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内容: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吴言生佛源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年轻时亲近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云门寺知客。 佛源老和尚对师父也十分钦佩。 他曾讲述过一个虚云老和尚降服老虎的传奇故事。 任何境界都不会动摇,风吹草动也无所谓,鬼叫也不怕,老虎来了也不惊,但谁能做得到呢? 虚云老和尚做得到。 老和尚在南华寺时,有天早上老虎出来了,国民党在那里正要发枪射杀,老和尚即时喝止:不要杀! 不杀会咬人的! 放心,它不会咬人。 老和尚说完就走近老虎跟前:不要咬人,我现在为你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为它打皈依,老虎即驯伏不动了。 其实不是什么神通,而是戒律问题,戒持得好,没有杀生心,自然就能降龙伏虎了,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可以看出来,佛源老和尚对戒行精严的虚云老和尚万分敬重,在自身持戒修行上也处处向师父学习。 虚云老和尚曾有三不:不住城市,不住小庙,不住经忏道场。 佛源老和尚则传承师父的教诲,立下三要:要将身心倾注在祖师道场,要把禅风发扬光大,要把明心见性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比如虚云老和尚曾在云门寺创办大觉农场,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风。 佛源老和尚住持云门寺时更是重视农禅并重。 他亲自领众出坡,率寺僧植果树千余,银杏二百,修竹万竿,自种田地十余亩,禅堂坐香每日六支,冬季五七专精参究。 传印长老回忆曾见到80多岁高龄的佛源老和尚时的情景:望见法师风仪恬淡,超然物外,正驾一拖拉机,随众作务。 一切顺逆境界,只作等闲,梵行冰霜,金刚毅志,不觉令人肃然起敬! 佛源老和尚与本焕长老同为虚云老和尚的弟子,佛源老和尚与本焕长老分别肩负着广东云门寺和南华寺两大道场,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法谊令人感动。 1948年正月初八,本焕长老蒙虚云老和尚印可,传临济宗法脉。 同年四月初八,本焕长老升座为南华寺方丈,虚云老和尚亲自为其送座。 三年后,佛源老和尚到云门寺亲近虚云老和尚,得授云门宗法脉。 1953年,佛源老和尚晋为云门寺方丈。 在本焕长老住持南华寺期间,曾组织开坛传戒。 彼时,佛源老和尚都是教授和尚,一起在南华寺传戒。 那时,新戒子中还有后来成为佛门龙象的一诚长老。 改革开放初期,佛源老和尚重回云门寺,本焕长老则驻锡丹霞山别传禅寺。 面对两座历史深厚却百废待兴的寺院,两位老和尚都有些焦心,但相互间总是积极鼓励安慰。 后来寺院逐渐恢复,又不断建设殿堂、培育僧才、发展文化,两位老和尚都倾注了许多心血。 那时,他们虽然常常精神矍铄,却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有一次省里开会,佛源老和尚报到后知道本焕长老已经到了,马上便带着弟子们去拜望。 佛源老和尚一见到本焕长老,就欢喜地说:顶礼! 顶礼! 边说着边带弟子拜下去。 本焕长老连忙起身迎接,高兴地说道:接驾! 接驾! 开会时,本焕长老亲切地招呼佛源老和尚一起就坐。 寒暄片刻,本焕长老将会务组准备的水果发给大家吃,说:来--借花献佛! 佛源老和尚说:好,今天一起吃老本。 两位老和尚风趣地开玩笑,又像斗机锋。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霜,他们还是亲如兄弟赤诚坦然,甚至有着孩童般的天真通透。 佛源老和尚与净慧长老 1951年八月初三,与佛源老和尚一同得授云门宗法脉的还有净慧长老。 佛源老和尚比净慧长老年长10岁,他们是一起亲近虚云老和尚的法兄弟。 佛源老和尚升座云门寺方丈后,净慧长老为侍者,协理寺务长达数年。 净慧长老曾回忆说:佛源大和尚升座后,我给他当过侍者。 我也住在方丈室,不过当他的侍者比较好当,为什么呢? 他那时候很年轻,也不需要人照料什么,有时初一十五,有什么佛事活动我端个香盆就行了,后来也在云门寺做了一两年当家。 据净慧长老回忆,那时候他们白天要劳动,晚上佛源老和尚会讲经。 那时候没有电灯,他们每天晚上就在一盏小油灯下学习经论。 佛源老和尚主要讲《四十二章经》和《百法明门论》,内容讲的很细致。 净慧长老还在昏暗的光线下做很详细的笔记。 所以,他是把佛源老和尚看作自己的老师。 后来净慧长老住持柏林禅寺、四祖寺时,佛源老和尚多次去探望,还帮忙组织法会。 云门佛学院初创时,净慧长老也介绍了门下几位弟子去帮助建设。 尽管,佛源老和尚培育僧才、教导弟子以棒喝闻名,而净慧长老倡导生活禅,待人如和煦春风,清和静雅。 表面来看,两位老和尚的禅风颇为不同,净慧长老却不这么认为。 他在《云门宗史话》序言中说:今佛源法兄固持云门,我亦勉励赵州,南北虽殊,其心实一。 许多人记忆中的佛源老和尚总是布衣芒鞋,手执禅杖,出坡劳作时精神十足,打坐行禅时专注一心,威猛棒喝时又不怒自威。 而佛源老和尚与其他佛门高僧相知相交的样子,同样让人心生敬佩,或许这就是禅者的风范。 摘自《长安与中国佛教》 发布时间:2025-06-19 12:18:4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