等人也都得到附祀。 江苏省大员筹措银两,赡养死难者的家人,为期十年。 同时,英国官员罚澳顺号轮船的主事者赔款给死者家属。 不幸遇难的人们,既受到了朝廷的厚恤恩赏,还得到了中外双方的抚恤。 这样处理船难事件,想必对于获救之人,遇难之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当时遇难的名单中,还有一人名叫长楙(音茂),是一位候补县丞。 清朝官员陈其元记录这件船难时,还特别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件奇事。 长楙是满洲人,在苏州任佐贰官需次[注]已经很长时间了。 位卑薪少,所以他家过得十分穷苦。 上级怜悯他,给他津运的差事,可以多领些薪水,养活家人。 长楙高兴地接过差事,回家辞别妻子,就随长官上船了。 长楙走后,不到十天。 一天早上,他的妻子刚梳洗完毕,走出屋门,准备操作家务,却忽然倒地,以长楙的声调大呼:“轮船失事了,我已经死了。 速速去请我的好友某某前来。 ”当长楙的好友到来后,长楙就把轮船失事的过程,叙述了一遍。 那时,苏州百姓还没有得到船难的消息,众人一听,均大吃一惊。 长楙接着说道:“我死之后,就已获得差使。 由于心中挂念家贫子幼,所以连夜奔驰而归。 ”他嘱咐好友代为抚养长家刚满十岁的儿子。 长楙说着流下了眼泪,好友也跟着哭起来,答应了他的恳求。 长楙谢过众人,就辞别离开了。 这时他的妻子霍然醒来。 人们问她亡魂所言之事,她浑然不知。 只记得,刚出门,忽然吹来一阵冷风,然后她就不省人事了。 两天之后,轮船失事的消息传到苏州城。 当时,官员陈其元正在苏州,听说了这件事。 官员应宝时(1821年─1890年,字敏斋),不信鬼神之说。 当陈其元向他问起长楙亡灵之事,原来应宝时也早已听说。 二人都很惊叹,竟有这等奇事。 应宝时说:“你正在撰写《笔记》,可以把这件事写进去,与《神灭》、《无鬼》二论相辨吧。 ”注释:佐贰官,即副官,县之佐贰官为县丞,主簿,佐助州县主官管理粮马、缉捕、水利等事务。 需次,即新官候补,在古代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发布时间:2023-05-02 14:05:2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