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知识|佛教常说“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内容: 六道轮回是佛教的世界观用语。 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 又称六趣。 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 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 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 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 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 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 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 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 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 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 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 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 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 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 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 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 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 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 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若六道中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处。 即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 亦称五道,或五恶趣、五恶道、五有。 此五者称为趣的原因,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的解释,趣是往的意思,另有一说是到的意思,因为此五者是往到善恶业因所结的生处,故有此称。 《大乘义章》卷八(末)解释五趣又名五道,是因: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 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 所言道者,从因名也。 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 五趣之地狱、饿鬼、畜生为纯恶之所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 与无漏之净土相对。 故总名为恶道、恶趣。 又名五有,乃取有具因果不亡之义。 五趣再添阿修罗,称六趣或六道。 所谓阿修罗,是指不断斗争并受此苦者;是怀有猜忌心、行下品十善者的果报。 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阿修罗和人、天称为三善趣。 关于设五趣,或设六趣这点,在大小乘中有不同的说法。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云:谓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 彼不应作是说。 契经唯说有五趣故。 《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都只设五趣,而大乘经中却大多说六道。 若根据五趣的说法,则阿修罗包括在五趣之中。 《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述)卷八谓:问:阿素落何趣摄? (中略)瑜伽、佛地论说为天趣。 杂心鬼趣摄。 正法念经是鬼、畜趣。 伽陀经鬼、畜、天三趣。 (中略)慈恩师依瑜伽、佛地为正。 婆沙评为鬼趣摄。 杂心解亦同。 此外,《首楞严经》卷八有开仙趣以为七趣之说。 该经卷九另据阿修罗出生的不同(即胎、卵、湿、化四生),而将之含摄在鬼、畜、人、天四趣中。 在《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中,五趣者:(一)地狱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云何地狱趣? 答:与诸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地狱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地狱趣。 复次由上品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地狱,生地狱中,结地狱生。 是名地狱趣。 复次地狱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 故名地狱趣。 云何傍生趣? 答:与诸傍生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傍生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傍生趣。 复次由愚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往于傍生,生傍生中,结傍生生。 是名傍生趣。 复次傍生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 答:与诸鬼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鬼界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鬼趣。 复次由悭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鬼界,生鬼界中,结鬼界生。 是名鬼趣。 复次鬼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鬼趣。 云何人趣? 答:于诸人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人中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人趣。 复次由下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人中,生于人中,结人中生。 是名人趣。 复次人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人趣。 云何天趣? 答:与诸天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天上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天趣。 复次由上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上天,生于天上,结天上生。 是名天趣。 复次天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天趣。 发布时间:2025-06-12 11:29:5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