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的最后生活 内容: ◎ 巴 宙现代人欲彻底明了佛陀生活的真象,从其降生至于圆寂,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若干佛传,无论其原文为梵文或其他语言,其成书时代至少是距佛去世有数百年的时间。 于此时期佛教已奠下坚固基础,传播既广,皈信者亦多。 为了某种原因,作传者非故事夸张以神话色彩渲染之,即系传闻失实,或二者兼有之;例如:佛陀是从右肋降生,生后自动行七步,并宣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等。 此种奇迹揆之常情,似乎是不可能。 若说人性的佛陀已被神化,或为一适当的解释。 所幸者,《南传大般涅槃经》所载关于佛陀的最后生活,颇能帮助我们研究彼之晚年生活实况,虽然说间亦涉及神话。 若以此中历史的部份与神话部份相较,则是前者多而后者少。 今略举数事以明之:一、当佛陀与其最后弟子苏跋陀谈话时,他自述于二十九岁出家,届时已逾五十一年(第五章27),合计约八十年。 又在此稍前,他告阿难说:我今年已老矣,衰耄矣,旅程将尽,寿命将满。 我行年八十,譬如旧车,方便修理,尚勉强可行。 (第三章27)。 准此,则佛陀享寿八十,似无可疑。 二、关于佛陀得病致死之事,本经有详细记载。 最初他在舍离附近的白鹿瓦村安居坐夏时,忽罹剧痛痢疾,几乎殒命(第二章23)。 后来铁匠穷达以旃檀树耳Sukara-Maddava设斋供佛;饭后他忽患严重性血痢,剧痛几濒于死。 (第四章18)。 结果,佛陀竟因此一病不起,而在拘尸那罗入涅槃。 根据此事,吾人很肯定相信佛陀是一历史性的伟人,而不是神或一则神话。 因其遭受病苦,竟至于圆寂,是与常人无异。 穷达所供的食物Sukara-Maddava应为一种菌类植物。 此种菌类有时或含毒性。 穷达所供者或非有毒之一种。 但以八十高龄的佛陀,因年岁影响到他的健康;又因所食数量过多,以此致疾,甚有可能。 不过,有一事令人不解者为其明白嘱咐穷达以全部旃檀树耳供佛,而不要分奉给比丘僧众。 他并令将剩余的部份掘地埋藏之。 其理由为除如来外,非梵天、魔众及人类能对该物有良好的消化(第四章18─19),如是,则佛陀在进食之前似已预知该物之特别性质。 不幸的事是彼亦因此得病,竟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笔者于一九四二年曾以英文撰稿题名曰:Sukara-maddavaandtheBuddha'sDeath. 详论此事,载于印度班陀尔卡东方研究学院廿五周年纪念学报内。 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参阅之。 三、历史佛陀的另一面则为其待人接物的慈蔼态度。 他常是慈悲为怀,循循善诱,例如当阿难想念及佛陀即将入灭,而他自己尚在学地未证道果,遂倚门自泣。 佛陀即以善言安慰之,并表彰他的德性(第五章13\16)。 当彼将圆寂之数小时前,游行者苏跋陀亟欲见佛以决其疑。 阿难以佛病势严重数次拒绝之。 佛陀得悉此事后立即命其进谒,并为之说法决疑,而成为佛陀之最后弟子(第五章23)。 我人试想一垂死之人情况。 但他不惜一切以接引发心者。 此在常人殊为不可能之事。 佛陀说法度人不择贫富贵贱,上自国王大臣,下至乡曲细民如歌女婆婆梨,且接受伊之斋供与所献之园林(第二章14\20)。 此在他人或有所顾虑,但佛陀则不如是。 又佛陀所收之弟子来自印度各个阶级,或为婆罗门,或为最低贱阶级。 佛陀对他们不分高下,一视同仁,故有四河入海,不复河名;四姓出家,皆为释种之名言。 因生长在不良的社会阶级制度里,佛陀深知其蔽。 彼虽未能积极破坏之,但其所施之僧团者则为其反抗之表示,殆无可疑。 如上所述,我们所见历史的佛陀是理智的,且他著重于道德伦理,事事皆合乎法度,其伟大人格与合乎人性的行为是出萃绝伦。 若我们以天神或神话视之,实际是侮辱及渎冒释迦牟尼佛。 摘自《南传大般涅槃经》 发布时间:2025-06-22 12:32: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