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综合指要 内容: 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 综合指要1. 饮酒若不至醉,固是无大妨碍,就因为它的性质,没有杀盗淫妄那么严重,所以酒戒才列为遮戒,而不是性戒。 惟饮至半酣时,有没有悬崖勒马的把握? 这一事恐怕谁都不敢自信,万一醉了,会不会闹出过失来,也是谁都不敢自信。 因为到这时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所以佛才遮止不许饮,意思是说:不饮总比饮为安全。 譬如小孩玩火,不一定就会酿成火灾,然而天下的父母,看见小孩玩火时,从来就是加以制止,其用意也与这相同。 再进一步说:饮酒虽然比不上杀盗淫妄,然而当其醉时,却能做杀盗淫妄的媒介,助其生起,助其向前,蒙其智而张其胆,这样又安可不禁。 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智度论则列有三十五过,其中有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堕恶道、致病、 耗财、无耻、不敬、党恶、远贤、放逸、坠车、 落水等,则酒之为害亦大矣。 昔有优婆塞,在破酒戒后,余四戒亦随之俱破,所以说「无大妨碍」者,还是不明白酒的祸害故。 2. 龙决定是有,释尊在起世经里,就说了许多关于龙的情状,他曾在娑竭罗龙宫,为龙王说十善业道经;法华经里,文殊菩萨,也曾到龙宫说法,度龙女成佛;在护法诸神中,龙为八部之一,这些都可以证明为有。 儒家也承认有龙,易经说:「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中庸说:「鼋鼍蛟龙鱼鳖生焉」,孔子则以老子为犹龙。 历史上关于龙的记载亦多,如黄帝在鼎湖,骑龙上仙,从而上者七十余人。 如夏帝藏龙于椟,至周有宫人遭之而孕,遂生褒姒。 如叶公好龙,感真龙入室,骇而却走。 如老媪在田野间,白日与龙遇,乃生汉高祖刘邦等皆是。 近代考古家,曾掘出龙骨化石,证明上古确实有龙,不过他们只认为是一种庞大的爬虫类,并无所谓神怪。 然而在佛经中就不然了,经说有五事不可思议,诸龙力居其一,他们能变化宫殿人身,能请佛说法,这就不是爬虫类所能办了。 宇宙之大,何所不有,八部中如阿修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吾人无神通力,皆不能见,岂但龙也。 自身既无通力,只好以圣言为标准,信之为是,将来工夫到时,有了天眼神足等通,似此问题,当不难迎刃而解也。 发布时间:2023-05-01 18:40: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