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定律藏 内容: 三十戒定律藏戒。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 又名清凉,以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戒力。 戒律的力量,持戒的力量。 戒行。 恪守戒律的操行。 戒名。 在受戒时师父赐给的法名。 戒法。 佛所制的戒律法规,叫戒法。 戒香。 戒行庄严,以德为香。 戒相。 戒的相状差别,比丘的戒相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三百四十八戒。 戒师。 受戒的师父。 戒珠。 戒律洁白(喻),可以庄严人身,犹如晶莹可爱的珠宝。 戒场。 受戒律的道场、法会。 戒善。 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间,前生得受十善者,今生得生於天上。 此乃持戒之功德。 戒单。 受持戒的证书。 戒经。 说戒律的经典。 如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 戒牒。 又名度牒,受戒的证明书。 戒学。 戒律的修学,三学之一。 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止恶的功能,叫做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戒定。 持戒与禅定。 定即禅定。 简称戒定。 戒定慧。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 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 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即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此五者叫做五分法身。 戒者防身止恶;定者使心不乱;慧者破妄证真;解脱者离诸缠缚而证涅槃;解脱知见者,即涅槃起的智慧。 前三为修因,后二为结果。 戒律。 防止佛教徒邪非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是二百五十条戒。 戒律藏。 说明戒律的经典,是佛亲自制定,三藏之一。 三藏经典为:经藏、律藏、论藏。 发布时间:2023-04-28 17:13:2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053.html