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一法师:明一法师;亚健康 内容: 亚健康前几年社会上流行“亚健康”这个词,就是说自己的健康状态处于危险的边缘。 其实应该说人人的健康都是处于危险的边缘,因为生命在呼吸之间。 但是“亚健康”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理状态。 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以及学习的压力下,频于奔命,人自然会感觉劳累。 很多人总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健康的文章《纠缠》。 也是总有人在问,他们的健康有问题如何解决。 自己也常常感觉劳累,一开始总是怨自己身体基础不好,业障现前。 可见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从佛教来说人体有精、气、神三宝,对应身口意三业。 身清净则精满,反之则亏;口清净则气足,反之则虚;意清净则神安,反之则乱。 要做到三业清净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五戒行十善。 因为我们身常常胡作非为,口常常胡说八道,意常常胡思乱想,要把“三胡”改过来就非守五戒行十善不可了。 从禅宗来说上面也全是胡说八道,宗门下就是要你放下所有好坏之分。 不要去理它生病、还是体健,做任何事情不要计较,所谓:“头头离取舍,处处勿张乖。 ”把所有的好事坏事全“忘记”一心只做当下这件事。 那么当下这件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全变成“佛”事了。 做“佛”事自然就是最最好的守五戒行十善,远离了“三胡”。 你的身体自然会慢慢好起来。 你看三祖僧璨,在古代得了麻风病也能被他放下,得到解脱。 古德大觉禅师曾有如下言说:此身本自无。 此心在何处。 身心即无。 甚么物缠病底。 阿那个惨气者。 病是色体之劳。 色体未形之前劳自亡。 但只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而已。 气则风力之动。 风力未生之情动永寂。 但只性风真空性空真风而已。 虽然如是。 从业发现四大假合而成身体。 病生于其中。 身体便为劳。 识性流动妄想攀缘而现阴心。 气行于其际。 心还受动。 正受息此气动除此病劳。 休息诸缘放下身心。 高卧而安支体。 闲眠而接思想。 胸次不挂一丝。 耳目不于声色。 声乱从鼻接。 气滞从口放。 体劳调理而涵养。 根塞掘伸以接摩。 神昏也起而轻行。 心散也坐以返照。 常教身心令自在。 莫刻责其心而令疲劳其身。 如是方便如是安心。 然后稍从缓缓地渐着惺惺眼。 返照须看大法未明之地。 不急。 急则使气而惨。 不缓。 缓则教心而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身体是四大五蕴之组合,不要太关注他,你越是关注,他越有问题。 人生百年,这个色壳子也算是借来的,之所以借了一个不好用的,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也就是“三胡”的作用。 从现在开始把“三胡”改做“佛”事,不但能使得以后换个好用点的色壳子,甚至这辈子就能把这个不好用的色壳子调理好。 还有就是身体也是在老化,静坐用功是最好的调理过程。 当你的功夫深入,可以把静中的功夫用到动中,那就达到宗门下的“行亦禅、坐亦禅”了。 也就是做什么事都变成做佛事了。 实现五祖说的:“三业勤为佛事,四仪皆是道场。 ”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身心轻安。 自己就有很深刻的体会,因为生活中用功比较紧,而杂事也很繁忙,经常会忙得晕头转向。 尤其是到了开法会的时候,更是不能得到好好休息的机会。 但是只要自己无心于事,不管怎么累,只要事情一过,花点时间用来静坐,身体就能恢复如前。 发布时间:2025-06-16 13:05: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