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叔本华:伟大的心灵总是更喜欢独处 内容: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叔本华人生哲学》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 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不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 《叔本华人生哲学》天才几乎都不善于交际,因为还有什么对话,能像自己的独白,如此充满智慧而令人愉悦呢?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那几乎就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 《叔本华人生哲学》在高朋满座的隆重场面,表面上看,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贵的愉快气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尴尬和无聊才是到场的真正客人。 众人聚合的地方,也就是无赖集会之处。 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 《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人生的智慧》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 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 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人生的智慧》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 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 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 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人生的智慧》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发布时间:2023-05-02 12:12: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