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语言障碍 内容: ◎冯友兰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 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 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 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 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 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做出自己的解释。 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 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 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 《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 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 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 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 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 发布时间:2025-06-23 13:56: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