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奘法师: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内容: 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确实如此,小根小智人一听闻,就害怕。 所以说,“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六祖所接的真正的大上根人、上上根人一下子直契真如实性,而不需要中间的观照般若,也就是悟证同时,一闻即悟,悟了即了,了了即用,用了即舍,“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这里讲到了科学问题。 “譬如雨水”,雨水是不是天上下来的呢? “原是龙能兴致”,当然今天又可以用人工降雨。 就尊重祖师和佛教来说、就当时的认识论,对于这个问题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这些科学问题,我们不用管,留给科学家去研究。 但是下雨这件事确实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够“蒙润”,都能够得到利益。 “百川众流,群入大海,合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也是如此。 相反“若开顿悟教”,听到大善知识一说,一下就明白了:哦,即心即佛,原来我的心就是佛。 “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 ”不从外在的形象、事理上去寻找,而是在“自心”上“常起正见”。 一个人,也许在家,也许出家,也许看经,也许不看经,也许做一些我们认为是修行的事,也许根本不做任何在我们的眼目中是修行的事,只要他的内心“常起正见”,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禅宗有很多不拘小节、不拘小法的地方,强调的就是心行。 但是我们要明白性相不二,理事如如。 发布时间:2025-06-10 14:42: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